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认为,评比墙比起汉字拼音算术贴在墙上,更感突兀。
因为用不当的方法过早学习抽象的知识,伤害的是学习兴趣,而评比墙伤害的不仅是学习力,更是幸福力。
那贴在墙上的小红花或小贴画,是权威、是竞争、是得不到的害怕和沮丧,也是得到了但永远得不够的焦虑。
它确实有某种魔力,指使着孩子们不断出现正面的行为,但这些正面行为出现的代价,却是剥夺了孩子自我评价的机会。孩子好与不好,是小红花说了算了,孩子要不要去做一件事,不是因为他自己想做,而是因为做了可以得到奖励,不做就得不到。
我们难道都忘记这种感受了吗?从小在评比墙前面的同学,通常是乖孩子和学霸,从小在攀比成绩的赛跑中,一刻也不敢落下,这种焦虑和压力也许伴随他们整个职业生涯,他们以为的爬上金字塔顶端的人生幸福,却迟迟不来。从小在评比墙后面的同学,可能的后果会是从最开始的焦虑,到反正我也追不上的自我否定,再到我就是一个“差生”的自卑…
也许随着我们心理的逐渐成熟,我们从小被压抑的自我力量也在逐渐觉醒,创伤在疗愈,有的人幸运的碰上了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逐渐找到自我的答案,有的人则没有这么幸运,一生都生活在自我怀疑之中。
我们只有在感到安全时,才会有探索世界、接受挑战的冲动,这是我们做事的内在动机。一个一岁多的小朋友正在玩儿一个圆柱插座的玩具,他手眼的协调力恰好让他玩儿这个玩具具有一定的挑战,反复尝试,不许大人帮忙。终于他把圆柱都放回插座了,然后他一定会颇有成就感地松口气,然后倒出来再来一遍。
这是对小宝宝来说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我们成人此时也会比较宽容和又耐心,不会给他小贴画说你真棒,再完成一次再给你个小贴画,也不会表扬他你是个天才,更不会评价他你比隔壁妞妞做的好,但是跟豆豆弟弟比还差点儿,他比你还小两个月呢。
我们对小宝宝当然不会这样说,但我们对这些评价性语言却不陌生,评比墙正是评价性语言的最直观的一种物质表现方式罢了。
它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把我们从荒野上腿狂奔的动物,变成了赛道上规规矩矩的选手。
这虽然防止了我们做出出格和不对的事情,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安,让人陷入防御心态和过度的自我关注。
一些心理学家,像霍尼或罗杰斯,都曾用心理学实验证明了这样的理论:
当儿童担心自己不被父母或他人认可时,他们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和不安,于是,他们会在幻想中创造出一个他们认为的、父母老师喜爱的“自我”,来缓解这种焦虑。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别人是怎么看我的?
我这么做是对的,还是错的?
这些问题,还是留给孩子们,自己去评价吧。
关于取代评比墙的方法,应该是行为和语言的鼓励。
具体的方法,老师们可以参考卡罗尔·德韦克写的《看见成长的自己》这本书,其中关于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的阐述,能够让你清晰认识到如何用成长型思维鼓励孩子的正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