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孩有没有必要上幼儿园#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原因是一位家长在微博上发出了自己的困惑:“幼儿园已经开始教小学的东西了,现在教这些东西是不是太早了,这些东西感觉在家里教也可以……”
而幼儿园老师却认为这个问题充满了对幼师和幼儿教育的偏见。“孩子在幼儿园学的和知识无关,认为幼儿园无用真是大错特错。”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皮察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在哪所大学、研究院、实验室里得到的,而是在幼儿园中学会的。
那么幼儿园对孩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带给孩子最重要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将走进德国这个“诺奖大国”,看看德国的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干了些什么。或许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找到上面问题的答案。
01 德国幼儿园学什么?
对于一个德国孩子而言,他们要在幼儿园里度过将近4000个小时。在这期间,德国孩子都学到了些什么呢?
3年中,孩子们参观了警察局,学习了如何报警,如何处理遇到坏人的情形,了解警察是用来做什么的。
孩子们参观了邮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里到达邮局,又被投递出去的;参观了市政府,认识市长,看看这个为他们服务的市长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去自由市场,拿着钱,学习怎样买东西,区别自由市场跟商店的不同。
他们去花圃,参观花圃的种植,学习分辨花草植物。
他们去看马戏、儿童歌剧和魔术。
他们参观图书馆,学会了如何借书、还书。
他们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
他们每周都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选择货物。
樱桃收获的时节,孩子们跟老师去采摘樱桃。
南瓜收获的时节,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做南瓜汤。
圣诞节,这是最激动的日子,他们焦急地等待圣诞老人的来临以及那份神秘的礼物。
圣马丁节,要跟老师一起糊纸灯、游街来纪念这位骑士圣人……
3年过去了,孩子学会了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时间,自己约会,自己制订计划,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整理东西,自己找警察。一个6岁的孩子,生活能力都很强。
02 故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
所谓“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是个伪命题。提早读的都是没用的,最多给家长们乐乐,炫耀一下,显得自己孩子比人家会外语了、会背古诗了。
徳裔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占了总数的一半。德国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家长和幼儿园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一个德国的妈妈曾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她7岁的儿子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一个星期后这位妈妈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她,似乎她是外星人一样。
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长此以往,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联邦德国的宪法《基本法》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德国的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如果说在上学前非要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一是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二是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三是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其实不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欧洲其他国家的情况也是一样,他们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03 德国幼儿教育强调什么?
德国幼儿教育强调什么?
1. 事实与环境教育
这是一种唤起幼儿环境保护的初步意识的教育,通过观察周围环境,访问不同的机构,增强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直观体验自然过程。通过各种方式让幼儿接触自然,是促进儿童成为环境保护主人的前提条件。比如让幼儿认识能量与水的意义,避免制造多余垃圾,或让孩子们直接参与分拣垃圾等。
2. 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
通过设计有意义的情境,给孩子以体会,形成集体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技能。如穿衣,熟悉使用各种玩具,认识每年的重要事件,掌握家务劳动技能(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熟悉交通规则,学习一些仪器使用(收录机、煎烤箱),对紧急情况作出反应。给孩子机会,进行模拟练习。对于一个德国孩子而言,他们要在幼儿园里度过将近4000个小时,经过漫长的探索和改进,德国提出千万不要把幼儿园变成学校的理念。
如何运用这4000个小时,是幼儿园面临的一个问题,孩子们要快乐地成长,要学会游戏,要学会和小伙伴相处,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他们把教育融合在玩耍中。在德国很少有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因为在幼儿园里,轻松自在又有很多小朋友,为什么不去呢。
写在最后
虽然德国培养出了许多科学和艺术的人才,但在幼儿园阶段,德国人其实并没有强调知识的学习,反而刻意避开了对孩子智力的开发。
能简单的算术、会读拼音、可以说几句英语……这些就是很多中国家长对幼儿园孩子的全部期许。但这些技能其实不是幼儿园孩子最需要的,幼儿园老师最重要的工作也不是传授知识。
3-6岁的孩子最应该学习的是如何与周围的环境和人建立联系。在这个阶段,幼儿园是他们尝试、学习的最好场所。这个过程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和社交能力,比起知识,这些品质可能才会陪伴他们一生。
本文来自微信号:漫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