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13 周五
关键词:荐读
全文字数:5200
阅读时间:16分钟
趣
自然
灵性
味
我家住在奥林匹克公园附近,不过,我总是很怕去那里,尤其是带女儿去,因为那里有一个儿童游乐场。游乐场离公园南门不远,每次经过,都让我避之不及。粗糙的水泥地上随意摆设着各种大型的游乐设施,基本都属于电动旋转式的,还伴随着刺耳的、不断重复的「小苹果」之类的背景音乐。当女儿嚷着要让我花30元到那个布满熊大、熊二、光头强、喜羊羊、灰太狼造型的充气城堡上撒一个小时的欢儿时,我几乎陷入了一种绝望。
”
—— 袁野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副总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高级建筑师
袁野工作室主持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
入围2014年WA中国建筑奖即「建筑成就奖」2014年,获第十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这周三(2018年4月11日),著名建筑设计师袁野先生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陈学锋女士、赵颀女士、龙春芳女士一起造访了花草园,探讨幼儿园自然环境存在的意义以及如何为儿童创造更富有想象力的环境空间。
@ 一行人走在楼顶花园上
作为资深设计师,袁野先生对儿童环境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与观点。
链接1:专题丨没有童话的城市
链接2:不一样的校园——儿童环境教育的启示三
链接3:Magic Circle ——儿童环境教育的启示二
链接4:从《让路给小鸭子》谈起——儿童环境教育的启示一
花草园的环境对于孩子们来讲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不仅满足了儿童游戏与玩耍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环境设计体现出了独特的儿童视角。
袁野先生说:“最欣赏花草园环境设计中的克制感,这里面不仅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也为儿童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十年,我们在尽心打造一所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充满自然主义色彩的幼儿园。而我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拥有了深度的思考。
链接5:基于儿童视角与立场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在我们探索的过程中,一些书籍对我们的思考与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们相信,恰恰是那些“无用而美好”的自然之物,最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此后多年,当他的人生遭遇困顿与迷惑时,来自童年的自然万物赋予他的能量,会持续地滋养着他,帮助他一次次的与最真实的自我重逢。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和孩子们一起完成绘本的阅读,也就是在这样的阅读中,一次次地与真实的儿童相遇。
01
————————————————–
《落叶跳舞》
【日】伊东宽(著)
———————————————-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与树叶对话的书。当你和一片树叶都能够完成对话的时候,那一定是和自然对话的开始……
02
————————————————–
《遇见春天》
【日】 秦好史郎 /
原京子
———————————————-
推荐理由:寻找春天的过程,本身就是自然。双胞胎小熊玛库和玛塔第一次从冬眠中醒来,期盼春天的到来。而那份期待恰是我们对自然的渴求……
03
———————————————-
《儿童的季节》
【日】 安野光雅 (绘)
———————————————-
推荐理由:自然中最美好的景象就是儿童与自然的互动。画面上四季变幻的美丽风景和其中游戏的儿童,告诉我们,儿童与自然的互动的那种美好与和谐足以抵达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
04
《我的收藏:寻找大自然的宝藏》
【日】盛口满(文·图)
———————————————-
推荐理由:这本书是作者历经几十年创作的自然记录图鉴。内容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介绍每个季节里独一无二的“自然宝贝”。树叶、虫翅、种子、鸟巢、蒲公英、狗尾草……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我的收藏”,而这正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
05
———————————————-
《生命:万物不可思议的连接方式》
【美】米莎·布莱斯 著/绘 陈灼 译
———————————————-
推荐理由: 从头顶的浩瀚星系,到人体内的微生物,人类与宇宙循环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关联。作者用诙谐、生动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复杂的命题,即人类、自然和宇宙三者之间的关系。书中有着准确而丰富的知识,暗藏于充满想象力的画面之下,这两种强大的力量,共同构筑一个奇妙而充满连接的世界。
06
———————————————-
《巴夭人的孩子》
《驯鹿人的孩子》
【中】彭懿(文、摄)
———————————————-
推荐理由:遥远的地方,也有触及灵魂的感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研究者、“非著名摄影师”彭懿首次推出摄影图画书,以镜头记录不同孩子们的生活。
《驯鹿人的孩子》讲述了蒙古北部查坦族驯鹿牧民的生活。驯鹿人生活在遥远的蒙古大草原深处,他们没有房子、没有汽车,离现代科技文明还很遥远……
外面的世界变化很快,但他们依然坚守、延续着古老而传统的生活方式。在他们身上,我们会发现幸福的另一种内涵,就是拥有一颗更加包容的灵魂。
———————————————-
07
《花婆婆》
【美】 芭芭拉·库尼 (著)
———————————————-
推荐理由: “你一定要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故事中的花婆婆一直记得爷爷的话。于是,整个夏天,她的口袋都装满了花种子,她把它们撒在了乡间各处,鲁冰花随着风,随着鸟儿越撒越远,遍布全世界。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每个人都像花婆婆一样存有一份“美丽的爱心”,努力“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那么“美丽将无处不在”!
