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指雨露滋润泽被草木。杜甫有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润物无声
教育者需要了解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局限,了解环境构成的主要因素,掌握幼儿教育的环境润泽方法:就是在生活中,设法营造良好环境,长年累月、潜移默化地润泽熏陶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是一种以隐形教育为主的间接教育法。良好的环境涵盖两个内容,即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本法强调教育者和幼儿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建设亲密的人际关系,形成团结、平等、和谐的氛围,用良好的作风影响孩子。人是文化的积淀,人是无法把自己从自己受过的文化熏陶中剥离出来的。
一个幼儿要取得良好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物质环境。无论家庭居住条件如何,也得为孩子置办一桌、一椅、一防止玩具和图书的柜子。设置这一方天地,可以让孩子有一个独享的空间,进行玩耍和学习。在这里,孩子是主人,他有支配权、管理权,要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感到很安全、很自在。
恶劣的室内环境是对孩子康的威胁,要让家中的尘埃、烟雾、宠物的毛屑、装修化学材料的气味、霉菌等减少到最小。这就需要经常打开窗户通风,清新一下室内的空气,不是独门独院的平房就不要养宠物狗,楼房就更不要养宠物狗,以美化家中环境,并有利于孩子康。应有一个安全、卫生、安静、整齐、有利于生活和学习的家庭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同样重要,这些都是有规范的。需要教育者保持园中良好的环境。
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时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文化环境就是一种实力的表现。一个家庭和一个国家一样,软实力硬实力都要好。秦王朝时用法家思想,全国就像一座大兵营,东征西伐;然而其软实力根本不行,全国几乎就没有文学家和思想家,一个帝国仅仅维持了十几年,只到了二世就被六国遗民所灭。
所谓越让儿童的环境丰富多彩,他就越聪明。这种说法也不是绝对的,当环境中刺激过多,对儿童反而有害无益。研究表明,家长不必封闭孩子,可以让孩子接触正常的生活——跟他们说话,让他们跟其他孩子交流,鼓励他们探索世界和自我;研究也表明,纵容孩子一味地跑跳打闹,总是不能安静下来,或环境中强刺激过多,对孩子并没有好处,不利于其潜心思考与学习。
智利知识界领袖班迪博士,说过一句含义深刻的话:“落后和不发达不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数字,也是一种心理状态。”有的家长认为,每天在灯下当孩子的陪读、节假日送孩子去英语班、请家教学钢琴,就是学习型家庭了,或父母是知识分子才能是学习型家庭,这是误会。其实,不断提高家庭生活的文化含量,与孩子共同规划人生,共同阅读、学习和提高才是学习型家庭。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嘀咕孩子,而是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很多事情家长自己都没有想明白,盲目蛮干,势必把孩子引上错路、邪路甚至死路。
幼儿并非越活泼就越好,事情都是适可而止,物极必反。一个人心静,才能努力学习;心静,才能精雕细刻;心静,才能深入钻研;心静,才能学有所悟。古今中外,儿童静中学成的范例甚多,整天闹哄哄的孩子长大后经常是一事无成。家长和幼儿教师还是要指导孩子合理地安排自己一天的活动,不要始终沉浸在七嘴八舌、蹦跳欢闹之中。李白杜甫要是天天看电视打电话,能写出那么好的诗来吗?爱因斯坦牛顿要是整日网聊发短信,哪里有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贝多芬莎士比亚如果时刻发微信打游戏,也就没有了欢乐颂和哈姆雷特。教育不全是蹦蹦跳跳打游戏,更不是选秀唱歌发微信。
普通人确实一时无力改变社会大环境,但从一个家庭入手,从一所幼儿园入手,来营造一个优良的小环境,相对还比较现实和容易。就像人们无力改变地球这个大自然,却可以搭个暖棚,培育蔬菜水果,这时,小气候就起了大作用。后人效法孟母的做法固然有效,但是有没有考量到几个因素:第一,搬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且不提搬家对孩子是一个很大的心理压力,无论中国外国,学区房都贵了许多,往好学区附近搬家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第二,孩子成绩上去了,是因为孩子对读书有兴趣?还是因为害怕?动机不同,最后的结果可以看似相同,但内容完全不一样。比如两个人都考上了大学,第一个人特别喜爱自己的专业,但第二个人心里记着,我父母送我来读书不容易,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这样,第一人享受了读书的乐趣;但读书对于第二个人而言,就成了沉重的负担、责任和义务,这会直接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他的焦虑、对完美的追求、缺乏耐心,以及负疚感等其他负面情绪,往往成为他最终失败的心理因素。
《大学》里讲“正心、然后诚意”,正谁的心,家长的心,教师的心,然后再正孩子的心。其实,气质决定了孩子的行为差异,孩子的气质就是父母和教师的状态慢慢内化给他们的一种气质,就像我们的职业习惯一样。如果一个教育者的内心永远是冷漠、浮躁的状态,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样弹回来了,孩子也一样。教育者的情绪孕育着孩子的情绪与气质。
