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规则有关的探索]
—— 新兴幼儿园中二班班本课程 ——
●●●
课程缘起
“逻辑”“规则”是中班孩子的“关键词”。随着升入中班,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作为班级的小主人,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也逐渐萌发,他们开始能理解并遵守日常活动常规,会协调自我与群体关系,还具有一定的明辨事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规则意识的增强也让孩子们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
加餐后,吃完加餐的孩子们三三两两的来到图书区上看书,安静的班级突然传来几声争吵。“我先拿到的”“可是你拿了很多本书”“是我先拿到的”……针对这场争吵,围观的孩子们七嘴八舌,一会儿说是他的问题,一会说谁也经常抢书本,一会儿说因为大家都不遵守规则,很多书本都被撕破了。
问题就这样产生了……
怎样阅读?
针对孩子们的争吵与讨论,我们将平时大家在看书时的一些问题用照片记录下来,引导他们观察。在图片的观察讨论中,孩子们发现了许多的问题,大家也都发现这些行为不仅容易损坏书本,也容易影响到别人。那么看书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孩子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了探讨与思考,形成了一系列约定。
星菏
谁先拿到谁看书。
成成
看书的时候不能压住别人的书。
子琪
书从哪里拿的看完要放回去。
可是没过多长时间,还是会不断发生争抢图书、图书破损的现象。
中班幼儿是处于规则意识形成的关键期,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弱,这个时期的幼儿还不太容易遵守规则。虽然孩子们了解了看书的正确方式,也明白了书本的整洁靠大家一起保护,但在发生争执的时候或者看书兴奋时还是容易将这些想法抛到脑后。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如何能让幼儿主动的遵守看书的规则。
什么是规则?
带着孩子们的疑惑,我们展开了讨论。
经过讨论后,孩子们用绘画表征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规则的理解。
幼儿园里有哪些规则呢?
幼儿园里有哪些规则呢?孩子们开始回忆一日活动中的规则。
原来,规则藏在了幼儿园的每个环节里,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规则,班级活动才能有序开展。
绘本识规则
为了引导孩子们理解规则的重要性,我们寻找与规则有关的系列绘本投放进图书角,接着师幼共同阅读《逃跑的小火车头》,孩子们在阅读与交流中逐渐理解了规则的重要性。
《逃跑的小火车头》
绘本讲完后,孩子们对小火车头突突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记录下了绘本中突突不遵守规则的现象。
小火车头突突在没人驾驶的情况下自己离开了火车站,无人驾驶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小火车突突不停地摇晃铃铛,把牛、马和小鸡都吓坏了,我想,小动物们都不会喜欢它了。
最后小火车突突驶入废旧的轨道,到达了山顶,回不了家了,老师说小朋友是不可以单独乱跑的,会有危险。
小火车突突飞快驶过铁路,还没有按下信号灯,汽车都撞在一起。
小火车突突开错了轨道,很多火车都紧急刹车,这也太危险了。
当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时,要积极提供一些策略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多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引导幼儿对规则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在探索、认识、理解规则的过程中,幼儿迁移生活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升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绘画表征生活中的规则,丰富其表达的多元方式,从而感知规则无处不在的特点。
制定阅读规则
了解了什么是规则后,孩子们开始制定读书的规则。
-不能把书扔来扔去-
-要抬起头来看书,不能低头-
-不可以争抢图书-
-要把图书摆放整齐-
-天气好的时候要把图书拿到外面晒一晒-
-小朋友之间可以分享-
孩子们将共同制定好的规则粘贴在图书角的墙面,提醒大家时刻坚守阅读的规则,有了规则后,看书时孩子们的活动也井然有序了。
在规则细化的过程中,幼儿知道规则是大家必须都认同,而且要可被实行的内容。因此孩子们针对读书时践行规则所产生的矛盾,通过交流分享、反思总结、记录表征等方式调整与优化规则。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不断发展,自主学习的经验与方式在不断丰富。孩子们也能将规则内化,从规则是别人提出的要求,变为自己认同的,乐意遵守的行为标准。
生活中的规则
在初步了解规则,并尝试制定了阅读的规则后,孩子们开始寻找各种各样的规则:生活中的规则、公共场合的规则等等。于是,我们引导幼儿依托生活经验,说出自己所了解的不同场景下的规则,并与同伴分享,说一说,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会发生什么事情。
熙成:超市里的玩具要付钱才能玩,如果不这样的话,会把玩具弄坏。
开辰:去海边的时候要拉紧爸爸妈妈的手,不能离开爸爸妈妈的视线。
若汐:在美工区使用剪刀时要把尖尖的握在手里,不能朝向小朋友,否则会伤害到小朋友。
文熙:开车时要看红绿灯,如果不看红绿灯,就会发生车祸。
芯蕾:小朋友不能碰电,否则会被电到。
米米:在游乐场里玩不能吵、跑,跑的话会把别人撞到。
之铭:早晨起床要先叠被子,叠完被子后才能去洗脸。
浩远:过马路要拉住爸爸妈妈的手,如果不拉手容易被车撞到。
乐妍: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如果开门了会被陌生人抓走。
通过孩子们的的讨论,我们发现,原来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孩子们也通过记录表征发现原来规则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那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规则来解决呢?
解决问题 制定规则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些被允许和不被允许的事情,那怎样大家来达成一致呢?原来,规则是可以通过协商来确定的。
-边讨论,边记录-
我不喜欢爸爸抽烟~
我想吃糖,可是爸爸妈妈总是不让~
我和哥哥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拿我的玩具~
爸爸妈妈不让我玩手机~
……
这些问题都可以制定什么规则来解决呢?
小朋友们开动脑筋,与同伴分享自己为解决问题制定的规则。与幼儿园有关的就把制定的规则粘贴在合适的位置,与爸爸妈妈有关的就把规则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共同讨论,最后,小朋友们制定的规则成功的解决了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评估指南》中指出“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抓住活动中有意义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讨论、思考,孩子们已经能够主动遵守规则,并能自己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就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随时引导幼儿讨论并制定新的规则,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深度学习。
给父母的建议
《小猪佩奇》是风靡全球的深受孩子喜爱的动画片,佩奇和乔治是最喜欢踩泥坑把全身都弄得脏兮兮的,但猪爸爸和猪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就是既有自由又有规则的,就如小猪佩奇的父母面对孩子,他们既尊重理解又严格要求。如何形成这种教育模式呢?
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过度的限制会适得其反,但不等同于听任孩子为所欲为。
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其自己选择并承担选择的后果。
不轻易下结论,不简单定性孩子的行为。用爱来坚持,规范才能得以内化成自由。
推荐绘本:可以和宝贝一起看哦!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自由。”
以自由的空间,
确立儿童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
以规则的内化,
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
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
才是真正的自由。
编辑:荣芳芳
一审:江萌飞
二审:李 媛
终审:仲海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青岛市即墨区新兴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