——————————————–
08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中】
高春香 邵敏/文
许明振 李婧/ 绘
———————————————
推荐理由:在传统的节气里寻找诗性的智慧。
当你在春分日仰望北斗七星、夏至日看到影长的变化,是否也和古人一样听懂了它们的诉说?无论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生活,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二十四节气,就是大自然母亲诉说的语言!
@ 郭浩文、杨昊霖
通过读书,我们确定,自然教育是在自由探究的灵魂指引下开展的教育。这样的学习能让孩子意识到,他们所处的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复杂关系。这样的探索也能够让孩子们经常反思自己的信念与选择,也开始对理念和动机拥有了有了自我意识和批判性。而我们的教师也是在这样的阅读中让思想飞翔。
——————————————
09
《爱弥儿》
【法】卢梭(著)
———————————————
推荐理由: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在西方,卢梭首次提出“自然教育”。他认为,自然的东西都是好的,人性中自然的东西也都是好的。
在他看来,儿童就是儿童,不是缩小了的大人,儿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行为,他们的一切的发展都应该顺应他们的天性去发展。而大人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用教育为儿童筑起一道不受外界道德、习俗、偏见等不良因素影响的墙,让他们在所筑起的空间内自由康的发展,最后成为一个身心康,道德高尚的自然人。
在今天,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依旧被推崇。这也是《爱弥儿》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
10
《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美】理查德 · 洛夫(著)
———————————————-
推荐理由:重新认识大自然的力量
“老爸,为什么你小时候比起我们现在要有趣得多?”
洛夫的孩子向他发出这个疑问。这也是我们中国的家长们常常会感慨的变化,我们常常追想小时候的自然游戏和生活环境,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社会和环境发生了变化,但对于这变化意味着什么,我们还不明白,对它的影响所知更少。
他是第一个指出儿童与大自然关系的断裂问题的学者,并命名了“自然缺失症”的概念。他认为,大自然与儿童身心康发展之间存在着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
11
《自然野趣DIY》
【中】黄一峰(著)
———————————————-
推荐理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落叶、石子、蝉蜕、鱼骨……看似不起眼的自然元素,只需一点巧妙构思,再加上亲手创造,就可以变成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作者与大家分享了他用自然创作记录自然之美的经历,并展现了300多个精彩的自然创意作品。书中陈述了这些简洁易学的制作步骤,轻松动手捕捉自然美,DIY出属于自己的自然野趣!
