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赞美爱国精神的古诗词锦集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爱国的古诗词。

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你也在参考这方面的句子吗?因此,幼师课件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赞美爱国精神的古诗词”,希望对您有帮助。

赞美爱国精神的古诗词锦集-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赞美爱国精神的古诗词【篇一】

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2.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3.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4.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5.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6.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

7.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8.生男不能养,惧身有姓名。

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10.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11.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12.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3.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14.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5.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1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7.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18.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19.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youshijiaoyan.com

20.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21.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22.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23.清代徐锡麟的《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2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5.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赞美爱国精神的古诗词【篇二】

2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7.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8.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2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30.唐代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1.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3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3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5.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36.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3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9.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40.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41.唐代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2.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陶行知《不投降歌》

43.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44.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5.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46.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

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宋·陆游

49.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youshijiaoyan.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神奇的“赞美”

女孩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是很文静的,不吵不闹,但是我班的张宇涵小朋友是出了名的调皮的孩子。

在教室里,她一会儿摸摸这个孩子的头,一会儿拉拉那个孩子的椅子,孩子们经常给她告状。

我和王老师多次批评她,教育她,可是不见什么效果。

经常是刚教育她几句,一会儿功夫她又去招惹别的朋友了。

有一天到了吃早点的时间,我要到食堂去领点心。

因为担心张宇涵在这段时间招惹别的小朋友,就带着她一起去食堂领点心。

在食堂里碰到很多去领点心的老师,她们都很纳闷,问我:“怎么领着个孩子。

”我刚想说:“她太调皮了,怕她在班里惹事。

”忽然觉得不妥,改口说:“张宇涵小朋友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还很乖,很听话,所以领着她。

”张宇涵瞪大了眼睛,吃惊的看着我,然后高兴的冲着我笑了。

回到了教室她真的乖了许多,像变了个人似的,一下午的时间,她都没有和其他小朋友打架。

我没有想到一句赞美的话会给她带来这么大的转变,原来小孩子也喜欢得到别人的赞美,如果当时我没有说张宇涵听话,而是说她调皮,那她不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看来,以后对幼儿要多赞美,他会在我们的赞美声中逐渐进步的。

尊重孩子的创造精神

尊重孩子的创造精神,今天刚吃过午饭,不知哪个小朋友说:“星期四的值日生要干活了”。只见孩子们有的拿抹布、有的拿笤帚、还有的拿叉子。擦的擦、扫的扫。

我正在帮服药的两个小朋友喝药,一抬头看见李旭盈小朋友手里捏着抹布的一头在桌子上不停地将抹布转呀转,我不禁问:”李旭盈怎么擦桌子呀?“她好像没听见,继续玩她的抹布。一会跑过来说:“老师你看我做了一只蜗牛,这是蜗牛的头,这是蜗牛的触角,这是蜗牛的硬壳。“一听蜗牛孩子们都围拢了过来。我肯定地说:“好!真像蜗牛,这是怎么做的?“她认真地一边说一边比划:”我这样将抹布转呀转

,转上了很多劲,再把它盘起来.....“还没等她说完,不是值日生的小朋友也找来抹布学着李旭盈擦桌子的方法擦起了桌子。一会儿,一个个的蜗牛出来了,他们还托在手上玩起了”蜗牛”爬行比赛。

 可见,孩子是有创造力的,我们要满腔热情地保护他们的创造精神。嫌弃他们,或者硬逼他们循规蹈矩、老老实实,实在是创新教育的大忌。

今天下午,户外活动时,我拿着套圈和玩具小熊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请孩子们在一米之外把套圈套到小熊头上。孩子们玩得很起劲,欢呼声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感染了崔洪宾——我们班最小的一位小朋友。他飞快地跑过来,拿起套圈就往小熊的头上套去,一次、两次.....都没套上。于是他由兴奋到急躁、到失望,最后无奈地坐在一边哭了。

我走过去,拉起崔洪宾的手,来到套圈的地方,我将套圈往前挪了挪说:”崔洪宾你一定能行。“他迟疑地拿起套圈,套了一次,果然套中了。我对孩子们说:”给崔洪宾鼓掌。“孩子们鼓起掌来,崔洪宾笑了。下面的时间他一直在玩这个游戏,而且很有兴趣。

我想,虽然套圈的距离近了,没有达到对一般小朋友套圈的要求,但这一做法保护了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幼儿的发展原本就是有差异的,对幼儿的要求,不能要求”齐步走“,而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管对哪一个阶段的孩子,教师都要创造条件给他一些成功感,因为成功感是一个人勇于向前的催化剂,是自信的源泉。给他一些你一定能行的鼓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康、快乐成长。

