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研究和儿童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无论是教育还是保育,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都需要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对待。
从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总体发展水平出发,尊重每个孩子的实际身心发展水平,是我们实施保教工作的前提。
我们必须理解儿童在什么情况下是快乐的?
首先,关注和理解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下的情感需要。
其次,尊重他们的实际年龄表现,给他们自主的空间;
再次,提供适宜他们实际年龄需要的活动方式;
最后, 让他们做他们实际年龄水平下通过自己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
所以,为了满足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孩子的实际身心发展水平,我们提出了不同年龄班的主要活动方式及课程。
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
小班阶段的孩子:大都处于从家庭转向社会的特殊时期,都明显地需要情感呵护,需要对成人的依恋;特别喜欢模仿;拟人化心理特征明显等。
所以,小班孩子需要教师经常与他们一起游戏,并以拟人化的活动形式理解和参与活动,满足孩子爱模仿的心理需求。
同时,在结合根据实际活动需要而组织的教育形式(如集体活动中的讲故事)的前提下,以符合小班阶段孩子身心发展需求的“游戏化一日生活”来开展保教工作和实现教育目标,将更适合他们。
中班——目标化的活动区活动
中班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对规则感兴趣;活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 爱玩、会玩等。
而活动区的设置既能满足他们活泼好动、积极主动的特征,又能帮助他们在区域活动中体验规则,满足个性化发展与自主性游戏的需要,满足他们爱玩、会玩的心理需求。
因此,活动区不再是一个辅助的教育手段,而是成为实现中班孩子教育发展目标的良好途径。
同时,在结合根据实际活动需要而组织的教育形式(集体活动)的前提下,以符合中班阶段孩子身心发展需求的“目标化的活动区活动”来开展保教工作和实现教育目标,将更适合他们。
大班——活动化的共同学习
大班阶段的孩子:自控能力增强,合作能力增强,认知积极性和能力增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开始发展。同时,即将步入小学也需要他们开始适应集体教育形式。
因此,与他人一起共同学习是他们需要的也是能够做到的。又由于他们还处于幼儿期,游戏仍然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形式。
所以,这时的集体活动或共同学习还应该是游戏化的、活动化的。
同时,在结合根据实际活动需要而组织的教育形式(区域活动、个别活动)的前提下,以符合大班阶段孩子身心发展需求的“活动化的共同学习”来开展保教工作和实现教育目标,将更适合他们。
文章来自《教师指导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