启动幼儿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启动教育者和孩子内心流通的天然情感。我们教育者和孩子之间情绪和情感的力量,要达到“炽”的程度。炽就是热,热到能够烧烤孩子内心的程度。拿什么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气质,就是拿我们教育者恰当的情。
所有的教育者都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不同家庭文化和幼儿园文化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气质都是有差异的。文化是教育的旗帜,教育做到最高点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说话,孩子内心就被我们感化了,同时产生另外一种生命力。
虽然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但一个孩子成长中如果有个好环境,尤其是有个好的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仍然是相当重要的。中国传统上讲究书香门第,古人用芸草藏书以驱除蠹虫,芸草有特殊的香味,故以书香指读书风气或读书家风。人才培养的起点,是家庭,是幼儿园。每一个幸福的家庭,都称得上是一流的“学府”,适宜的家庭文化环境是培养人才的源头和基础。如何建设家庭适宜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值得每个家长深思。
一个好的年轻人,一个人才,实际上是熏陶出来的。幼儿教育就像在培养树的幼苗,不必急于考虑树干会长多粗,最后能结多少果子,只要把环境设置好,让幼苗获得适度的养分、水分和阳光,自然会茁壮成长为参天的栋梁之材。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父母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家庭生活制度和生活方式、居住条件、生活习惯这几个因素对儿童的发展影响重大。其中,父母的文化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理想、情趣、家庭氛围、生活娱乐方式和育儿态度。另外,家庭结构是否全也很重要。父母得过且过,毫无理想,每天打麻将,连饭也不做,孩子饿了要吃饭,爹妈就在牌桌上抽出几个钱来,“去!出去吃碗面。”这样的教育环境要想把子女教好也难。
经济收入比较低的某些家庭生活的中心仍以谋生为主,文化精神生活少,物质和非物质消费都不高。有些家庭不注意环境布置,不讲究清洁卫生,家具陈设杂乱无章,污垢处处可见,大分贝音响震耳,给人无插足之地的感觉,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身心康发展。而收入高的某些家庭千篇一律的木地板、豪华灯、酒吧、装饰墙,个性被同一种业余星级宾馆所溶化,缺乏文化和学习氛围,家长忘了给孩子一个游戏的天地和学习的角落。有的家长极讲清洁卫生,家中一尘不染,对孩子限制太多,这也不许玩,那也不许坐,使孩子的行动极受限制,这都是不可取的。其实,尽管每个家庭因经济水平、住房面积等条件而各有不同,其布置标准亦不可强求一律,但居室布置整洁、色彩素雅协调还是可以做得到的,应尽量使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在一个舒适、宁静、温暖、充满学习气氛的家庭环境中。
二、家风醇厚
家风,也叫门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和道德面貌。淳厚、朴实、正派的家风对于子弟、家人良好的思想观点、道德品行的形成和巩固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家风的存在使家庭中洋溢着一种和睦、温馨、慈爱的气氛,使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受到良好的道德尤其是家庭美德的浸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句格言生动地概括家风对家庭成员品格的熏染作用。孩子的良好发展就像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近代现代中国的梁启超家庭三代,杨武之杨振宁父子,傅雷傅聪父子,钱基博钱锺书父子,英千里英若成英达家庭,葛存壮葛优父子等比比皆是。
这些书香门第在培养孩子读书的过程中都有智慧眼光,父母从浩如烟海的书海中为孩子挑选的均为优秀的经典著作,这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流传千年的名篇。文化之根扎得越深,成就之果才能结的越大。
孔子提出:“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教育和管理理念,从根本意义上说,教育和管理是树立榜样。
年幼的孩子是年轻父母继续成长的巨大动力,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让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的父母,成为自己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父母们做自己的生涯规划,努力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做事,清白做人,勇敢地接受挑战,会持续地进步。所以,养育孩子也是父母提高自己的良好机会。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