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端午"之争能否寻回远去的传统节日文化?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提起端午节,人们最常想到的就是赛龙舟、吃粽子等怀念屈原的活动。因此,有人认为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但也有人对此持有争议,认为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由来与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吴越民族图腾祭等有联系。对于端午节的起源,众多民俗专家、学者也莫衷一是。那么,这种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争论又能否唤起人们纪念传统节日的热情呢?

"端午"之争能否寻回远去的传统节日文化?-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6 月 15 日 ,四川省广安市华蓥蓝艺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展示自己包的粽子。当日,这所学校的 500 多名留守儿童和外来民工子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包粽子活动,喜迎端午节。

  6 月 16 日 ,中外选手在苏州太湖龙舟赛上角逐。端午节即将来临,一场龙舟赛于当日在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举行, 30 多支中外龙舟队参与角逐。

端午节起源在学术界引起争鸣

     继2005年韩国江陵的“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以来,去年苏州市对端午节的“伍子胥起源说”也进行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申报,并举行了祭祀伍子胥的大型活动,这对最为普遍的端午节起源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说法形成了挑战。今年以来,端午节的起源说更是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争鸣。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研究认为,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端午节”的概念。他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历来就有数字重叠的概念,如正月正(阴历一月初一)春节, 二月二日 龙头节, 三月三日 相传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此外还有 七月七日 七夕节、 九月九日 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都有其自身内涵,它们都和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文明紧密相连。袁学骏据此认为, 五月五日 被当作节日来过和上述这些节日形成的时间早晚相当,早在七八千年前肇启中华文明的伏羲女娲之后就已形成。

     山东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张勃则认为,端午节的形成源于古代的“避恶日”。端午日在时间上与夏至日临近,这一时期,阳气最盛,各种蚊虫大量出现,而且时逢“重五”,五是阳数,重五也有“极阳”之意。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和谐,对于这种阳气极盛的日子一般认为不吉利,恶疠病疫多泛滥,于是形成“躲午(五)”习俗,后来以讹传讹,遂成端午。

     中国民俗专家、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常建华考证解释,最晚在战国时期,中国北方人已经把 五月五日 端午节视为“恶月恶日”,因为按照《易经》等典籍记载,阴恶从五而生, 五月五日 恰恰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

     袁学骏推测,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本身可能有种时间选择的意思,意在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忠心。他认为,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事情都发生在 五月五日 并非巧合,而是时人因知 五月五日 的含义而有意为之的。

     袁学骏认为,现在流传下来的端午节时吃粽子、赛龙舟,是两千多年前屈原跳江之后,后人在打捞屈原遗体时逐渐演变的纪念方式。人们在江中撒米是为了让鱼吃饱后避免吃屈原遗体,打捞屈原要用船,船多了自然形成竞争,于是比赛逐渐展开,至于龙舟,则更晚一些。

   6 月 14 日 ,一名市民在安徽省淮北市一家商店内选购香包。端午节临近,具有民俗特色的端午节产品在安徽淮北热销。在当地,人们过端午节有“插艾”和挂香包的习俗。

   6 月 19 日 ,在贵州省遵义市沙河小区,一名市民往自家门上挂艾草等。当日,作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贵州遵义的不少市民从市场上买回艾草等,悬挂在自家门口。

古代端午 恶日 说被多数学者认同

     袁学骏等一些民俗专家普遍认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五月五日 是恶月恶日。根据典籍记载,阴恶从五而生, 五月五日 恰恰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这种日子恶疠病疫多泛滥。

     至于恶月恶日的说法,史料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 五月五日 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五日盖房,令人头秃”、“五月到官,至晚不迁”等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因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由于五月初五生,从小便被寄养在宫外。南北朝时代的《荆楚岁时记》也说:“五月俗称恶月,多禁。”由此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一种普遍现象。

     基于这些原因,端午节这天人们要插艾叶、挂菖蒲、喝雄黄酒、配香囊等,以驱邪辟邪、保身体安康。

     据河北省中医院中医专家傅如华介绍,艾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香味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 艾绒 ,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而菖蒲则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提神通窍、骨消滞、杀虫灭菌的功效。

     由此可见,古人插艾叶和菖蒲具有一定的防病作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等都是为了杀菌防病、驱邪辟邪的。

端午节之争能否唤起人们纪念传统节日的热情?

     2005年韩国江陵将 端午祭 成功申请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此举引起了我国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由此又能否唤起人们纪念传统节日的热情呢?

     谈及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一事,有专家表示,韩国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带来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这不是一件坏事。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他们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 , 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 , 并得到了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

     端午节来临之前,记者收到这样一条祝福短信:“杏儿黄、麦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龙船比赛喜洋洋,粽叶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两天来,记者收到不同朋友发来的这条短信竟有近20条之多。

     6月份以来,湛江、南宁、澳门、台北、香港、广州等全国各地纪念“端午节”的带有“国际”字样的龙舟活动和比赛层出不穷。对此,民俗专家表示,无论端午节起源于何时,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表明了人们崇尚爱国、忠贞和孝道的民族传统。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各地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来看,不光是学者在关注对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广大百姓也在关注。他希望有关方面能吸取韩国江陵将 端午祭 成功申请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事的经验教训,唤起国人对传统节日的热情。  

var cpro_id = “u2085020”;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端午"之争能否寻回远去的传统节日文化?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