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 朋友:
您好!
如果您有足够足够的耐心读完这封长信(无法再短了),那么,我相信你的职业生涯,一定会由于你的观念的改变而从此更上一层楼。相信我,你不会失望的。
作为一名在中国和美国有15年 幼教 经验的职业 幼儿园 园长 ,我对中国 幼教 在后产业化时代的发展模式和方向,在过去的几年中曾经一度陷入混沌和深深的迷茫。十几万所 幼儿园 ,难道只能靠各自的体系,象夫妻店一样地艰难经营来求得生存吗?一部理念如此高超的《 幼儿园 教育指导纲要》,在出台近5年之后,组织培训超过10万之众,但为什么仍然走不出不顾儿童自然天性,不注重情感和社会发展,而仅仅追求认知与一些雕虫小技的传统教育怪圈哪?我的职业 园长 朋友们,每年都在疲于奔命地聆听五花八门的讲座,参观理念花样繁多的 幼儿园 ,学习多如牛毛的各种教学法,寻找和开设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特色课,但却无从知晓自己何时才能摆脱一些家长们的胡搅蛮缠,以及为生存而争相降低收费的低水平低层次的恶性竞争?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 园长 同行们抱怨 幼儿园 的整体质量无法提升,是因为教师的理念水平太低,实操能力不强。但难道我们就看不到自己的理念和管理能力的低下是主因吗?尽管深知“路漫漫其修远亦”,但迷茫之余,我从没有停下“吾于上下而求索”的艰难脚步。在这里,非常荣幸地与你分享我的结论。
在回国的四年多的时间里,我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在中国的主流学术界,可以见到自上一个多世纪以来,几乎全部产生于西方颇有影响的 幼教 哲学、理念、课程和操作体系的介绍;在一线的 幼儿园 中,也可以见到几乎所有的这些模式,诸如蒙台索利,方案教学,开端计划,海斯科普课程,全纳教育,瑞吉欧模式以及多元智力课程,等等也在实践着。更令人赞叹不已的,是一部教育部自上而下的《 幼儿园 教育指导纲要》,将西方一百多年来几乎全部 幼教 哲学、理念、课程和教学思想精华,照单囊括其中。在表面上看,如此一来,中国的 幼教 事业的发展,应当理所当然地步入国际化的康轨道。其实不然。
哲学理念也好,课程与教育思想也罢,实质都是“秧苗”。而“土壤”却无法轻易搬过来的。其结果必然是水土不服。泱泱华夏积淀了漫漫五千年文明,虽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纪,也有童蒙养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但却从未孕育过自己民族独特的 幼教 哲学、理念和体系。种不出好“秧苗”是因为“土壤”有问题。这是个悲剧。因此直至国门大开近30年后的今天,华夏土地上十几万所 幼儿园 和其他 幼教 机构中的几千万个幼童,虽然每天都在眼花缭乱的 幼教 体系中接受着影响,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却无法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天性使他们自己想玩耍和游戏,但在这个物欲横流,“拜物教”充斥在每一个角落的功利社会里,却被迫学习那些超出自己发展水平而根本不感兴趣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其结果,小小年纪就对学习感到厌烦,失去兴趣和热情,好奇心泯灭,挑战性全无,成就感不在,自信心缺失。对于 幼儿园 的经营者来说,更为直接的市场结果是,由于经营一味追求满足家长的“需求”――对 孩子 的功利期望而进行,因此,偏离专业导向的课程设置和 幼儿园 的管理,就必然走不出低水平和低层次恶性竞争的怪圈。用我的 园长 朋友们的话概括,一个字,累!
