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逢千禧龙年 2000年北京新生近16万婴儿 这些宝宝已到上学年龄 连续两年遭遇入学难―――
前几年北京市小学新生入学的数字逐年萎缩,最少时不足4万;可去年仅城八区的小学新生入学数字就接近10万,这种过山车式的入学人数变化险些使得正在进行的小学裁减与合并工作停下来。
说这段话的是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一位工作人员,他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从去年开始,千禧宝宝的入学已经对北京1500多家小学形成了一种考验。
因逢千禧龙年,2000年北京新生近16万婴儿,全国在2000万左右。这些宝宝已到入学年龄,连续两年给小学带来考验。
面对入学压力,记者采访的60多名家长中超过半数表示后悔生了千禧宝宝。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6月10日至6月17日
调查地点:北京
调查对象:部分小学、22家 幼儿园
调查方式:个案访谈、电话采访、资料收集
受访人士:招生老师、 幼儿园 负责人、学生家长
家长的困惑
为赶龙年
妻子做了剖腹产
付波是一位在中关村工作的软件工程师,拥有过万的月薪和宽敞的别墅,公司还专门为他配备了一辆别克轿车。但是当记者6月11日遇到他时,他却正和一群年纪和他差不多的家长们一起挤在海淀区五一小学的门口,等待着领取新生入学的申请表格。
2000年付波和爱人本来没想要 孩子 ,结果父母却坚持说2000年是龙年,生的 孩子 命特别的好,“责令”小夫妻把 孩子 生下来。
付波爱人的预产期在2001年的1月底到2月初,双方老人轮番做两人的工作,要求剖腹产把 孩子 生在龙年。最后付波的爱人在2000年12月20日剖腹产生下来一个女儿,取名叫付芊芊。
宝宝排队
从出生排到上学
“ 孩子 生下来麻烦就没断过!先是我爱人肚子上的线还没拆,医院就动员出院,好给别的千禧宝宝腾地方。在派出所上户口时我听说,光我们小区里就有30多个千禧宝宝。”付波说。
“原本我们小区对面有一家 幼儿园 ,里面根本没几个 孩子 ,但是当2004年我们家 孩子 要上 幼儿园 时,那家 幼儿园 突然就像变魔术一样多出了近百个 孩子 。”付波指着面前的五一小学和长长的人龙继续说,“喏!这不,好歹 幼儿园 结束了,该上小学了,结果还得排队、还得挤。”
画外音
根据统计,2000年全国新生婴儿在2000万左右。从2006年开始,这些达到入学年龄的千禧宝宝给全国各地的小学带来冲击。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仅北京地区在籍的千禧宝宝就有接近16万之多。
学校的无奈
撤校计划
几乎被宝宝打乱
2005年1月4日,北京市教委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2004年北京小升初的人数减至10万人,2005年将减至9万人左右。今后的几年内,本市小学毕业生人数将稳定在9万人左右。北京市小学数量将由2002年的近2000所减少到1500所,而且北京每年都将通过布局调整掉100所左右的薄弱校。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作出上述预测和部署刚一年的时间,成千上万名突然出现在北京市各小学门口的千禧宝宝就几乎把这个部署彻底打乱。
生源突增
两次打扩班报告
提起2006年千禧宝宝进小学,北京校尉胡同小学负责招生的穆老师给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况:“2006年初,我们和往年一样向市教委报送了计划开班的数量,考虑到连年生源减少,当时只是报送了一个班的计划。”
“但是从2006年3月份开始,源源不断的报名者使我们发现原计划根本不可能满足新生入学需求。我们只好紧急向教委打报告增加开班计划,但到了2006年4月份的时候,还是有大量的千禧宝宝来校要求入学,没办法我们只好再次向教委打报告申请扩班。”穆老师说。
画外音
在谈到今年的千禧宝宝入学是否还会冲击到该校的招生计划时,穆老师回答说:今年千禧宝宝的冲击还会有,但是不会像去年那么大。
