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 春日里的诗意之旅 —
又是一年青草绿,梨花风起清明时。清明节,亦称踏青节、寒食节,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有清洁明亮之意,它不仅是人们踏青游玩、享受春光的美好时节,也是一个中华民族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传统节日。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了“幼芽寄思,传承童趣”系列活动,在饱含对春的期盼与向往中,感受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
01
清明寄思 国旗飘扬
清明时节,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同时也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重要时刻。为了让幼儿了解历史,激发他们对革命先烈们的缅怀与敬仰,我园开展了以清明节为主题的升旗仪式。
02
承传统 知清明
各班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通过观看视频、教师讲解、故事分享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并感受清明与其他节日的不同,知道清明节有吃青团、碰鸡蛋、蹴鞠、放风筝、扫墓、踏青等习俗。
03
清明寄情 童心传承
创意手工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倾听与感受是远远不够的。各班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中,充分感受了一番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体会传统节日活动带来的美好与期待。
清明时节雨纷纷,小班幼儿根据清明时节雨水较多的自然现象,孩子们精心制作了折纸作品《雨伞》,又添画了一些美丽风景,展现了这个节气的特有气候。
清明前后,柳枝抽芽;“插柳戴柳” 寓意祈福迎祥。中班的孩子将自然观察与传统拓印技艺结合,用稚嫩的小手描绘柳枝的婀娜姿态,在艺术创作中记录柳叶的生机之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古代,人们会把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等风筝升上天空时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据说这样能够自己带来好运。小朋友们用五彩斑斓的卡纸,发挥无限创意,亲手制作专属风筝,每一笔都蕴含着对春天的期待。在欢声笑语中领悟传统习俗与现代童趣的融合。
竖鸡蛋
清明节期间还有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传统意味的习俗——“竖鸡蛋”。在这一天,小朋友们都会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精心挑选的鸡蛋,与小伙伴们两两相对,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竖蛋大赛”。
绘彩蛋
清明节吃鸡蛋的习俗源于古代的上祀节。人们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颜色,称“五彩蛋”。孩子们提前准备了鸡蛋,认真地绘着有趣可爱的彩蛋。
吃青团
清明微雨,一口之春。青团是清明节最具有节日特色的美食,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具有纪念先人、团团圆圆的寓意。
04
踏青寻春 承民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春光漫漫,步履缓缓,恰是人间四月天,孩子们在春意盎然的城幼,开启了一次春日踏青野餐之旅,宝贝们于四月间相约春风,于游戏中收获欢乐。
05
颂清明 吟诗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合着动作,围绕传统节气、情感共鸣,将清明娓娓道来,真正感受到清明节所蕴藏的内涵。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家国情怀。在本次清明节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让情怀生根,让美德传承!让传统文化与爱国之情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梦想之花!
清明是纪念
亦是传承
让我们心怀感恩,遥寄思念
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不忘过往,希冀未来
怀揣希望,笃定前行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想愉悦的童年
最美城幼
编辑|霍露萍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