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里藏着甜
——嘉兴市商业幼儿园(元一园)
中四班班本课程
幼儿园里发生着许多精彩的故事,
他们是真实的、生动的,
是属于孩子们的。
一朵花,一张纸,一颗小小的种子,
都是孩子们的小惊喜。
这不,孩子们对甜甜的麦芽糖
产生了兴趣……
孩子们在聊天时说过年吃了糖画,一个小朋友说:“如果我们能自己做糖果就好了,那样就有吃不完的糖果。”结果孩子们兴致盎然,一致同意。于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查阅了资料,什么糖果我们可以自己完成呢?经过搜索资料,我们发现麦芽糖的制作比较容易实施,于是孩子们一致决定制作麦芽糖。
麦芽初萌
认识小麦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多种感官的参与,直接感知了小麦的特点,丰富了关于小麦的新经验。
「READING」
幼儿的话
小麦黄黄的、还有点硬硬的。
麦子的中间有一根线。
麦子是有一点长长的。
麦子闻起来没有味道。
麦芽大调查
静守成长
水培
认识了小麦种子之后就要开始种植啦!完成选种后,孩子们将小麦进行浸泡,轻轻地将小麦移到培养皿中。
SUMMER
观察
孩子们每天来到幼儿园,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我们的小麦有没有发芽。
什么味道臭臭的
“老师,老师,小麦有股臭臭的味道?”孩子的惊呼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是不是,我们的水太脏了,把小麦熏臭了”。
“不对,是在水里泡的时间太长了”。
“我们的小麦中毒了,才臭的”。
“可以用我们的紫外线消毒灯给他消毒”。
“我们要把它放到太阳底下”。
经过我们的查阅资料,再结合之前的种植经验,我们的小麦浇水太勤,小麦的根在水中会分泌有机物,若换水不及时,这些物质会被细菌等微生物分解,产生臭味。所以我们要及时更换清水,把小麦放在通风凉爽处。
小麦怎么长毛了
我们刚刚解决了小麦臭的问题,又发现我们的小麦种子长毛了,那长毛的小麦种子还可以制作麦芽糖吗?
《指南》中建议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关注变化,在探究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日的观察中,孩子们发现“小麦有股臭臭的味道?”“班级的小麦长毛了”。在水培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同的问题,在探究和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浇水
在水培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掌握了水培的种植经验,我们由之前的浇灌,调整为用喷壶,均匀喷洒保证了小麦的水份,也不会发霉。
「READING」
成长记录
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记录小麦的成长过程。
土培
尝试了水培小麦之后,孩子们又想试试土培小麦,于是我们一起培土,播种。
观察
孩子们每天给小麦喷水,还自制了测量尺,观察小麦长高了吗?老师,我的小麦长高啦,比尺子还高呢!
眼中的麦芽
《指南》中提到幼儿要自主探索周围的事物,观察其成长变化,以自己的视角进行表征。经过一周的观察探究,孩子们牵挂着班级的小麦,浇水观察记录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用图画的形式记录着小麦的成长和变化。
麦芽飘香
我给小麦理理发
孩子们分组进行,摘麦芽,清理根部,去掉没有发芽的小麦,保证选取最优质的的小麦苗。
SUMMER
等待发酵
将切碎的小麦和蒸熟的糯米进行搅拌,发酵6小时,孩子们用提前准备好的蒸布进行过滤,通过捏、挤、压、卷等方法将发酵好的汤汁挤出来。
甜蜜熬糖
挤出来的汤汁我们再进行熬煮,用小火不停地搅拌,不停地搅拌……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中(四)班的麦芽糖终于出锅了。
经过漫长的熬煮,清甜的麦芽糖气息充盈了整个教室,乃至走廊。每一个路过的老师、阿姨都来看小朋友们熬制麦芽糖啦!小朋友们整整两周的劳动,马上要化为甜蜜蜜的糖果啦!
“好甜,我都不舍得吃了。”
“哈哈,糖糖会拉丝啦。”
“我们以后再做麦芽糖吧。”
共享甜蜜
搅搅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给我们流传下来的制糖方法,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孩子们亲身体验着这份古老手艺的传承。
两根小木棍,加一团明黄色的糖稀。搅一搅、拉一拉,又好吃又好玩。这个麦芽糖黏黏的,搅拌还需要很大力气呢。原来这么好玩呀,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长了很多知识。
搅啊搅~麦芽糖开始变色啦我们的搅搅糖成功啦~
品尝麦芽糖
分享喜悦 甜蜜传承
小朋友们将自己制作的麦芽糖分享给隔壁班老师、阿姨。
教师思考与支持
在此环节中体现了孩子们的想法越来越多,想用麦芽糖制作“搅搅糖”。这些都体现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念,“凡是儿童能自己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能自己想的,就让他自己想”。《纲要》中明确提出:学会分享是社会领域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孩子们将自己的这份快乐分享给幼儿园的老师,在分享中也让非遗“麦芽糖”在每个人心中落地、生根、发芽。
初时孩子们对麦芽糖的了解很陌生,但随着项目的开展,孩子们通过自己提出的问题去商量、讨论并寻找解决方法,以兴趣、问题组成的驱动力推进着集体、小组、个别学习的过程。一开始孩子们发现问题都是找老师来帮忙解决,到后来慢慢地能够自主去解决问题,这一能力的转变,让我们感到欣喜。特别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个过程就是孩子们深度学习的过程。我们和小麦的故事还在继续,孩子们也在用自己的爱心,守护着小麦的成长…
( END )
文字:张 维
图片:中四班
编辑:张 维
审核:园 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