培养幼儿活泼乐观的精神

覃贵铖小朋友是我们从小班就带上来的孩子,在小班的上学期不和老师说话,不和小朋友说话,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不去排队做操,每天都是哭丧着脸上幼儿园。为此,他的父母很但心,我们老师也很但心。他这样一直不说话怎么办?我们大家急在心里。

我作为老师,为了让他喜欢上幼儿园,每天都以最热情态度接待他,吃东西时亲自送到他的坐位上;让课时鼓励他起来回答问题;户外活动时,老师拉他去玩,叫和他熟悉的小朋友带他出去玩;午睡时亲亲他的小脸,就这样每天都要拿几分钟的时间和他交流。看到孩子有一点儿进步,我就及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他就是不说话,不回答。可我们不懈气,每天都坚持着。第二学期终于有一天户外活动,他跑来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穿的是斑马衣服。”“你看,他穿的也是斑马衣服,和我的一样。”他指着另外一个小朋友说。从哪以后,他会出来玩了,但是还是不愿意和别人交流。现在升上中班了,开学第一天就和爷爷高高兴兴的来捕床,高高兴兴的和爷爷再见。上课时能大声的唱,大声的回答问题,有时还和小朋友抢着回答。

孩子终于走上了正轨,我们大家的心终放下来了,如果当初我们不坚持引导,可能孩子现在还是哪样,不和别交流。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把班上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来呵护,对于特殊才能康的成长。

赞美时刻

从一篇文章中读到台湾幼儿园“赞美时刻”活动的内容后,觉得很有意义,便在我班也开展了此项活动,结果得到了全班幼儿的热烈响应,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

幼儿园放学前的一段时间虽然不是很长,却是孩子们情绪最不稳定、老师最难管理的时刻,适合开展能够深深吸引幼儿又比较随意的赞美活动。开始时我先让孩子们想一想,今天谁最棒,谁进步了,然后说一说自己想赞美谁,为什么。平平说:“我要赞美彤彤,因为今天她画的画很棒。”孩子们就便跳边拍着手一齐说:“彤彤,彤彤,我们赞——美——你!”被赞美的幼儿又得咧开小嘴巴笑嘻嘻,有的羞涩地低下头,看得出,他们是非常喜悦而幸福的。等到所有幼儿都得到赞美时,整个屋子便被换了包围了。这时,孩子们可以随意互相进行赞美……看到离去时的那一张张笑脸,我感到了由衷的高兴。孩子们不只是带着欢乐回家,因为这些赞美和欢乐不仅使他们感受到幼儿园生活得愉快,还能使他们慢慢调整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某方面能力相对弱和特别调皮不被同伴认可的诱饵,能使他们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交往、去生活,并且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主动积极地向着目标努力,然后再得到新的赞赏和肯定,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让孩子变得聪明、乐观、自信,使他们更加康的发展。

“拾金不昧”的精神

今天放学前还有点时间,我打算请小朋友玩积木。

当我把积木发下去之后,小朋友们便兴致勃勃的玩了起来,而我也在一旁看着小朋友创做。

突然,杨泽厚小朋友拿着一块积木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我捡到了一个积木。

”于是,我便表扬了他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

当我刚想询问这只积木的主人是谁时,张一一小朋友走了上来嘴里还不停的说:“这是我的。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张一一的积木不小心掉到了地上,而杨泽厚把它捡起来之后并没有直接还给她而是交给了老师,不过事情总算是解决了。

没想到还不到一会儿文文的积木不小心掉到了地上,这下可乱套了小朋友们都爬到地上去积木了,而他们捡起来之后并没有直接还给文文而是交给了老师。

为什么他们明明知道是谁的积木却不直接还给她呢?我想了想猜明白这是为什么,以前每当孩子们捡到东西交给老师时,老师总是会在大家面前表扬他,目的是为了使他们养成拾金不昧的好品德。

没想到却起到了一个反作用,孩子们只要看到地上有东西问也不问就交给老师。

于是,我便对大家说:“小朋友们捡到东西能交给老师固然好,要是你们捡到东西后又能帮这些东西找到它们的主人或是它的家的话那就更棒了,自从这次积木游戏后就很少再出现类似的事情了。

小小古诗会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小小古诗会”!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永恒的亮点。

