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被蛇咬伤事件多发生在每年的4—10月份。被蛇咬伤后,幼儿身体出现各种症状的快慢及轻重与蛇的种类、蛇毒的剂量与性质密切相关,同时也与被咬伤的部位、伤口的深浅及幼儿的抵抗力有一定的关系。
临床上被蛇咬伤的症状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神经毒型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大多由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所引起。其临床特点是蛇毒吸收快、局部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慢,易被忽视,但一旦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则病情危重。
(1)伤口局部麻木或仅有轻微痒感。伤口红肿不明显,出血不多,无疼痛感。
(2)在被咬伤后1〜3小时,开始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出现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嗜睡、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张口及吞咽困难、牙关紧闭等反应。严重者会出现四肢瘫痪、惊厥,进行性呼吸困难,昏迷、休克等反应。
(3)海蛇咬伤者则可引起横纹肌瘫痪和肌红蛋白尿,其后肌力恢复较慢。
(4)病程较短,若能度过1〜2天的危险期,病情就能很快好转,而且治愈后不留任何后遗症。
2.血液毒型主要表现为血液及循环系统的中毒症状,常为蝰蛇、竹叶青、尖吻蝮及烙铁头等毒蛇咬伤所致。特点是局部症状重、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病急。
具体表现为:伤口局部迅速肿胀,并不断向四周发展,剧痛,流血不止;伤口周围的皮肤常伴有水疱或血疱,皮下淤斑, 组织坏死。严重时全身广泛性出血,如结膜下淤血、呕血、咳血及尿血等。个别病人还会出现胸腔、腹腔出血及颅内出血,最后导致出血性休克。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及腹泻,关节疼痛及高烧等症状。由于症状出现较早,一般救治较为及时,故死亡率低于神经毒致伤的病人。但由于发病急、病程较持久,所以危险期也较长,治疗过晚则后果严重。治愈后常留有后遗症。
3. 混合毒型兼有神经毒型和血液毒型的症状,主要由眼镜蛇、眼镜王蛇、蜂蛇等咬伤引起。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病急、局部与全身症状均明显。
a. 局部剧痛。出现红肿、淤斑、水疱、血疱,并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皮下淤斑甚至组织坏死,局部淋巴结肿痛。
b. 出现头晕、视物模糊、复视、眼睑下垂,全身肌肉疼痛、肌肉无力、牙关紧闭、语言障碍、吞咽困难、颈项强直、心动过速、心律紊乱、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尿、尿少或尿闭,严重者有惊厥、昏迷、休克、呼吸麻痹、心搏骤停等症状。
转载自:《幼儿教师必知的88条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