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教育券让百万学子受益
浙江省出台多种均衡发展措施意在打造“教育强省”
浙江在线10月10日讯 丈夫患了尿毒症,妻子花光了所有积蓄都无法挽留丈夫的生命; 孩子 的爷爷奶奶要赡养,缺钱;紧接着, 孩子 要入学,费用无着。怎么办?
正当德清县雷甸乡妇女沈再琴愁眉不展时,德清县教育局 幼教 中心工作人员,给她的 孩子 吴荧(化名)送来了“及时雨“――教育券。至今,这张摸上去薄薄的小纸券,已让这个困难家庭享用了三年。
从2005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教育券以来,一张小小的教育券,据保守估计,已让100多万人次的贫困学子受益。
教育实现由“九年义务教育”向“普及十五年教育”转变、由“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大众化”两大跨越;义务阶段取消一切服务性收费和代办收费,513万全省城乡义务阶段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成为全国省、区中的第一个;我省针对农村中小学的食宿改造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等“四项工程”可圈可点;对口支援缩小差距,支援地区选派1402名骨干教师、421名骨干校长赴受援地区讲学和指导,帮助受援地区培训教师6279人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省特级教师讲师团送教下乡……过去五年,我省教育事业成绩斐然。
我省教育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要在2010年基本建成“教育强省”,关键在于教育是否能均衡发展。这一个重点,我省正在努力。
幼儿教育券让穷 孩子 进了 幼儿园
德清县教育局 幼教 中心工作人员孙建平说,“现在全县已没有民办 幼儿园 ,乡镇中心 幼儿园 只要156元/学期的保育费,农村里的 幼儿园 ,也只要110多元的保育费,伙食费最多每天3元,大多配备空调、钢琴、电视机、地板、规范的盥洗室、活动场所,还有正规的教师。”
尽管费用不高,但仍有一些 孩子 ,尤其是农村的 孩子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支付 幼儿园 的费用。
德清县雷甸乡镇中心 幼儿园 大班的吴荧(化名)小朋友,今年已经是第三年收到教育券了,3年前,吴荧的父亲患了尿毒症,母亲沈再琴花光了所有积蓄,却无法挽留丈夫的生命,而随之面临的,是女儿吴荧的入 幼儿园 问题、儿子念小学的费用问题,以及 孩子 爷爷奶奶的赡养问题。
沈再琴只是一名普通工人,月收入不过千元,她曾经想放弃送女儿进 幼儿园 ,先保证儿子念小学。
鉴于这一家人的经济困难情况,当地政府将沈再琴一家列为低保户,并且,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还给她的女儿吴荧送去了教育券。
工作人员告诉她,这是县里针对困难家庭、低保家庭幼儿发放的教育券,只要拿着这个、带着女儿到乡镇中心 幼儿园 报到,整个学期的保育费全免。
雷甸乡镇中心 幼儿园 的钟 园长 说,目前,吴荧凭着教育券,已在 幼儿园 度过了她三年快乐的时光。像吴荧这样来自低保户家庭的 孩子 ,全园有5名,“他们都很不幸,有些是父母有一方出走了,有些是父母因病返贫了。依据相关政策,即便 幼儿园 入园名额紧张,我们也要让有‘教育券’的 孩子 优先入园。”
目前,德清县农村低保户、城镇特困户家庭幼儿,通过“幼儿教育券”、专款资助等形式,100%免费进入了公办园,100%解决了民工子女入园问题。全县学前三年入园率由2002年的93.86%提高到了98.62%。
推广教育券全国领先
2001年7月长兴在全国率先推出教育券。2005年,我省推广助贫教育券制度,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受资助人数比例达9%左右。
教育券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发放,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发给经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家庭),学生凭教育券充抵上学应缴费用。学校按收到的教育券总额和资助学生的名单,经教育局审核汇总后与县级财政部门结算,取得拨款。
记者看到一份教育券,分为结算联、学校存根联、学生备查联,上面有编号、县市、学校、班级、学生姓名、资助类别、资助项目、具体金额、使用时限等;教育券背面印有相关规定,发放对象、免收事项、学生凭券抵交学校的相关费用等信息,一清二楚。
领到教育券的学生中,有低保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以及残疾学生;有低收入家庭子女;有少数民族学生;有因受灾、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地处山区、海岛等地区的受资助学生,免收杂费、课本作业本费、住宿费。
全省(不含宁波)2005年资助的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学生有53万人,资助2.94亿元。2006年资助49万人,资助2.2亿元,今年上半年全省资助73.7万人,资助1.24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以政府教育券形式资助的。
打造教育强省关键在均衡
我省教育已进入了新阶段,“量”的任务业已完成,接下去要攻坚的将是“质”的目标。
依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是:要求“15年教育的普及程度全面巩固”,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前列,达到或接近届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教育强县的人口覆盖率达85%,基本建成“教育强省”。
教育改革发展的远景目标是,到2020年,各级各类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或接近届时较发达国家水平,建成“教育强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2010年基本建成“教育强省”,关键在于全省教育是否能均衡发展。为此,教育部门将继续推行“教育券”制度,关注弱势群体,开展扶困助学。实施对口扶贫,通过“名”“民”结合、强弱结合、新老结合等集团化办学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之间的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者:劳国强;杨影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