那么,那种无法从西方搬进来的“土壤”究竟是什么?就是西方现代社会立国之本的人文精神――自由、民主和爱。这里,自由指儿童作为独立个体所拥有的权力――受教育的权力,被尊重和被呵护的权力,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权力,独立做事和解决问题的权力,表达自我和情绪情感的权力,与他人交往的权力,等等。民主体现为平等。即无论是何种关系,凡是与 孩子 打交道的人,其人格、地位均与其平等,必须相互尊重。爱彰显心理安全感――内心状态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平静如水。主要体现为生物基因规定性的母子父子之爱,职业规定性的师童之爱(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父母的“心理替代”作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以自由和民主为前提的爱,是最高水平和质量的爱,彰显最高心理安全感;没有自由和平等的爱是扭曲的,没有心理安全感――内心昏昏暗暗,焦躁不安,充满恐惧。其结果必然导致儿童人格和发展方面的扭曲――偏离正常价值轨道,造成片面与不和谐发展。如果说 幼儿园 创造的,应该是有利于儿童成长与发展的最佳生态环境,那么,民主、自由和爱,则是阳光、空气和水,心理安全感起到的是光合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具备这种土壤。五千年文明中的文化主体所孳生和推崇的是宗法观念,导致政体的专独和价值的官本位;而起源于古希腊并经过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洗礼的西方文化,其主体强调和崇尚个人的自由与价值,导致民主的政体和价值的自由权力。如此一来,问题就产生了,在一个专独的政体和官本位的文化中,我们能够培养出具有民主、自由和爱价值观念的幼儿教师吗?他们可能会爱 孩子 ,但因为缺乏平等,又不能给予 孩子 相应的自由,所以那种爱因违背人性而无法令人接受(我虽然吼你,斥责你,严厉管教你,那是因为我在意你,爱你,你懂吗?!)。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会这样,因为他们的老师和父母对待他们就是这样。我可以断定,在当今中国的十几万所 幼儿园 中,有百分之九十的 园长 朋友正在为此而头疼。我知道,你迫不及待要问的问题是: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是的,我们不但能解决,而且会解决的非常好。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行为训练(标准流程)的方式,改变教师的态度、价值和行为(你将在下面介绍的培训项目中看到细节,五个培训项目的出发点都在于此)。顺便说一句,一位西方 幼教 专家 讲到,任何 幼教 哲学、课程和操作体系的核心,是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问题。换言之,如果没有良好的师童关系,任何教育和塑造都无从谈起。当代中国 幼儿园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改变教师的态度、价值和行为。
正是因为我们的 幼儿园 仅仅以市场为主要导向――一味追求满足家长的期望(需求),而置更为重要的儿童发展的自身需求――专业导向于不顾,就又导致了另外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一日流程的教育价值断裂。假定一个 孩子 每天在 幼儿园 的平均时间为8.5个小时。其中,三餐(40分钟×3=2小时),两点(20分钟×2=40分),一午睡(2.5小时),两次室外活动(1小时×2=2小时),早晚送接(10分钟×2=20分),一共是7.5小时(85%强,以80%记)。这样,能集中活动或学习的整块时间仅有1小时而已。即便是20分钟一个活动,如果去掉过渡时间,每次也只有15分钟的净时间。这里又产生另一个悲剧,即所有那些为满足家长“需求”而设置的特色课,知识课,技能课,都集中在这短短的45分钟之内倾泻,压在 孩子 身上。如果我们将课程定义为教学计划总称的话,那么,就应当将 孩子 从早上跨进教室那一刻算起,直到傍晚离园前的最后一刻止,期间的每一分钟都应是课程实施的必要环节。而教育的价值就存在于这每一个小的环节之中。对 孩子 来讲,这些教育价值彰显为规则――在楼里和教室里不能跑,学会站队等待,习惯――说谢谢,你好,对不起,请问…,审美情趣――用餐点、午睡,自由活动时播放古典或现代高雅音乐,决策――我要怎样做老师或小朋友才喜欢我,社会交往――加入搭积木,一起玩过家家,秩序――收拾玩具后就要去厕所,然后去外面玩,回来后吃午餐,成就感――我自己可以拖鞋,签到,收拾玩具,自信心――我不用老师帮忙了,可以自己完成。高品质的 幼儿园 应注重通过一日流程中每一环节教育价值的实现,将科学的、道德的和社会的价值向儿童身上转移和固化,为 孩子 一生的发展奠基。更为重要的是,儿童是通过在平等,尊重和爱的环境中,由于对于流程环节的熟悉,而对环境事件和出现次序的把握有充分信心,会更加喜欢 幼儿园 。赢得了 孩子 ,就赢得了家长,赢得了家长,就赢得了市场。结论:专业导向比市场导向更能使 幼儿园 稳定,更有生存和发展空间,更能基业常青,建构“百年老店”。我知道,你的问题又来了,谁能够设置这么好的一日流程哪?我们有,非常详细,在《教师手册》中。而且我们是通过这些流程的使用,来改变教师的态度、价值和行为的。效果非常好,你可以在我们的实验园看到真实的结果。
