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将下图保存,在微信中扫描。
在常规的理论支持来自于30多年的美国教育学家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论,行为主义背后通过一定规则或者正向、负面的刺激来改变孩子的行为,行为主义大部分是通过外部加强去做的,这也是常规所要达到的,通过外部的正加强或附加强来改变孩子的行为。
常规一:入园常规
入园时间
美国幼儿园大部分没有规定入园时间。
在美国,一般幼儿园会规定时间段,而不是特定时间入园。因此也没有“迟到”或者“准时”之说。孩子入园的第一件事是签到。由于美国幼儿园最早6周可以入园,因此签到时你会看到以下两个场景。
签到
父母签到
一般父母签到后会和老师交代孩子前一天的睡眠情况,最近一次换尿布是时候,是否有什么特殊提醒(是否需要使用非处方药),以及晚上大约几点来接孩子。
孩子自行签到
一般发生在3岁之后的教室里。首先是让孩子有“自主权”,其次也会训练他们的小肌肉发展,一般签到本以“描红”类型居多。
家长多数会强调亲子关系,而不会强调老师的权威性。
和家长说再见
每个家庭都与孩子说再见的方式都很独特,最常见的方式包括:亲吻、拥抱或者“我爱你”。
由于文化的差异,中国大部分家庭很少进行亲吻、拥抱或表达情感。下面我们也为大家提供一些小方法:
手指亲吻
手指亲吻可以作为仪式性的表达,有肌肤接触也可以传递强烈的情感。
夸张的语言
用童真与孩子理解的方式来缓解分离焦虑。
“再见啦!我的小鳄鱼。”
“啊,大鲨鱼来啦,我得先走一步了。”
“火车要出发咯!Choo!Choo!”
“儿子!你快点吹气!把爸爸吹走!”
常规二:排队
排队进行训练或提出规则已经晚了。在排队前事先准备才能使排队简单一点。
在美国排队前会有一个成圈活动,在成圈活动时就可以做好排队准备工作。
排队前:选好排头,5分钟提醒
自由抽签决定谁是“排头”。
辅助准备:游戏?长绳?脚印?排小火车
孩子们不知道直线到底有多直,就可以在教室地面上用脚印固定住,只要找脚印就好。
拉住手环,不至于队伍拖得很长,也不至于拥挤。
出门前清点:人对脸清点,紧急救助包检查,携带手机
在美国会有长达1个小时的老师培训,专门教你如何数人数。
流程追踪表:
每个孩子名字手写在纸上,几点到校,几点离园,谁来接走。离开教室写下时间及去哪里,每一次都要记录。
中途清点:人对脸清点,数人头
每个老师离开教室去操场必须带紧急处理包。危险情况下进行救助。
路途中的小游戏:胶水游戏,谁是今天的安静王?
“我们在手上涂上胶水,然后沾到绳子上。哦呦,我们来看看谁的胶水最厉害!”
“我们来玩一个安静王的游戏,每个人都可以在嘴里装一个大大的空气泡,就像这样(把嘴巴鼓起来)。看谁的空气泡可以装的最久,一直装到目的地。我们来数一数今天到底有多少个安静王。”
“喊到名字的小朋友,你要说一样你最喜欢吃的水果。”
“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多少个小伙伴。”
到达目的地清点,数人头
常规三:洗手
美国大部分洗手池都设置在教室内,这也方便了孩子可以更勤快的洗手。大部分洗手池都会明确粘贴洗手的先后顺序。美国儿科协会规定:每个孩子的冲水时间不得少于20秒。因此老师也想各种办法让孩子长时间冲水的办法。
洗手步骤:
最大的区别就是先擦干手再用纸巾包裹着关掉水龙头。
缺点:浪费水
如何保证冲水时间?
一般老师会让孩子在洗手的时候唱1首歌曲,推荐两首最常用的歌曲,时间上也刚好在20秒左右。
1. 一闪一闪亮晶晶
2. ABC字母歌(正反两遍)
玩水怎么办?
最常见的情况:孩子遇见水就不愿意停下来,而且喜欢把纸巾扔到水池里,并且喜欢打很多肥皂,搓出很多泡泡。
解决方法:
1. 提醒他看洗手指南
2. 用时间沙漏辅助
3. 提供别的替换活动来满足他们对于“玩水”的需求
如何替换水?
