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包,一样普通而又好玩的材料,在孩子们的眼中,一物多玩早已经深入人心。关于沙包,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是怎么玩的。
1
奇思妙想“玩”沙包
早锻炼时间,小朋友们玩起了沙包,有的把沙包顶在头上走,有的把沙包装在小车里送货,又有的把沙包当成火球,你抛给我、我抛给他,还有的把沙包当成武器去“打怪兽”呢……老师们分散在场地各处,观察着小朋友们自主游戏。
顶着沙包走
推小车送“货物”
抛“火球”
打“怪兽”
出其不意“丢”沙包
ABC三个小朋友在玩“打怪兽”的游戏,站在离大树5米远的地方,指着大树说:“这是怪兽,我们要打败它”。说着,3个孩子拿起沙包,用力地向大树砸去。A一下子砸中了“怪兽”,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大呼着:“哇塞,我打到怪兽啦!我打到怪兽啦!”就在这时候,B惊呼:“哎呀,我的沙包出界了!”B和C也跟着大喊起来,一下子引来了许多小朋友们围观。
3
齐心协力“救”沙包
小朋友们一看到沙包“出界”了,有的说:“这可怎么办呀?”有的说:“我们想办法把沙包救出来吧!”还有的小朋友们已经动手“救沙包”了。小朋友们想出了许多办法:有的从围墙缝隙中用手“抓沙包”,有的用绳子“套沙包”,有的用软棒“撩沙包”……可是这些办法都没能将沙包“救”出来。就在大家烦恼的时候,D说:“我们用PVC管来撩沙包吧。”在一旁的F和G商量着哪里有PVC管子呀。“有了,教室里有!”说着,一溜烟跑回教师拿管子去了。
用手“抓沙包”
用PVC管子“撩沙包”
用绳子“套沙包”
用软棒 “撩沙包”
PVC管有点短,小朋友们没办法够到沙包。老师看着被问题难倒的孩子们,说道。“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这时A说:“我们把两个PVC管接起来吧。”D和F赶紧从教室找来了宽胶带和剪刀,想要把两个PVC管接起来。三个孩子合作着,D和F分别拿着两个PVC管的中间,将PVC管的接口尽量靠到一起,A赶紧用宽胶带小心翼翼地把两个PVC管接起来。这下,能够到沙包啦!可是,PVC管长了,B一个人难以控制好力度,C赶紧站到B后面,帮托着PVC管子微调PVC管的方向,终于沙包越来越近啦!沙包终于得救啦!小朋友们高兴地欢呼起来。
把PVC管接起来
扔沙包的这种低结构的、自发的游戏形式深得幼儿欢迎,情境二中,ABC三个小朋友将扔沙包变成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打怪兽”,使扔沙包这一活动具有游戏性。当B的沙包“出界”——掉到围墙外去的时候,A和C也跟着B一起喊起来,结果吸引了其他幼儿纷纷前来关注这件事。这也充分说明幼儿不仅喜欢在幼儿园的群体活动,而且对周围的事物、环境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情境三中围观的幼儿们都积极动手、动脑,帮助B来解决问题,说明孩子们遇到问题时能团结一致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然而,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办法都没有效果。最后,D的提议被赞同采纳——借助工具完成自己不能完成的任务。在齐心协力“救”沙包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不仅动手动脑,尝试解决困难,还在D的提议中,学会了借用工具、创造性得发挥工具的用途,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情境四中,参与救沙包的幼儿都秉着同一个目标,全身心投入营救之中,所以在这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争抢,为相同的目标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哪怕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份力:有的抬PVC管、有的把握方向、有点喊加油……潜移默化中,幼儿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真正的高水准互相帮助、高质量的团结合作。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以及社会性等最符合并能反映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特点。《指南》中明确提出:“要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幼儿园的晨间锻炼安排各班自主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自由自在地游戏,正因如此,幼儿才有机会和能力变化出各种关于沙包的游戏方法,才能在遇到困难情境时,自发地形成合力共同“解救”沙包。
正是这些珍贵的互动,让幼儿学会了观察、思索、感知、探究、互助合作、与人交往,勇敢、坚持的品格,民主、谦让的意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认知能力、情绪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全方位发展和提升。
本文图片、文字均由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