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11月25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几家大书店,发现前来给孩子购书的家长们络绎不绝。然而,在儿童图书市场繁荣的背后,也不乏一些令人遗憾之处。
儿童读物太奢华
“现在的儿童图书太贵了!”正在大十字某书店打算给孩子买一套《中外童话名著精选》的市民刘女士如是对记者说。刘女士告诉记者,孩子要过生日了,她今年不想再买衣服或者别的什么礼物,只想给孩子挑一套好的读物,但一进书店,不论哪种包装的中外童话名著精选套装都在百元以上。刘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每年光给孩子买书就要花去不少钱,孩子的书比大人们的书还贵!”
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少儿图书都为彩页印刷,以彩图为主文字较少,几十页的一本童话故事书价格都在20元左右。还有一些儿童图书包装高档、价格昂贵,呈现一种贵族化趋势。过去几角钱一本的小人书,在市场上已经绝迹了。
少儿图书的阅读对象主要为儿童,图书对他们来说更重要地是为了汲取知识而不是为了收藏,再精装的书经过孩子的手都会面目全非。外表过于精美的书,不但有可能会养成孩子注重奢华的不良习惯,而且也是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昂贵的儿童图书,对不少工薪阶层的家长来说也是一种不小的负担。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对这些价格不菲的图书许多孩子只能是望“书”兴叹。
洋图书占据半壁江山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外来图书深受儿童欢迎,而我国一些传统故事书却很难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孩子们喜欢看惊险、魔幻、科幻题材的图书,这些题材正是本土作家创作的弱项,而外来的《鸡皮疙瘩》系列、《冒险小虎队》以及《哈利・波特》竟成为儿童图书市场的主力军。
坐在惊险类图书旁看《哈利・波特》的小贝正在上小学四年级,他告诉记者:“我们班现在好多同学都看这些书,魔幻的特别过瘾,我们经常比谁看得多……”当记者问其喜欢不喜欢看葫芦娃的故事时,小贝笑着说:“阿姨,你太搞笑了,你说的书是我很小时候看过的,你也太土了,现在早没人看了。”
除了欧洲魔幻类图书,日本的漫画也流行在孩子们中间。在商业巷一家书店,记者遇到了一群前来买书的孩子。据店主介绍,最近日本漫画《火影忍者》、《犬夜叉》卖得好。当记者问及中国漫画时,店主遗憾地表示几乎没有多少书,也没有多少孩子来买。
虽然版本众多,但内容却大多雷同
目前,图书市场上最常见的还是童话百科书或幼儿认字类的图书,而有关儿童道德教育方面的,特别是富于时代特征的书却屈指可数。
在走访市内几家大书城时记者看到,儿童图书大都是《幼儿看图识字》、《少儿百科知识》、《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集》、《伊索寓言》等,虽然版本众多,但内容基本雷同,而且缺乏创新。
就儿童图书包装豪华等问题,许多受访家长都希望儿童图书能够更多地注重内容而不是包装,真正让儿童图书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作者:朱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