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
你好“蛙”
周末,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开启了一次寻找小蝌蚪之旅,在一起寻找小蝌蚪的实践中,找到了小蝌蚪的家,如:池塘边,小水坑,小溪里等…并把自己捉到的小蝌蚪带到了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群群小蝌蚪被孩子们邀请到班级里,蝌蚪队伍变得强大了起来……
王鸣谦:我周末跟妈妈到市民公园找蝌蚪,那个河边有好多蝌蚪,我用网兜把它们抓到了盒子里。
刘熠锴:我也到市民公园抓蝌蚪,一下就抓到了好多。
周昊宇:我在田里找到了蝌蚪,用瓶盖把它捞起来,放到了桶里。
刘意宁:我回家路上的那个田里有好多蝌蚪。
颜奕洋:我在抓蝌蚪的时候看到了一坨一坨的卵,里面有黑点点,那是青蛙的卵。
刘逸心:我在公园里看到了一条条的卵,还看到了一块块的卵,里面都有黑色的点。
樊路可:那是还没长大的蝌蚪,是蝌蚪宝宝。
刘意宁:那个白白东西的可以保护蝌蚪宝宝,过几天,它才会变成小蝌蚪。
刘堇淳:他一开始是卵,长大后会变成小蝌蚪,再变成青蛙。
老师:你们知道还有什么动物它出生时和长大后是有变化的吗?
李辰茹:鸡,它一开始是鸡蛋,后面才会出现小鸡。
刘洋锐:我之前养的乌龟,它也不一样,它是从蛋壳里面爬出来的。
金夏木:恐龙也是。
王鸣谦:鱼,它一开始也是卵,到后面才能变成小鱼
老师:那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出生时和长大后是一个样?
刘意宁:我家养的猪,生下来就是小猪
黄婕:小狗
老师:为什么有的动物生出来是一个蛋或者是卵,有的动物能生出一个“小动物”?
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和老师一起查阅资料。
原来,有那么一群动物,他们把自己的宝宝生在椭圆形的蛋壳里,以卵内的蛋白质提供营养,这种动物被称为“卵生动物”,像乌龟、小鸡、小鸭、鸵鸟等。
有的动物像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和妈妈长得一个模样,还要喝妈妈的奶长大呢!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胎生”。
所以小蝌蚪是卵生,我们在水里看到的这些都是青蛙的卵.是还未长大的蝌蚪宝宝。
王梓骁:蝌蚪用什么来装?
? 刘洋锐:我们可以在轮胎里面放一个盆子,把小蝌蚪放里面,像大三班一样。
? 刘意宁:可以在轮胎里面铺一层塑料袋,把小蝌蚪放里面。
王梓骁:袋子会漏水,有洞的话,蝌蚪会从里面钻出来。
黄婕:还可以用空的橡皮泥盒。
刘意宁:把它们放在门口走廊,可以随时看到小蝌蚪。
刘逸心:不行,别的班散步时会把它踢倒的。
张可为:可以把它们放到植物角,那里有植物还有阳光,它们肯定喜欢。
经过讨论,小朋友们决定把蝌蚪分别养在盆里和橡皮泥盒,并且放到植物角。
根据调查表,小朋友们知道小蝌蚪是生活在有水的地方,那他生活的环境就只是有水吗?小朋友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
? 李辰茹:在海边抓点沙子在里面然后把小蝌蚪放进去就可以了
? 刘意宁:捡一些石头,还有一些海草给小蝌蚪布置家,那样它就可以想在以前的家里一样
? 贺君烁:沙子有,我们可以在沙水区挖一点
说干就干,小朋友们拿着盆来到户外寻找青苔,在沙水区装沙子,还有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石头??。
孩子们将材料准备齐全后,我向孩子们提问题并请小朋友一起来设计设计。
在给小蝌蚪布置新家时,小朋友们发现,当水倒进装了沙子的盆子里后,水直接被污染变脏,他们决定不用沙子,直接用石头和苔藓。
孩子们将蝌蚪的家布置好后,就将它们放入植物角。
第二天一大早,我看到孩子们都围在植物角周围新奇的看着小蝌蚪,幼儿观察蝌蚪的积极性非常高,由此教师给予幼儿支持,提供观察记录表,让幼儿更好的记录蝌蚪。
有一天早上,我突然听到孩子们大喊:蝌蚪死掉啦,有蝌蚪死掉啦,小蝌蚪不动了,于是孩子们对蝌蚪死亡的原因进行了猜想……
李沐瑶:没有换水,一直没有换新水。
周昊宇:喝了脏的水,生病死掉了。
樊路可:没有把它捞起来呼吸新鲜空气,而且苔藓里面的泥土把水感染了,他还吃了里面的小虫子,所以才死掉的。
王梓骁:没有喂食它饿死了。
李沐瑶:为什么棕色的蝌蚪没有死,黑色的蝌蚪死了呢?
