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者的调查了解过程中,发现不少家长想把 孩子 培养成“神童”,那么到底什么是“神童”呢?记者采访了市区田安路某亲子园的陈老师。陈老师告诉记者,通常意义上的“神童”,有一部分是早慧儿童,即比常态儿童发育得更早一些,但其后来的智力未必超过常人;另一部分则是很普通的儿童,只不过在识字、背诵等方面经过特殊的训练,或掌握了一技之长如乐器等而被誉为“神童”的,他们与真正意义上的“神童”―――超常儿童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把他们定义为“特长儿童”。超常儿童是智能高度发展的儿童,他们的智商都在140以上,只占儿童总数的2%至4%。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神童,即超常儿童是很难通过某一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一般意义上的神童教育是带有一定强迫性的,也只能把 孩子 培养成为特长儿童。
于是,不少家长又抱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并不想把 孩子 培养成一般意义上的神童,这样还有必要进行早期教育吗?” 陈老师告诉记者,要纠正这种错误的想法首先应当明确早期教育的概念,早期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的教育活动,能有效地促进正常康的宝宝的智能发育。与带有一定强迫性的所谓“神童教育”不同,早期教育并不意味着强迫 孩子 背唐诗或认字,而是要了解 孩子 天生的学习和探究的动力、满足 孩子 头脑发展所迫切需要的感官刺激和学习经历。因此,早期教育并不是单纯为了提高智商,而是让 孩子 在教育活动中开发潜能,是一种重在学习过程而不单纯追求技能训练和知识掌握的教育。早期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神童教育不同,它造就的正是聪明可爱、天真活泼的儿童,而不是小大人似的神童。
摘自泉州网
var cpro_id = “u2085020”;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