讲到此,不必我提醒,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以专业为导向,家长看不到 孩子 学习的实际效果,他们会满意吗,还会把 孩子 送来吗?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的确,家长是顾客,是上帝,是 孩子 能否来园的决策者,我们得罪不起。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就只有满足家长的期望才能赢得市场这一条途径吗?事实给了我们不同的更令人欣慰的答案。调查显示,无论在哪一所城市,那些总是爆满,入园必须排长队的 幼儿园 ,除了硬件条件好的一部分以外,有近85%的园是因为理念新,教师素质高,课程设置符合儿童天性,教学生活化和游戏化程度高, 孩子 都喜欢 幼儿园 。这里有一个非常令人深思的问题,即他们的 幼教 体系理念和专业程度都非常高,但家长几乎没有胡搅蛮缠的,而且这种 幼儿园 从不再为生存发愁。如此看来,如果将这样的园定义为高档园,那么,能医治我们“头疼”和解除累积性“疲劳”的良方,就是将我们 幼儿园 的水平和层次向上提升。因此,在提升教师素质的同时,也必须解决家长问题。根据对几百家 幼儿园 的调查,以及悠久未来实验园的成功案例,我们为你设计了高效解决方案――家长学校。在家长学校中,通过帮助家长解决家庭亲子互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是家长比较愿意接受的切入点),将 幼儿园 的理念、课程设置的逻辑、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原则和方式方法,等等逐渐向家长渗透。最终,家长就会完全认同我们的 幼儿园 。当然,一定要保证 孩子 喜欢 幼儿园 这个基本前提,才能收到最佳效果。理论上, 幼儿园 教育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延伸和加强。没有家长的合作,我们无法取得儿童理想成长和发展的结果。此外,在教育 孩子 方面,家长都有接受学习新观念和方法的意愿。比如,我们告诉家长,在 幼儿园 中 孩子 所接受的影响,其效果显现越快(认知)的,不但持续时间短,而且对终生的影响也很小。而那些若干年以后才能展现效果的,象价值观,审美情趣,学习热情,自我意识,态度,道德情感,动机与兴趣等,才是日后走向社会“成龙成凤”最需要的。这些道理,在配上一些生动的 幼儿园 实例,是很容易被家长接受的。为此,我们悠久体系为家长学校设置专门的、对普遍问题有针对性的课程,以及 专家 讲座音像材料,给家长的若干“窗口小书”,家长图书室特选书刊,等等,能很好地帮助你办好家长学校,解决家长问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经营一所学校,首先是经营理念。我这里加一句,经营理念,首先是经营 园长 。在相当大程度上,一个 园长 就是一所 幼儿园 。正是因为 园长 如此关键,就一定要清楚,提升 幼儿园 的品质,我们自己应当接受什么样的挑战。首先,正如我在开头提到的,你听过多场讲座,参观过很多 幼儿园 ,学习过多种课程、教学法,见过上百种特色课,但究竟解决了多少使你头疼的问题?并不是你的理解力差,也不是你不爱学习和思考,更不是你不想改变现状。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引领你的人要有足够的理论高度,二是不仅仅能找出问题所在,更重要的是要能提供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但学术水平极高而不具实际经验的人,高度可以顶天,但下边无法落地;实践经验一箩筐但无高度的人,理论含金量太低,都不能帮你解决任何问题。世界上最好的 幼教 体系,是主流学术界顶级 幼教 理论大师们的思想体系和 专家 学者们实验成果,与 幼儿园 一线最优秀教师实践经验的结合所产生的。我本人有10年高校主流研究和授课经历,13年职业 园长 的经验,可以说具备近乎完美二者结合的背景。此外,还具备在中国和美国两个典型东西方社会代表的国家里研究和实践经验。而且,悠久研发团队里的成员皆具有基本相同的经验背景。在此,可以拍着胸膛讲,我们的 幼教 体系是科学的,标准化的,可复制的,能代表二十一世纪的经典之作。其次,尽管先进的理念对建设一个高品质的 幼儿园 至关重要,但 园长 还应当修炼管理方面的多种内功。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内功是有能力构建一个好的 幼儿园 组织文化。如每一位 园长 都希望自己的教师对 孩子 尊重、呵护和关爱,但大多数情况下自己对教师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如果 园长 不懂得关爱和尊重教师,那么怎能期望教师关爱 孩子 ?因此,一种尊重、平等、关爱、授权、零内耗、有效沟通的和谐企业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在此方面,我们的“洗脑”式的零距离流程体验和工作室式培训讲座,将会使你的观念在一周内更新。此外,关于教师绩效量化评估,老园改造和质量提升,教师贮备和培训,课程构建和教学策略与计划,有效家园沟通, 连锁 园标准化管理等等方面,我们也一并向你提供一揽子实战策略和方案。
综上所述,改造一所老园,使其全面提高品质,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 不是一个简单项目,而是一项复杂、艰苦和漫长(半年)的工程。正如你所了解的那样,任何特色课的开设,任何土体系或洋体系 幼儿园 名称或课程以及操作体系的噱头,或者任何高档的硬件措施设备,都无法解决 幼儿园 的高品质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要痛下决心,早早提出一个全面的综合改造措施,并付诸于行动,尽快进入高品质 幼儿园 行列。而达到此一目的最佳途径,就是给自己找个“娘家”,通过分享中国和世界优秀的 幼教 资源(课程的,管理的,经营的),获得永续的专业和市场方面高水平的支持,以便“背靠大树好乘凉”,将自己的“夫妻店”融入一个的能代表中国最高标准的 幼教 品牌海洋,从而一劳永逸地享受“百年老店”为你持续创造的价值。悠久未来,一家为中国 幼儿园 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而提供国际化现代 幼儿园 课程、管理和经营,兼以向合作园提供名牌产品(低价位)的物流服务专业公司,我们以“低门槛,高品质”的承诺,真诚地期待着你的服务请求。期待着和你一起,在悠久的东方,缔造 幼教 的未来。
好的,我的同行朋友,如果你读到现在还没有放弃的话,说明你的耐心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你就再加些耐心,读一读我们的《服务手册》,看一下我们能为你做点什么。有兴趣你就拨打我们的电话咨询一下,或着登录我们的网站www.yojofuture.com。
谢谢你的耐心。
顺致
安好!
王东异
2007年元月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