樊路可:我发现一个盒子里水多,一个盒子里水少。
王鸣谦:大盆里面装了好多的苔藓和石头,还有蝌蚪没有新鲜空气,他们就死了。
樊路可:大盆里苔藓太多了,一下子就把水感染了,小蝌蚪就死了。
刘洋锐:大盆里有好多泡泡。
王鸣谦:因为里面没有氧气了,把苔藓拿出来一点就好了。
根据小朋友们的猜想,我们把大盆里的苔藓拿掉了一点,并决定每三天给小蝌蚪换一次水,再安排值日生喂食。
在第一次换水后,有小朋友提出换水太难了,筷子一点都不好夹,那我们还可以怎么换水呢?看看小朋友有哪些方法吧?
针对小朋友提出的苔藓太多,水里面没有新鲜空气,我们还进行了视频科普。
对于死掉的蝌蚪,孩子们很难过,商量着怎么办。最后他们决定埋葬死掉的蝌蚪,来纪念它们。
付子奕:死掉的蝌蚪怎么办呢?
刘洋锐:把小蝌蚪装进盒子里面,然后把它埋到土里面。
刘逸心:把它喂给动物园的鸡吃。
贺君烁:这太残忍了,还是把他埋在土里面吧!
贺语汐:把它埋在果园,到时候散步的时候我们还能去看看。
樊路可:我们在卡片上画上小蝌蚪,挂在树上,这样就能找到它
刘意宁:一下雨卡片就烂了。
刘素嘉:可以用透明胶把它胶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孩子们更加细心的照顾小蝌蚪,并把小蝌蚪的成长变化记录下来。他们还发现黑蝌蚪和棕蝌蚪都有一只长了脚(放观察记录表和照片)
1.陌生“客人”来做客
一天早上在观察时,樊路可小朋友发现,水盆里出现了一些从来没见过的“虫子”
樊路可:它应该是水里的寄生虫,蝌蚪吃了会死掉
朱明翰:它有点弹,总是弹来弹去的,我觉得它是“弹虫”,它是不是苔藓上的虫子?
刘文俐:他会给蝌蚪带来伤害,我们换水时要把它弄出去
金夏木:蝌蚪吃了会死掉的
孩子们讨论的十分激烈,觉得它会给蝌蚪带来伤害,纷纷表示换水的时候要把它倒出去。小朋友们护蝌蚪心切,老师便进行了一次科普,原来这是蚊子的幼虫—孑孓,它不仅不会伤害小蝌蚪,还能成为小蝌蚪的食物。这下“陌生人”之谜解开了
2.翻肚皮
付子奕:早上我观察蝌蚪的时候,有一只蝌蚪翻着肚皮,我以为它死了,但是我移一那个盒子,它又游起来了,是翻着肚皮游起来的,为什么翻着肚皮?
