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哈利・波特》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在全国统一首发。一大早,天津图书大厦的门口就被无数“哈迷”围了个水泄不通。记者在图书大厦看到,很多邪哈迷”也赶来争购,一个男孩拉着爸爸的手大喊:“我就要看《哈利・波特》,孙悟空都看了几百遍啦!”
不过,像《哈利・波特》这样深受孩子喜爱的作品可谓少之又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的少儿读物市场“既滥又缺”,图书数量庞大却芜杂俱陈,真正有益于孩子身心成长并受到孩子追捧的优秀作品实在太少了。日前,在本市召开的“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提升文化素质品位”课题现场研讨会上,市教科院专家邢真指出,眼下如何让孩子“有书读”“读好书”,成为摆在家长、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面前的重要问题。
别总以大人口气教育我们
“有些少儿读物太弱智了,看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局。”初一男生陈军这样和记者说。
调查中,不少中小学生对一些少儿读物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有些少儿读物过于幼稚”“其实我们并不像那些书里写的那样年幼无知”“别总以大人的口气来教育我们”“你们写的书不贴近我们的生活”等方面。
陈军告诉记者,他喜欢读百科知识类的书籍,但现在书店里的百科全书都是大同小异。而对于少儿题材的小说以及童话,他觉得更没看头:“太没创意了,看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局。我喜欢像《鸡皮疙瘩》这样的书,内容新颖,每本都不一样。”
女生林颜颜说:“我挺喜欢看书的,可有些书尽讲大道理,我和同学们都不太喜欢看。我们平时上课很紧张,好容易想看一点课外书放松一下,可读了这些满是说教的书,觉得更累更烦。”
五大“怪现状”导致找书难
记者调查
好书伴我成长、书香校园、图书漂流、亲子共读……如今在本市中小学的校园里,形式各样的“精彩阅读”系列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整个国民阅读率逐年下降的大环境下,本市中小学生“人人读书”蔚然成风。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少儿读物的出版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现有少儿读物编辑室、出版社130多家,其中专业少儿读物出版社30家,每年新出少儿图书1万余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少儿读物出版大国。
孩子想看书,出版社又可劲儿地为孩子出书,怎么看都应是购销两旺的大好局面。然而,不少家长却有着这样的困惑:“眼看着书店里的少儿读物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可怎么给孩子挑一本好书却这么难呢?”
风格娱乐化 格调不高刺激过度
问:举例说明什么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答:婆媳是同性相斥,夫妻是异性相吸。
问:什么人没当爸爸先当公公?
答:太监。
问:形容女人好看,说什么她最高兴?
答:谎话。
这些令成年人都瞠目的所谓“机智问答”,竟然出自一套声称“启发少儿智力”的《××脑筋急转弯》系列丛书,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不仅对儿童智力开发和思维方式没有多大帮助,反而非常低级庸俗。不少家长焦虑地说,这些格调极其低下的话,却成了孩子们的流行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这样的“脑筋急转弯”之外,如今还有不少“神秘系列”“惊奇系列”“恐怖系列”的少儿图书,在中小学生中特别流行。书名往往用“幽灵”“惊魂”“骷髅”“冒险”等触目惊心的字眼吸引眼球,且内容大都与凶杀、暴力甚至色情有关,着力突出诡异情节,刻意渲染恐怖气氛,再加上夸张的插图,极力刺激儿童的感官。
内容同质化 新瓶大都装旧酒
日前,家住河北区中山路的孙先生给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买书时不禁感慨:“没想到给孩子找书这么头疼!”原来他以为专挑经典童书准错不了,可到书店才发现,儿童科普经典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已经出现了不同出版社推出的各种版本。其中按年龄阶段划分的,就有幼儿版、小学生版、初中生版、低幼版等;按内容划分的则有自然篇、动物篇、气象篇等;此外甚至还有按照颜色分类的。面对如此繁多的名目,很多家长和孙先生一样不知如何选择。
