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起床后,班里的女孩们都在忙着练习自己小梳子梳自己的头发,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有的小朋友已经完全能够自己独立梳头发了,但是有的小朋友却还需要老师再帮着重新再梳一遍。添翼是我们班里最先完成独立梳头发的小朋友。可是这一天,添翼却拿着梳子磨磨蹭蹭地来找老师了:“老师,你帮我梳头吧!”老师说:“咦?你自己不是梳的很好吗?自己梳吧!老师相信你的能力”。添翼无可奈何地自己去梳头发了,可是边梳却边往老师这边瞅,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看着添翼的眼神儿,老师知道添翼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后来老师就跟添翼讨论起这件事情:“你自己会梳头发,为什么还要坚持让老师帮你梳呢?”添翼很不好意思地说:“我就是想跟老师在一起!”添翼的一句话提醒了老师,平时老师在给女孩子们梳头时,总是会跟孩子们边梳边聊,还会在无意中摸摸孩子们的头,难道她觉察到了?羡慕了?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等再次练习梳头的时候,老师跟孩子们说:“孩子们,老师发现添翼的小辫子绑的又整齐又漂亮,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她是怎么梳头发的?以后,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让添翼教给你们!一定要多向添翼学习哟!”听了老师的话后,几个女孩立即就将添翼围在了圈的中间,大家一起观看添翼梳头发的方法,还不时的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添翼很快就梳好了自己的头发,还一本正经的教起了旁边的小朋友,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样子。班里有好几个小朋友都是添翼教会她们梳头发的!
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又发起了一次“谁的头发梳的最漂亮”的评选活动,孩子们自己梳完头发后,总是会先和添翼比一比,然后让添翼指导一下,如果添翼觉得不太好,还会立即重梳。
仔细分析这件事情,在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添翼不想自己梳头发,只是想通过梳头发这件事来和老师亲近,希望老师关心她,喜欢他,而老师简短的几句表扬和肯定,立即满足了添翼的心理需求,而且还把添翼另一面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了,其他的小朋友也彻底摆脱了对老师的依赖,不但学会了梳头的方法,自理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看到其他班的小朋友们羡慕看着自己把小辫儿梳的那么好时,孩子们更是一脸的自信。
这样的事情,在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安抚的动作、几句赞美的语言,往往回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动力,几句简单的引导,又会让孩子们向着预期的方向积极地发展。作为老师只有了解了孩子们的心理需要,并时刻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才能适时的抓住每一次教育的契机。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