大自然是活生生的艺术教室,生命万象堪称是美学的奇迹之作。做着以丰富的自然体验和美学基础,网络自然素材,完成许多绘画、印染等艺术作品。原始的材料在每个人的手上都可以变成独特的艺术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儿童是最富于同情的,且其同情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鸟蝶、鱼虫、玩具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像(doll)玩耍,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见的点。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
——丰子恺
———————————————-
12
《去野外》
【葡】]贝尔纳多·卡瓦略(绘) / 【葡】 伊内斯·特谢拉·多罗萨里奥 / 【葡】 玛利亚·安娜·佩谢·迪亚斯(文)
———————————————-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兼具百科全书和工具指南的读物。
这本书从孩子的视角,认识了动物的羽毛、爪印,观察了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感受了风的吹拂、海水的冲刷、花朵的香气……这些都是谁留下的脚印?这只虫子在干嘛?这是只蟾蜍还是青蛙?这种树叫什么名字?这一系列的问题在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 孙熙悦、李沐遥
我们相信,无论是我们,还是儿童,在自然中长大都意味着心灵更自由,思想更深刻,眼界更开阔,也会具有思考人类问题的格局与能力。而在自然中的生活,也让我们对世界有了更多的探究与思考。
———————————————-
13
《中国哲学简史》
【中】冯友兰(著)
———————————————-
推荐理由: 中国文化与哲学的概述
这是我和老师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完成共读的一本书。书名虽是中国哲学史,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史,因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那是中国人的根子,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就起源于那里,中国几千年来就浸淫其中,那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智慧。因此说这本书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并不为过。
我们一直强调,幼儿园教育中所有的一个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都有很深的哲学思考。有哲学和文化支撑的思考,才是鲜活的、生动的。
———————————————-
14
《儿童精神哲学》
【中】刘晓东(著)
———————————————-
推荐理由:国内儿童精神哲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这是我个人极为喜欢的一本书,有人评价它是哲学界第一部从个体发生维度系统探讨精神哲学的著作,是教育学界第一部从精神哲学层面系统探讨儿童观的著作,是心理学界第一部从哲学层面系统探讨儿童心理世界的著作,也是一部儿童教育的基础性理论著作。
以人类文化史为足点,以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为背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儿童置于历史、文化、人群之中。作者提出儿童是思想家,是历史之子,是“成人之父”,是成人之师。我们再无理由小觑儿童。
这本书不仅试图在宏阔的精神文化发生史的视野中观照和把握儿童的精神世界,也在把握儿童精神世界的同时也试图把握人类整体的精神文化世界。
———————————————-
15
《瓦尔登湖》
【美】梭罗
(著)
———————————————-
推荐理由:一份心灵探索的报告
他抱着积极的态度生活在湖畔,在那里他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探索工作。这种探索不像通常的旅行家那样把兴趣停留在外部世界,而是由外而内,以自己的心灵世界作为探究的对象。他在瓦尔登湖看着,听着,沉思着,他试图在自然界里找寻永恒的价值,也找寻到人自身内部永恒的那些层面。
作者梭罗认为人不仅仅作为自然之子存在并发展着,更要像自然界的一棵树一样,“通过他隐秘而深刻的根须,通过大地进行。”这是一种原始的哲学观。人类借助自然,探索心灵,完成一次精神的提升,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984年,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E.O.威尔逊第一次提出了“亲生命假说”,认为人与自然,包括植物、动物、风景之间存在一种本能的纽带。人类虽然已经从非洲草原迁移到城市森林,但我们大脑的一部分仍然停留在远古时代。亲近自然,关心动物,打理花园,不仅有益康,而且是人类从情感上维系自我的一种方式。
———————————————-
16
《自然之门》
【美】
约翰·巴勒斯
(著)
———————————————-
推荐理由:敬畏自然,修炼灵魂
这是幼儿园每班都有的教师必读书籍。《自然之门》的开篇,作者就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其实就近在眼前,不用花费分毫。每个人自家门口前都有一片完整富足的天地。我正经拥有,以及正在拥有的,随时都可以成为你的——你只需伸出手来,将他们取走。”
巴勒斯就像一个热爱脚下泥土的老农那样热爱着身边的一花一鸟,一草一木,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没有任何夸张与雕饰,也没有任何酸腐和矫情,而是像呼吸一般自然。他已完全融身在那片生机盎然的天地——林中鸣唱着的隐士鸫和知更鸟,早春最先绽出白色小花的延龄草,夏季浓荫蔽目的山毛榉树林,狐狸的巢穴,鼬鼠的狡黠,蚂蚱和蚯蚓,以及蜜蜂的集体舞蹈……
