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借助自然界随手可得的叶子,让幼儿通过观察:感知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比较异同等,提升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学习、观察周围环境中美好得事物的能力,通过系列活动感受大自然中的美。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树叶的名称、颜色和形状。
2.仔细观察,大胆的运用线条借助落叶表现画面内容。
3.绘画活动中感受到成功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梧桐、银杏、玉兰)叶子、白纸、线条笔人手一份。
知识准备:和教师、家长对于叶子有初步的观察、理解。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氛围,引起幼儿兴趣。
谈话:这些天,我们和杨老师户外活动时观察了幼儿园的梧桐、银杏、玉兰叶子。
·现在请小朋友和刘老师一起看一看,这是什么树的叶子?(玉兰)
·玉兰树叶像什么?(扇子、萝卜、梨)
·看看这是什么树的叶子?(樱桃)
·樱桃和玉兰的叶子一样吗?(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玉兰的叶子光滑,樱桃的叶子有齿)
·小朋友说的真好!玉兰树的叶子光滑,樱桃树的叶子外围是锯齿行。
(二) 幼儿创作叶子画,教师巡视指导。
1. 选一片自己最喜欢的叶子设计一副叶子画
教师关注不动手的幼儿给予关注及语言鼓励
2. 为设计完成的幼儿写上姓名、制作日期及设计作品的名称(以便讲评及关注幼儿活动中的发展)
3.作品展示:幼儿欣赏并初步评价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
2.用线条表现出叶脉的纹理变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叶子的结构有初步的了解。
材料准备:叶子、白纸、彩铅、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欣赏叶子实物,感受叶子的形态美,了解叶子各部分的名称。(叶脉。叶端、叶柄、叶缘)
2.请幼儿摸一摸叶子,说说叶子的纹理像什么?感受梧桐、枫树不同的叶子的叶脉。
3.小结:梧桐树叶脉清晰、叶脉凸出来便于拓印。
4.请幼儿仔细观察叶脉、叶缘,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叶子画拓印。(指导要点:叶子的背面叶脉明显,适于拓印。)
5.幼儿作品展示,引导幼儿说出彩铅作画的感受。
(认识冷暖色—油水分离湿画法)
活动目标:
1.了解冷暖色的特点。
2.利用冷暖色,叶子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冷暖色图片、大白云、水彩颜料、油画棒、水彩纸
知识准备:观察了大量的叶子: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大小、完整残缺。有画叶子画的经验。会正确使用油水分离湿画法(画纸上主体构图后,把要刷色的地方用净水刷湿后在进行刷色)
活动过程:
1.出示两幅图片
一幅春暖花开,另一幅寒风凛冽,请幼儿观察:哪幅图片感得暖?哪幅感觉冷?
2.出示冷暖色色板,认识冷暖色
请小朋友们挑一挑哪些颜色看起来觉得很暖,哪些看起来觉得冷?
3.欣赏由暖色、冷色组成的图片
看一样的图片,涂上不同的颜色就有不同的感觉,树木用绿色、蓝色、黑色涂色就有冷冷的感觉,如果涂黄色就会有暖暖的感觉,这就是冷暖色的区别。
4.幼儿绘画
要求:图中出现冷暖色的对比。
(1)用白色油画棒画出叶形。(油画棒涂色的地方不受湿画法干扰)
(2)用水刷湿没有油画棒涂色的地方(提前构思冷暖色的使用)
(3)水彩上色
5.作品点评
幼儿欣赏,点评。教师针对冷暖用色进行提升。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彩的干画法,能用干画法表现作品的背景。
2.感受拓印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能够拓印出叶形,掌握基本油水分离的表现形式。
2、材料准备:油画棒、毛笔、水彩颜料、水彩纸
活动过程:
1.请小朋友们看画,提问:你们发现哪些漂亮的地方了?(水彩纹理、冷暖色、利用油水分离)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幅画的顺序是什么?(油画棒拓印叶子轮廓、进行涂色、水彩涂背景)
3.在背景里处理上你发现了什么?(纹理有的地方浅、有的地方颜色深)猜一猜这个纹理是怎么出现的?我们应该先画浅的还是深色呢?请两位意见不同的小朋友来进行尝试。
小结:水彩干画法,每一遍着色都在前一遍的颜色干后进行,先画淡的颜色,再画深色,要注意水份的调节。
4.幼儿进行创作。
5.作品点评。幼儿欣赏,尝试互评,针对干画法进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