活动名称:兔子先生去散步
点击下方小三角即可查看《兔子先生去散步》教学活动视频
课件视频
活动目标
1.运用故事中的标志图案,认识生活常见符号的意思(认知)
2.能大胆猜测标志的意思,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技能)
3.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倾听同伴的猜测(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过自己居住过地方的标识。
2.物质准备:《兔子先生去散步》PPT
活动重难点
1.重点:了解故事内容,认识常见符号的意思
2.难点:能大胆猜测书中标志的意义
活动过程
一、以兔子的家为导入,看看猜猜,让孩子们在细致地观察中发现,培养阅读观察能力。
通过课件画面,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小兔子的家,引出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
教师提问:
这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呢?那它是兔先生还是兔小姐的家啊?你从哪看出来的?(播放ppt 1)
二、以故事情节为线索,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试着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想象各种标志的意思。
1.教师跟随ppt讲解故事内容(播放ppt第2页-第13页)
2.每出现一个标志引导幼儿观察讲述自己看到标记的形状(鼓励幼儿练习生活经验,大胆猜想)
3.当小兔子没有看标记摔跤之后又掉进洞,教师可先让幼儿大胆猜想故事情节,发散幼儿思维之后教师再播放ppt
三、教师总结,加深幼儿对标志的理解。
师:兔先生在散步的时候,碰到了那么多的标记,他也遇到了许多事情,可是每当兔先生遇到麻烦的时候,他都能得到朋友的帮助,我们再来看一遍这个故事吧!(教师边讲述故事边引导幼儿记住标记)
活动延伸
将故事回归孩子们生活当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
师:那么在我们的幼儿园和家里,还有路上都有各种各样的标记,今天回去就仔细看看把这些标记找出来,明天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1.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的来源,要让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就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他们对直观的、形象的东西往往更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兔子先生去散步》中,在画面出现以后,当兔子先生出现后,它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小朋友们好,见到你们真高兴!”接着就说:“你们猜猜我到底是兔子先生还是兔子小姐?”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这就是多媒体与幼儿的互动环节,也是多媒体相较绘本的优势所在。而后的画面把原本静态的画面都动态化了,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更有利于幼儿在画面中寻找标志。而且通过幼儿们的寻找,可以把他们找到的标志放大化,让没有发现的幼儿更清楚的了解到标志的作用。而且因为整个画面动了起来,使得原本静态的一种场景变成了动态,孩子们不由的会随着场景的推移变换而心情跌宕起伏,牢牢的抓住了活动的兴趣,使得他们迫切的想看,乐意去猜想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
2.打破时空限制,帮助理解绘本内涵。
许多绘本里面讲述的故事是具有很强的连贯性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角色之间的关系,往往因为跳跃太大而使得幼儿产生混淆或者不便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把绘本的内容按照教学意图和教学过程进行重组,使得幼儿能更加生动、全面、清晰地理解绘本的内涵。
3.营造愉悦氛围,分享绘本阅读快乐。
利用多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等一系列的特点,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非常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再现或者创设绘本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情境,使得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教学过程的推移,随着多媒体的推进,细细品味绘本故事带来的快乐和享受,从而受到情感的冲撞,引起共鸣。
本活动课件
ppt第1页
ppt 第2页
ppt 第3页
ppt第4页
ppt第5页
ppt第6页
ppt第7页
ppt第8页
ppt第9页
ppt第10页
ppt第11页
ppt第12页
ppt第13页
本文图片与文字均由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