幼儿期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古诗篇幅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孩子们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学习古诗、朗诵古诗,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文化,培养幼儿的情趣和审美能力,丰富幼儿知识、启迪幼儿智慧、使他们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

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们的诗篇,我们平时充分利用餐前、饭后、离园时间组织幼儿诵读古诗,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的高,为了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古诗的含义,我们讲古诗编成一个个便于理解的小故事,从故事中理解古诗的内容;我们让孩子将古诗的图画绘画出来让孩子们的而对古诗的印象更加深刻,还通过古诗新唱的形式,让幼儿感受音乐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孩子诵读的兴趣。

关于“小小古诗会”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幼儿古诗学习的引导

–>

优秀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共同语言的结晶,也是古汉语运用的典范。它们丰富的内涵、优美的意境以及深奥的哲理,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使幼儿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熏陶,在它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比较厚实的文化积淀,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的意识。

汉语中包含“形”“音”“义”三个内容,一首古诗也同样包含这三个方面,那么我们在引导幼儿欣赏古诗时,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结合美术、音乐教育,使幼儿受到全方位的教育,达到整体素质的提高。

首先我们要时幼儿体会古诗中“形”之美,所谓的“形”是文字的写法,具体是指文字的形状;而诗之“形”,不是只诗歌的结对幼儿来说,抽象的事物对他们来说是不适宜的,我们在选择古诗词时应尽量选取意象特征比较明显的诗歌。这样的意境可以通过形象的意向展现出来。在实际生活中,幼儿对这些意象有可能接触过,即使没有见过,我们对此的解释也会是轻而易举的。构形式,而是指古诗的意境之美。按理说,意境有三个元素组成:意象、空间和人的想象。但要加强幼儿的印象,是之记忆牢固,教师可以把这种诗中的事物作为美术课的题材通过绘画画下来,使那些美好的事物形象的展现在幼儿的面前,这样幼儿的兴趣会大增。也可以把这些意象让幼儿学着画下来,实际这样的课已经变成综合性的艺术课了,幼儿不但欣赏了古诗的意境之美,而且还饶有兴趣的学习了绘画,全方位教育的特点便显示了出来。

其次古诗是文字示范的典范,用词造句确实是精雕细刻,非常典雅。里面的字词不但用意准确,而且讲究平仄,语言铿适合于朗读。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加强幼儿对古诗的印象。方法有三:

⑴配乐诗朗诵。给古诗配上适当的音乐来朗诵。优美的音乐能够烘托诗歌的意境美,能渲染气氛,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的朗读兴趣。还能引导幼儿对那种优美的境界产生想象,借此开发幼儿的想象力。

⑵许多古诗本身就是很好的歌词,可以直接谱上乐曲来吟唱,这时这些古诗就变成了优美的儿歌,幼儿的兴趣自然会增加。

⑶把古诗译成现在的儿歌,然后在谱上曲子来吟唱,古诗变成了现在的诗歌,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吟唱,幼儿更容易接受。

这样以来,诗词欣赏就变成了音乐课,或者说是一种综合艺术课,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适宜的。

第三,要是幼儿理解古诗之“义”。这一点是难点,然而在以上几步的基础上,再了解古诗之义就比较容易了。要注意的是,当我们把古诗译成浅显的现代汉语诗歌后,一定要是译文中的意向和原文中的意向准确的对应起来,而且要让幼儿理解每一个对应。句子要流畅,浅显易懂,适合幼儿朗读。

总之,引导幼儿学习古诗,要是幼儿比较好的理解掌握,必须下一番功夫,要开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故事采用不同的方法。除了以上几个措施以外,有些古诗有非常明显的形体意象,我们可以采取表演的形式向幼儿展示出来,教师表演和幼儿表演相结合,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纲要》中幼儿语言教育精神的解读

–>

[摘要]根据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领悟,笔者阐述了对幼儿园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理解;同时从幼儿早期读、写能力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如何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另外,对如何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倾听能力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关键词]纲要解析;幼儿园语言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许多幼儿教育工作者在理解和执行《纲要》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有些做法不免失之偏颇,或背道而驰,却美其名曰“《纲要》精神”,令人担忧。在此,笔者根据学习《纲要》的体会,发表一些拙见,供大家讨论。

一、对幼儿园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理解

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活动是学前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重要的活动类型。《纲要》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句话已经把幼儿园开展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概括得相当清楚。