巴勒斯笔下的自然,是以他自身的纯真的方式感受、观察和描写的自然,是想让我们做大自然的忠实学生。也在文字中传达一种声音:人从大自然那里所能获取的只是一种利益,就是他自身的存在在其中得到反映和诠释。
———————————————-
17
《博物人生》
【中】刘华杰(著)
———————————————-
推荐理由:像博学家一样诗意地生活
“像博物学家一样生活(Living as a Naturalist)”。这是一个典型的博物学倡导者——刘华杰教授提出的概念。如他本人所倡导的一样,观花识草,与自然通往来,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人生》记录的就是刘华杰教授践行博物学的哲思与行动。
自然教育中,通过“博物”建立引导孩子建立起好奇心、兴趣,就会产生动力。因为,对于孩子而言,不需要别人,他们自己也能给自己做自然教育。
———————————————-
18
《山之四季》
【日】
高村光太郎
(著)
———————————————-
推荐理由:优美的文字像是在对读者娓娓诉说
《山之四季》是日本诗人高村光太郎的山居笔记,很薄的一册书,只有15篇文字。包括“山之雪”、“山之春”、“山之秋”、“山之人”以山为题的文章,还有“早春的山花”、“过年”、“夏日食事”等随笔。
春夏秋冬,四时流转,时间在这里不是割裂的,高村光太郎一整年一整年地与大自然在一起,草木鸟兽虫鱼,他念着它们的好,观察,记录,赞叹。整本书的基调就是“静” ,文字传达出来的感情是,在过滤掉世间纷杂之后,留下的一颗安宁心。如果你觉得内心太吵,不妨读一读,寻一处静谧。
———————————————-
19
《翳然邻水》
【中】王毅(著)
———————————————-
推荐理由:心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今年冬天有人送给了我这本书,这本书可以算是中国古典园林审美的入门读物,非专业工作者也值得细读,细品之间会发现作者考量了不少哲学问题。园林建设背后的有着文化意蕴相当深致的艺术境界,表述着中国文化(包括哲学、文学、伦理、政治等等方面)中经过世代传承的一些最有代表性的理念和命题。
园林背后传达的境界和幼儿园自然环境中的“留白”的审美相沟通,艺术境界和幼儿园自然教育背后身后的哲学思考,其实是殊途同归。
———————————————-
20
《给童年留白》
【中】胡华(著)
———————————————-
推荐理由:自然教育的实践者、奔跑者
这是一本自然教育探索者的思考、实践的精华,更是我们十多年探索的教育思想的荟萃。
自然不仅仅是自然环境本身,还包括自然中的人,自然中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自然教育并不简单地遵循孩子天性发展,还包括这个教育系统中所有人、事、物。《给童年留白》一书,就是将我们十年中对自然教育的探索、思考做了系统地阐述。
我尝试着用中国文化来诠释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在幼儿园的环境时用到“虚室生白”。因为儿童的精神世界与其表现形式的丰富性无须借助任何颜色就能绚丽多彩;用“一花一世界”表现儿童观,幼儿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被重视,有独特价值的;在游戏观中提到“乘物以游心”。提到了每周五的畅游日,孩子们是如何借助各种自然材料,在大自然里玩耍。在玩的过程,是孩子们的心在驰聘,每一次游戏,都是心灵的翱翔;用“厚德载物”表达课程观,一个有生命力的课程一定是接地气的。对于中国人而言,这个“地”就是民族文化的土地。我们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结合儿童学习的特点,构建了一套“回归于还原儿童本真生活”的课程体系;用“格物致知”体现教师观。对于教师来说,用“格物”的心态面对工作,保持谦逊与专注,不仅专业能力得以“精进”,也能够渐渐“明心见性”,看到自己最本真、最自然的样子。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它的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发展趋向,以增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就世界范围而言,文化自觉还包括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在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位置的能力,和其他文化一起,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秩序。
对于教师来讲,建立起文化自觉的能力是比专业素养更高阶的一种能力。
写在最后
我们希望,在中国涌现出越来越多追寻自然教育的幼儿园。也希望通过这20本书,引导更多的人关注自然教育,实践自然教育,因为,毕竟中国人提出自然教育的主张要比西方人早了两千多年……
谢谢您读到了最后。
您读过哪些对您产生影响的
自然教育类书籍呢?
欢迎分享,留言给我们吧!
从读书开始,一起推开“自然之门”
编辑丨朱梅画老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期:2018年4月13日
推荐阅读
警惕幼儿园里的“宅童”
2018年4月8日
【三月】恰好你来,恰好生活在
2018年3月30日
孩子们眼中的幼儿教师
2018年3月23日
展现胡华园长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的书籍
《给童年“留白”》
《回归与还原儿童本真生活》
《幼儿园是平的》
可选择购买阅读
?当当网址(可提供发票)
http://product.dangdang.com/1100719898.html
?天猫网址(可提供发票)
http://www.dwz.cn/7EWiHU
?花草园微店网址(无发票)
https://weidian.com/s/980441603?ifr=shopdetail&wfr=c
点击可进入微店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胡华-名师工作室
Huhua-Edu-Workshop
自然|灵性|趣味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