因为去年招生的年龄是截止到2000年8月31日前出生的 孩子 ,按照这个硬性规定,已经有近四分之三的千禧宝宝在2006年9月1日进入了小学。尽管如此北京市教委在给该校批复开班计划时还是批准了三个班。
背后的矛盾
择校严重
“千禧”变 “迁徙”
李全富是北京市顺义区的一个个体饭店老板,他的“千禧龙子”李爽今年正好7岁。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他的 孩子 应该在顺义区中心小学上学。
李全富说:“我已经在海淀又单独租了一套房子,准备让 孩子 他妈带着 孩子 在这边住。毕竟五一小学是市级重点小学嘛!”在记者采访过的60多位家长里,和李全富一样在异地租房只为让 孩子 上个好学校的并不在少数。
普通小学
入学难中遭冷遇
位于西城区的兵马司小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学,随着中心城区居住人口的减少,该校2005年时被北京市教委统一部署为合并进其他小学的学校。
兵马司小学负责招生的任老师介绍说:2006年年初,我们学校也发现了千禧宝宝已经到了入学年龄,这可能会成为拯救我们学校的一个机会。但后来我们发现,千禧宝宝的家长们只在意那些市级名校或区级名校,根本不会关注我们这些普通的小学。
和兵马司小学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北京市棕树斜街小学。
画外音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一些重点小学门口,报名的家长排着大队等候着领取新生入学申请表,有的家长甚至宁可花钱,也不选择一些招生困难的普通小学。
新闻 外延・家长
多半受访者后悔生“龙子”
在6月10日到6月17日为期一周的采访中,记者先后采访了60多名家长,其中半数以上的家长都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真后悔生什么千禧宝宝,早知道这么多 孩子 竞争,凑这热闹干什么啊?”
6月17日下午,一名带着 孩子 报名的年轻母亲出现在翠微小学的报名处门口。在仔细打听了报名条件和招生情况后,这名曹姓母亲干脆放弃了给 孩子 报名。
据曹女士介绍,她家完全属于翠微小学的学区,但是看到已经有几千名千禧宝宝捷足先登报上了名,去竞争几百个入学名额,她顿时感到无望,所以干脆今年不报了。
她说,正准备找人帮忙,把 孩子 的出生日期由2000年11月5日改成2001年11月5日,从千禧龙女变成蛇女。
而据《深圳特区报》报道,当地由于入学的千禧宝宝太多,所以大量家长涌向公安局希望改户口,让 孩子 晚入学一年。
新闻 外延・ 幼儿园
幼儿园 拟歇业等“猪宝宝”
“千禧宝宝给这个社会带来的冲击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不过那时的冲击对象是 幼儿园 。”说这话的人是北京一家 幼儿园 的负责人刘翠芳。
“我的 幼儿园 只有50个 孩子 的接待能力,但是最高峰时我却要带110多个 孩子 。就这样还不断有家长托关系找朋友把 孩子 送到我的 幼儿园 里来。”
现在刘女士的 幼儿园 里只有8个 孩子 。刘女士说,她准备过几天把 幼儿园 的执照办个歇业,等猪宝宝该进 幼儿园 了,再恢复营业。
记者试图通过北京市教委社会力量办学和学前教育等部门了解本市 幼儿园 的现状,但被婉言拒绝了。
记者通过对本市22家 幼儿园 的走访了解到,目前一些 幼儿园 已经因千禧宝宝上小学、新的生源不足而出现了经营萎缩的局面。一些民办 幼儿园 干脆打算歇业,等猪宝宝到了入园年龄再恢复营业。而一些媒体上已经开始有一些 幼儿园 执照出兑的广告出现。
新闻 外延・外地
外地宝宝也遇入学难
从2006年9月开始,广州、深圳等地的媒体就已经先后报道了当地千禧宝宝入学难的情况,其中情况最突出的属于广东省广州市。据当地媒体报道,当地一所小学为了缓解突如其来的千禧宝宝带来的压力,竟然把储藏室都拿出来当了教室。
而当地媒体对此披露后,教委查处了这种做法,结果却引起了那些在储藏室里上学的千禧宝宝家长们的不满,众多家长竟要把 孩子 送到报社去上课,最后还是当地教委紧急出面才化解了这场危机。 (记者:王洪禹)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