首先,要考虑选材问题。所选择的古今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必须是符合现代儿童社会生活和儿童发展特点的,是儿童易于并乐于接受的。教师要进行筛选,并充分提供让儿童接触文学作品的机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以前过于看重文学作品对儿童社会性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而《纲要》比较注重的则是文学作品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因此,让幼儿在教师所提供的文学作品中充分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是一种组织和设计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活动的新导向和新思路。

其次,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这就要求不仅要有正式的语言文学教育活动,还要有非正式和随机的语言文学教育活动。教师在“茶余饭后”时间随口的吟诵和讲述,幼儿的睡前倾听,自由活动时间给幼儿播放文学作品录音、录像,上网观看卡通片等,都是很好的学习和教育形式。

再次,文学作品自身的文学性、艺术性、知识性和启蒙性等功能的发挥,需要教师提供大量的感知、欣赏、理解、想象和体验等活动来帮助幼儿深入思考、评价和创造。因此,正式的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不可能是单一的形式,多媒体手段可以成为教师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体验和理解的一种辅助技术,但并不是必然手段。儿童的直接经验较为贫乏,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一些直观手段来帮助儿童将文学语言转换成画面和意境,从而充分理解。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应该包括对文学语言、意境、作品的思想脉络以及文学结构和特殊表现手法的理解。至于“体验”的含义,幼儿完全可以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充分地表达和表现。但现在,我们在幼儿园看到的多数是形式主义的“体验”,幼儿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场面已非常鲜见了。语言教育活动不是重在“表达”,而是变成了重在“表现”,这不能不说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退化和悲哀。

二、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理解

《纲要》明确提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下面分别就幼儿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的能力及其发展规律等三个方面,讨论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幼儿前阅读能力及其发展规律

图书阅读能力是幼儿早期阅读能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图书是幼儿阅读发展的重要媒介。有关研究表明,阅读能力强的幼儿,一般生活在语言丰富的环境中,幼儿的早期图书阅读能够带领他们超越其原有的语言形态。苏日比(1985)研究幼儿萌发的图书阅读行为发现,两三岁幼儿的口语阅读图书的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注意图画,但未形成故事。幼儿指着图画,述说所画的物品名称,将每一页当做是独立的,常跳着翻页,不能按顺序翻书,因而不能联结成一个故事。2.注意图画并形成口语故事。幼儿边翻书边看图画,跟随画面内容,用讲述故事的语音语调说话,串连起一个完整的故事。3.注意图画,阅读和讲故事。幼儿看着图画念读,有时以讲述的语音语调念读,有时以朗诵的语音语调念读。4.注意图画,并开始形成书面的故事内容。幼儿看着图画念读,念读的字句和语调好像是在读书。5.注意文字。这个阶段会依次出现四种情况:先是只关注文字而忽略故事;接着是部分阅读,重点关注自己认识的字;继而以不平衡的策略读书,在读书时过度省略不认识的字,或者凭猜测取代某个不认识的字;最后过渡到独立阅读文字书。在苏日比的研究基础上,台湾学者杨怡婷(1995)对汉语儿童图画书阅读行为发展,进行了同种研究,她将汉语儿童图书阅读行为发展分成以下三个阶段:1.看图画,未形成故事。幼儿从跳动翻页、说出物品名称,到手指图画、述说画面中人物行动,逐步发展到用口语说图画内容的能力,但是还不能形成完整的故事。2.看图画,形成故事。在这个阶段,幼儿能够从图画中看出故事的连贯性,开始用口语说出与书中部分情节内容相似的故事。3.试着看文字。幼儿这时开始注意到书上的文字,他们从部分地读,到以不平衡策略地读,再进一步到独立地读,最后学习独立而且完全阅读。

(二)幼儿前识字能力及其发展规律

幼儿识字,主要是对字形的再认,一般不包括对字形的再现。幼儿前识字能力的发展与他们形象视觉的发展特点有密切联系。心理学家认为,处于幼儿期的孩子,已经具有模式识别的能力,即他们能够通过反复观察,把整个图案或面孔的印象原封不动地作为一个模式印进大脑,以后再遇见同样的印象,就能够认识。新近的有关研究也证明,幼儿掌握字形与实体的联系比掌握语音与实体的联系更为容易,他们往往把一个字甚至由两个字组成的词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因此,与其说幼儿在识字不如说他们在辨认图谱。作为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前识字能力的发展与他们的口头语言发展密切联系。前识字能力的发展可以分为萌发、初期、流畅三个阶段:1.幼儿能够有兴趣地捧着书看,注意周围生活环境中的文字,会给书中的图画命名,能改编书中熟悉的故事内容,能辨认自己的名字,开始辨认某些字,喜欢重复儿歌和童谣。2.幼儿开始了解文字是有意义的,改编故事时注意原作品的文字,愿意念书给别人听,能够在各种情况下辨认熟悉的文字。3.幼儿能够自动处理文字的细节,能够独立阅读各种文字的形式(如诗歌、散文或菜单等),会以适合文字形式风格的语速和语音语调阅读。研究发现,幼儿的阅读行为发展主要处于萌发阶段和初期阶段,他们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探索文字,逐步扩展他们处理多种文字材料的能力。