记者在本市各大书店见到,世界经典童话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以及儿童历史普及读物《上下五千年》等,均有各个出版社出版的全集、选集、插图本,作家评点本也是数不胜数。
孙先生还告诉记者,很多书都是东拼西凑,内容高度重复。“有的出版社把《安徒生童话》《西游记》《水浒》等书的情节拼一拼,或者从古典诗词里找几十首诗词凑一凑,这样一本书就算成了。”
价格贵族化 既贵且重“读不动”
一套《安徒生童话》精装本定价达108元,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定价120元,一套12册精装的《21世纪新编365夜故事》定价980元……
记者走进任何一家书店的少儿读物专区,众多“贵族类读物”赫然在列。相比少儿读物豪华版、精装本的泛滥,普及本、平装本却少之又少。一位图书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除去纸张及物价上涨的原因外,包装华丽、纸质“高档”是造成少儿图书定价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因素。而很多家长表示,花上百元钱买给孩子的书其实看不了多长时间。
小学语文教师刘英霞告诉记者,现在的少儿读物又“贵”又“重”,孩子都“读不动”了。“比如,一本价值百余元的精装《世界童话名著宝库》竟有两公斤重。”
追捧西洋化 孙悟空不敌魔法师
据了解,《哈利・波特》系列图书曾连续27个月名列全国少儿读物发行排行榜之首,其中,前六册简体中文版的发行量达到900多万册,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首印数超过百万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哈利・波特》为代表的外版图书,无论是品种、数量、销售量还是受读者欢迎程度,都轻而易举地击败了本土读物,在中国少儿读物市场呈现垄断地位。很多孩子都是“喜读魔法师,不看孙悟空”。
文风成人化 文字艰涩孩子不懂
专为儿童撰写的书籍,却涉及许多艰深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史知识,孩子难以读懂。记者在书店看到,某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中国少儿百科全书》通篇文字比较艰涩,对儿童而言阅读有较大困难。诸如讲到人类社会部分,常常出现如“公有制”“金本位”等高中生的政治课本中才有的名词,过于学术化,连成年人都无心阅读。
某些读物忽略 孩子心灵需求
专家分析
市教科院专家邢真表示,少儿读物出版必须服务于孩子,从根本上提升少儿读物的质量,关系着民族未来一代的国民素质。“目前在少儿读物创作领域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作者和出版商为了追求销量,较多
考虑休闲娱乐的需要,而忽略了对孩子心灵需求的关照。”
经济回报低 创作队伍萎缩
“现在,已经没有像冰心那样的大作家愿意从事少儿读物的创作了。”邢真分析,和流行歌曲、小说、影视剧本相比,儿童文学的经济回报低得可怜,发表一首儿童诗歌的稿酬通常只有百元左右。这使得一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纷纷转型,进入成人文学领域,有的干脆为影视服务。缺乏优秀的创作者,自然难以诞生脍炙人口的儿童作品。而几十年前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大多已无法适应现在青少年生活和心理的新变化,但这种空缺并未得到及时填补,导致出版的少儿读物内容重复、乏味。
竞争压力大 出版商跟风炒作
由于儿童图书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出版社为了经济利益,追逐市场热点,跟风炒作,什么赚钱做什么。重新创作优秀作品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因此出版商更愿意直接将传统经典改换包装重新上市,这样成本低、风险孝收益大,但也使得整个少儿读物市场缺乏康发展的动力。
“一个民族缺乏优秀儿童图书滋养未来一代的精神世界,是一件危险的事情。”邢真建议,一是希望更多的优秀作者和作家投入到儿童文学创作中来,同时鼓励作家创作出贴近儿童生活、契合儿童心理、文学性和思想价值俱佳的优秀作品;二是减少儿童文学的商业性;三是成立公益性的推广阅读组织,组织专家、学者为孩子们选择好书,推荐好书,推动孩子的快乐阅读、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