刘洋锐:我猜他肯定是吃饱了,翻着肚皮想睡觉
刘逸心:它的肚子大大的,肯定是吃太饱了,翻着游会舒服
刘洋锐:那我们一直碰它,像跑步一下,运动
刘逸心:不要给它喂食了,过几天再喂吧
小朋友们把那只蝌蚪单独用一个盒子装着,并用行动实行他们的想法。。。第二天早上一看,小蝌蚪翻过来游了,而且肚子也变小了,原来真的是吃太饱了
小蝌蚪变形
星期一的早上,小朋友们像往常一样去观察蝌蚪,他们发现长了前腿后腿的两只蝌蚪都不见了:
刘素嘉:它长大了,跳走了。
谢晨茜:它不想再呆在水里了。
刘逸心:它到陆地上去生活了。
王鸣谦:要是它们都长腿了,它们就都跳走了,我们要想一个办法不让它跳走。
尹歆玥:用蛋糕外面的那个透明盒子,放到蝌蚪盒子的外面,这样它就跳不走了。
刘熠锴:用袋子铺在盒子上,戳几个洞。我在家养的乌龟就是这样做的。
根据孩子们讨论的解决办法,我们请孩子进行了实际操作(防止蝌蚪跳出实验视频)
小蝌蚪失踪
星期一的早上,小朋友们像往常一样去观察蝌蚪,他们发现长了前腿后腿的两只蝌蚪都不见了:
刘素嘉:它长大了,跳走了。
谢晨茜:它不想再呆在水里了。
刘逸心:它到陆地上去生活了。
王鸣谦:要是它们都长腿了,它们就都跳走了,我们要想一个办法不让它跳走。
黄婕:我这个橡皮泥盖子两边有洞,可以把盖子放上去。
尹歆玥:用蛋糕外面的那个透明盒子,放到蝌蚪盒子的外面,这样它就跳不走了。
刘熠锴:用袋子铺在盒子上,戳几个洞。我在家养的乌龟就是这样做的。
根据孩子们讨论的解决办法,我们请孩子进行了实际操作。
小蝌蚪不动了
一天,去提午饭的时候刘逸心发现小蝌蚪颜色变了,拍盒子也不动,它死掉了
老师:这个盆子里的水明明是干净的,它为什么死掉了呢?
樊路可:它长出了前后腿,它的肺长出来了,它不能一直在水里
金夏木;吃太多撑死
贺君烁:没吃饿死了
谭沐宸:变成青蛙的蝌蚪蚪要在地面上呼吸
刘素嘉:像人类一样
肖彦浩:我在家里看到小青蛙有时候在水里有时候在路上。
刘逸心:因为它已经长出前后腿了,它已经是小青蛙了,那它就要一会在水里一会在陆地上。
老师:它为什么要一会儿待在水里,一会儿在陆地上呢?
面对老师的提问,小朋友们说不清道不明,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科普。
小蝌蚪换新家
通过科普了解到?,蝌蚪在长出腿后如果无法及时接触空气,会存在溺水的风险?。蝌蚪早期通过鳃进行水中呼吸,发育出四肢后逐渐转为依靠肺和皮肤呼吸,需要定期浮出水面换气。
了解到这一特点,小朋友们开始讨论如何放置长前后腿的蝌蚪,不仅能防止它跳出来,还能让它活下来:
樊路可:我们在盒子里放一点点水,盖上塑料袋,戳几个洞给它呼吸。
刘逸心:水不能超过它的身体。
朱涵宇:把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都放进去。
根据讨论,小朋友们决定把长了前后腿的青蛙,单独装进一个戳了洞的橡皮泥盒,经过几天的观察,没有再出现死亡的蝌蚪。
小蝌蚪跳高?跳远
5.9日
观察发现单独装盒的长腿蝌蚪会沿着盒子往上爬,没过几天尾巴都变短了,有的尾巴没有了。
对于之前的失踪蝌蚪是跳走的还是其他原因,刚好有长腿的蝌蚪,我们对小朋们的猜想进行验证。
实验得出:
1、长腿的蝌蚪会爬
2、青蛙跳的远但跳的不高
再见小青蛙
在后续的观察当中,小蝌蚪们都陆陆续续地长出了腿,有的前后腿都长出来了。但在每次观察时,长前后腿的蝌蚪总会爬上来,对此小朋友说:
刘洋锐:青蛙都爬上去了,他们想出去
刘意宁:他们想去找妈妈.想回家
刘素嘉:它想它爸爸妈妈
贺君烁:小青蛙有点难过,他被关在盒子里出不来
谭沐辰:他的妈妈肯定也在找它。
老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付子奕:把它放掉
樊路可:哪里抓的,把它放回到哪里去
贺君烁:放到幼儿园沙水区那个池子里
刘逸心:放生到植物园
孩子们都知道小青蛙是抓害虫的小能手,也知道大自然才是小青蛙最喜欢的生存环境。经过孩子们的一致同意,将可爱的小青蛙送回到大自然。
小青蛙被放回了大自然,但孩子们还经常会想起它们。“我好想小蝌蚪呀。”“它们现在会在哪里呢?”“有没有找到它们的妈妈?”……于是,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可爱的小蝌蚪们!
美工区:
户外游戏:小青蛙跳跳跳
阅读区:
小蝌蚪找到妈妈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孩子们进行了故事创编。
END
编辑丨周 丽
一审丨 贺 琼
二审丨 陈林云
终审丨 陈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