(三)幼儿前书写能力及其发展规律

幼儿学习书写的方式与学习阅读和识字的方式相似,都要有一个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他们先觉得好玩而在纸上涂涂画画,慢慢地了解写字的各种形式,进而开始试着写出了类似“字”的东西。只有知道了写字的用途之后,幼儿才能够真正学习并逐步写出一些文字。幼儿的前书写能力的发展过程是这样的:首先了解书面语言是有意义的;然后认识写字时一再重复使用少数几个笔画;进而发现这些笔画有许多变化的形式;经过探索,幼儿再进一步认识形成字的笔画只能有限度地变化;最后发现写字次序和方位的规则。

目前,由于缺乏对早期阅读内涵、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发展及其规律的认识,我国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如将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看书、早期识字、早期写字或早期诵读等。我们知道,教育绝不是可以任意妄为的,但目前却有人打着《纲要》的旗号,对早期识字、早期诵读等曲解盲从,令人担忧。笔者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探讨和研究。

三、对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理解

《纲要》指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倾听,是幼儿感知、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幼儿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纲要》在制订和实施的过程中,十分关注学前儿童倾听行为的培养,这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一个可喜的进步。

一般来说,幼儿的听音和辨音能力早于发音能力。有调查表明,我国幼儿现有的倾听状况并不理想。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当逐步帮助幼儿建立三种倾听技能。

一是有意识的倾听技能,即集中注意倾听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幼儿一出生就开始。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幼儿与成人面对面地进行交谈时,会产生交际倾向,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成人与幼儿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可以帮助幼儿将语言与动作建立同步反应,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养成集中注意倾听的习惯。幼儿教师要了解并依据幼儿这种倾听的特点,在与幼儿交谈时,尽量保持面对面的交流和个别交流的状态,使幼儿获得最佳的倾听效果。

二是辨析性的倾听技能,即分辨不同的语音、语调和语气的能力。出生以后四个月左右的婴儿就已经具备这样的能力。在幼儿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提高嗓音跟幼儿说话,仿佛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听得见,幼儿在回答问题时也是大喊大叫。甚至在以前的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中,还有“能声音响亮地或大声地回答问题”等字样的出现。其实,正是因为在幼儿周围环境中长期有“噪音”刺激,幼儿的听力才会有所减弱,从而造成一种“喉咙不响,儿童就不听”的假象。殊不知,幼儿的听力比成人更为敏锐,因为他们内耳基膜纤维的感受能力比成人强,能接收到成人所不能接收到的频率刺激。因此,教师对幼儿讲话时应该是“低声调”,而不是“高八度”。国外的一些幼儿园就十分强调教师的“低声调”教学,当然也更强调教师与幼儿的“面对面对话”。这既是幼儿辨析性倾听技能培养的要求,也是对幼儿尊重的一种表现。

三是理解性倾听技能,即掌握倾听到的主要内容的能力。这就需要让幼儿在大量的日常交际活动和语言文学教育活动中,通过与人交谈、文学欣赏和讲述活动,学习正确地理解语言,增强对不同语境中语言运用、语词排列等的敏感性。这种理解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语境”的。正是因为幼儿具有这样的“语境依赖度”,使得他们在社会生活、游戏、认知活动中,对倾听到的不同的语言结构不断地进行调整和重组。而语义、语法、语用和幼儿主体认知水平之间又常常发生矛盾和不平衡,教师要利用幼儿希望并尝试直接与成人对话的需要,为幼儿提供调整语言交际策略的机会。从而使幼儿更加主动地倾听、理解加工和表达语言信息,达到相互作用中新的平衡;从而促使幼儿在交往语言建构中,更多地迎接语料倾听的挑战。幼儿的听力是有差异性的,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幼儿语言教育中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进行。

喜欢《赞美爱国精神的古诗词锦集》一文吗?“幼师课件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oushijiaoyan.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爱国的古诗词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赞美爱国精神的古诗词锦集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