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与对策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目前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策略,分别是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中增加欣赏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欣赏

当前,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培养“实用型学前综合艺术素质人才”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学前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课程,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手段,全面培养学生素养。

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将来能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一线幼儿教师,而创新教学模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素养则是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训练其基本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我国对学前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学前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平台。然而,由于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底子薄弱,难免会存在诸多问题[1]。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课时安排不合理

学前教育专业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技能型学前教育应用人才,专业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然而由于各高师院校对学前教育目标的理解与看法不同,形成了两种极端的教育目标:一种认为学前教育的目标应该与专业教育目标一致,夸大了教育在学前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另一种认识则忽视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的模糊导致了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不合理。

(二)对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忽视学生素养的培养

众所周知,在针对学前幼儿的教学活动中,亦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教师自身的素质至关重要。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等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对幼儿能力的培养,然而不少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未认识到素养的重要性。再加上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忽略学习、课时安排不足,导致学生基础薄弱。让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掌握幼儿教学所需要的理论和技能,势必有很大难度。

(三)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有很多学前教育学生来自职专,其重文化课、轻技能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学生自身没有基础,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我管理,对自身专业不感兴趣,致使素质水平低。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仍采用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得不到提高。

(四)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综合能力难以提高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都有较好的文化底蕴,但已有的基础很难适应学前教育的要求,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如在琴法的教学中,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基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以前未接触过钢琴,导致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而在目前的课时安排中,都是教师在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几乎没有训练和技能拓展机会,导致其在毕业后从事幼儿教学和组织活动时,缺乏必要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2]。

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的兴趣和爱好,需要教师不断地积极探索和努力创新教学方式。一是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达到合理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教师教学中要思路清晰、形式多样灵活,重点、难点搭配要合理,教师教学方案的设计要别具一格、特色鲜明;二是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尽量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来发挥自己最大潜能,抓住和利用学生渴望学习的最佳时机,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素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与重要手段。因此,不管是课堂内还是课外,教师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比如,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在组内相互合作进行学习,主动吸取知识、培养能力。课外,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汇报演出、幼曲演奏和歌唱比赛、乐理知识竞赛、幼儿创编比赛等,为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为教学的开展注入活力。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愉快合作,在性格方面也起到了优势互补作用,其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增进,同时也为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三)教学中增加欣赏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欣赏是培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多欣赏对于提升自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欣赏能力,从而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的基本知识、曲体结构,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除此之外,无论是钢琴课、声乐课还是课,都是建立在学生具有良好的听觉基础之上的。所以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这是的基础,是一种有极强意识、高度注意、全神贯注的“倾听”。“倾听”的内容不仅包括、优秀的中外名曲,还要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出发,以旋律短小优美为原则,选择曲目进行“倾听”和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能力和综合能力。

(四)以就业为导向,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一背景下,要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达到当前幼儿师资的培养要求,要从学生将来从事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需要出发,以学生将来的就业为导向,把教学与就业结合起来,关注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教学及活动设计时,首先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教学不仅局限于乐理、声乐和钢琴弹奏的主要技巧的讲解,而是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考试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把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考察的重要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比如重视考核,增大平时考核在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平时考核的次数多、内容广,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评价更全面;同时扩大期末考核范围,适当增大考核的难度;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

三、结语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性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及家长的重视。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教育者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还处于不断改革的时期,学前教育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及一线教师在进行教书育人的同时,相互携手,共同献计献策,以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重点,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作为学生的必备能力,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幼儿教育综合性人才的需要,毕业生在未来的幼儿教育中才能真正将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实现幼儿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芬.发挥元素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下),2013(3):116.

[2]马俊.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20):158.

作者:石国强 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与对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与对策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