Slime,孩子们的最爱,又不会把水洒的到处都是,制作起来也特别方便。
常规四:进餐
按照3岁以上班级20个孩子,两名老师为例(美国没有保育员)
1. 首先准备一个孩子们可以一起安静坐着完成的活动(比如一起听iPad讲故事)。
2. 由两名同学负责当天的餐具摆放。
3. 一名老师按照小组的方式叫孩子分别去上洗手间和洗手(一次只需要叫5-6名,防止洗手间混乱,其余大部分孩子依然可以听故事)。
4. 如果1个故事放完,还有孩子没有完成洗手和上厕所,可以再多播放一个故事。
5. 平稳的过渡到吃饭,一般会按照颜色来分配孩子的桌子。保证每桌有4-5名孩子。
6. 如果出现不由学校统一提供午餐的情况,那么老实需要在孩子洗手执勤就让他们自己把餐盒放到合适的桌子上。如果有对特殊食物过敏的孩子,需要第一个准备他/他的食物。
7. 进餐过程中可以尽情的讲话,分享好玩的事情,老师与孩子一同进餐。
8. 如果孩子出现玩食物的现象,或者开始做鬼脸,可以适当的介入。
“小明,我看到你把食物扔到了地上,这样做老师会以为你已经吃完了,请问你吃完了嘛?”
注意:适当的可以采用忽略或者引开话题的战略,因为有时候你越说孩子,孩子会越起劲,而且还会影响同伴。
常规五:上厕所
1. 需要耐心等待,看到厕所有空位再去上。
2. 记得两件事情:冲马桶+洗手。
3. 老师需要给予必要的协助,特别是刚刚才摆脱尿布的孩子。
常规六:午睡
一般3岁以上的孩子午睡时间从12:30-3:00
1. 孩子从自己的柜子里取出午睡用品(小被子、床套、安抚玩具等)。
2. 孩子午睡不需要脱衣服,并且必须穿鞋(这是美国消防局的规定,如果午睡期间发生火警,孩子可以最快速度撤离教室)。
3. 午睡期间需要保证至少有一盏灯常亮(同样是安全方面的考虑,研究发现午睡期间是孩子被性侵及虐待的高发时间段,教室中有照明方便教室被监督)。
4. 如果家长同意孩子不午睡,午睡时间可以变成户外活动时间。
5. 美国老师没有权力逼迫孩子睡觉,如果孩子不想午睡,可以建议孩子自己在床垫上玩玩具或者阅读绘本。
常规七:提问/回答
随时提问(如果老师正在忙,需要给予孩子明确的反馈)
同时提问人数太多,可以通过不同途径疏导:
1)写下来
2)延迟回答
3)自己找答案
同伴回答问题时不打断、不抢先,学会倾听
常规八:离园
1. 给家长各种报告
2. 与孩子一同回顾一天发生的精彩瞬间
3. 与孩子约定一件明天会做的事情
常规报告
一日简报
每天记录最好的瞬间是什么。
口头接送人申请
每个接送孩子的人员必须在紧急联系册上登记,每个教室都有一份备份。
如果老师发现有一个陌生面孔来接孩子,必须核对接送人信息。
Verbal Release Form 被用在当天家长临时更换接送人。来访者需要被查验身份证明。
意外报告
对于常规的一些感想
1. 常规设立的出发点:一种基于“安全”考虑且结合孩子年龄发展规律给出的指引。并不是用来树立成人“权威性”的。更多是对成人行为有具体引导,而不是对孩子行为的约束。
2. 美国也走过弯路,曾经教育学家 JF Skinner(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论风靡全美。把孩子当成鸽子一样训练。负面行为的确可以被“外在规则”改变,但是当外在条件消失的时候,负面行为会立刻变本加厉的回来。
3. 站在孩子的角度重新思考常规。“吃饭时候不说话”,“老师说话不插嘴”“要向老师问好”到底合适么?如果不合适,应该怎么修改?
硬货素材包:
分享本文至朋友圈,即可获得超值活动素材包,包括十则精选过渡环节的游戏和音乐,适合一日生活中所有涉及到的过渡环节,再也不愁孩子会乱糟糟或者无事可做啦,帮你在各个环节间流畅过渡!
精美礼品:
本篇文章分享的第10名、第20名、第30名、第40名、第50名、第60名、第70名、第80名、第90名、第100名的小伙伴都会获得
分享本篇文章的礼物是:
奇境mini美白保湿香水润体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