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千年以来,代代传承。它深厚的文化背景、高度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为人们所喜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让幼儿从小接受古诗的熏陶,不仅能増强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感受力,更能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爱国情感。
现在正值荷花开满塘的时节,所以给大家带来《小池》的语言活动,大家可以进行参考哦~
1.理解诗句,感受中国古诗词的美。
2.欣赏古诗词,感受大自然的美。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对《小池》这首诗歌的理解。
1.《小池》图片、影片
2.《小池》歌曲
3.荷塘图片
一、导入环节:展示荷塘的图片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手里的图片是什么?”
我们古代诗人写了很多关于荷花的诗歌,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小池》这首诗。
二、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古诗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总结
老师:“小朋友们,看看这张图是什么地方?”(小池塘)
老师:“那小池塘里都有什么呢?哪位小朋友能举手告诉老师?”(泉眼、树、荷叶、蜻蜓)
老师:“通过这张图,我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为什么?”(初夏,因为树都长了绿色的叶子,池塘里长出了荷叶,还有没有开放的荷花)
总结:“咱们的宋代诗人杨万里,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描写这幅景色的诗,叫《小池》。”
2.示范朗诵,解释诗歌意思,介绍作者
(1)老师朗诵诗歌
老师:“这首诗叫什么?一共有几句?每句有几个字?”
总结:这首诗的名字叫《小池》,一共4句,我们把4句的诗歌称作绝句,一句话中有几个字就叫几言,所以这首诗就是七言绝句。
(2)讲解诗的意思,引导幼儿学说诗歌
泉眼无声惜细流:池塘里有一个小小的泉眼,泉眼很爱惜流水,所以从泉眼里流出的水很小很小,小到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树阴照水爱晴柔: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树荫遮住了水面,好像怕小池塘里的水被蒸发一样。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池塘里的小荷叶才刚刚露出了尖尖角,一只可爱的小蜻蜓就已经落在上面了,好像它比我们更早领略了这一片美景。
老师:“大家和老师一起学说这首美丽的《小池》吧。”
(3)介绍作者
老师:“这首诗的作者叫杨万里,是我国宋代诗人,他很擅长写风光,被誉为一代诗宗。”
3.听《小池》歌曲,学唱诗歌
播放《小池》歌曲,带领小朋友进行跟唱,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印象和喜爱。
4.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对《小池》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池》这首诗,小朋友们可以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这首诗的意思,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朗诵这首诗。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关于《小池》这首诗,我们同样可以开展一堂美术活动,请小朋友们画一画,剪一剪,更多的玩法就请各位幼师自己创思啦!
本文来自微信号:大爱幼教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