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讲好自己的“故事”,是好的教育的开始。
每周三,我们会借由“教师手记”这个栏目,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和真实的态度去“看”、去“听”、去“感受”那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在讲述中,我们的生活与故事完成相互塑造,直至生命与教育达到圆融的状态。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性。
自2010年8月小池塘建成以来,这里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丈量小池塘里有多少水、数一数池塘里有多少块石头、观察趴在石头上晒太阳的小乌龟、和小鱼说一说自己的悄悄话……一个小小的池塘带给孩子们的乐趣数也数不清。
每年清明过后,北京的气温就比较稳定了,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小池塘在这个时候会迎来一个开塘仪式,让过冬的小乌龟、小鱼们回归池塘。
周五小池塘要开塘了,我们打算把一部分石头当做小池塘的“守护神”,刷干净摆放在小池塘的周围。
@孩子们在为小池塘绘制“守护神”
刷石头 ,
好像很有趣
户外时间,我带着几只旧牙刷出来,准备让孩子们自由活动的间隙去刷刷石头。自由活动之前,我跟孩子们说了一下安排:“你们先玩大滑梯,中间玩累了,愿意的话可以去刷刷石头。”话刚落音,铛铛就走到我面前说:“李文老师,我现在就想去刷石头。”“你可以先玩一会儿再去。”可是,铛铛拉着我的手说:“没事,我们现在就去吧!”我问他:“你的好朋友轩轩在这边玩滑梯,你们不是要一起玩吗?”铛铛坚定地说:“不,我先不和他玩了,我去刷石头!”还有几个小朋友也说要去刷石头,这出乎我的意料。本以为和刷石头相比,他们更愿意玩滑梯、树屋,他们的积极性让我始料未及。
我带着铛铛和其他几个小朋友去池塘边刷石头。几个小朋友围着水盆,用手里的小牙刷蘸着水,一点一点地刷。铛铛举起自己的刷子说:“老师,你看刷子很脏!”“那说明你刷掉很多石头上的脏东西。”“那我需要把刷子洗干净再刷。”说完,铛铛在盆子里洗干净牙刷,再去刷石头,刷了几下,牙刷又脏了,铛铛又去水盆里洗牙刷……这样来回几次之后,只见铛铛抱起石头放进了水盆里,然后拿起牙刷刷了起来。刷了几下看看牙刷,不见脏,他高兴地说:“你看,这样牙刷就不容易脏了!”“那是因为盆子里水多,脏东西直接沉入水底啦!你这办法真不错!”铛铛听了非常高兴,告诉身边的小伙伴,把石头放进盆子里刷更容易。
几个小伙伴一起把石头放进了盆子里。可是,他们发现石头放得太多了,水“变少”了,反而不好刷了。于是,大家又把石头拿走了几块,让其他的石头有一半浸在水里,这样刷起来更容易、有效。
铛铛一连刷了七块石头,我提醒他:“铛铛,你休息会儿,去玩一会儿滑梯吧!”“我不累,我还想刷呢!”整个户外自由活动时间,铛铛都在刷石头,他的表现让我有些惊讶。平日里他和轩轩是分不开的好朋友,干什么都要在一起,而且每天都期待着玩大滑梯,没想到刷石头,他那么积极。
@对孩子们来说,刷石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刷石头的乐趣
在哪里?
第二天上午,我带着孩子们刚走到户外,诺诺就走过来问我:“李文老师,我还能去刷石头吗?”这时,诺诺身边的几个小朋友也跟着问能不能去刷石头。看来刷石头这件事,孩子们不是一时的兴致过去就不再过问,他们刷石头的热情丝毫未减。这让我之前的担心显得多余。
刷石头,在我看来没有多大的教育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一件有些枯燥乏味的“体力活”,一开始,我还担心让孩子们去刷石头,他们会不乐意,或者刷一段时间会厌倦,没想到他们却是如此感兴趣。感觉一块块石头对他们充满了诱惑一样,怎么刷也不会烦!
阳光下,看着西贝半躺在一堆石头上,认真且悠闲地刷着手里的石头的模样,我不禁被感动了!我走过去好奇地问:“你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刷石头?”诺诺马上回答:“没有为什么啊,就是喜欢!”是啊,喜欢其实不需要理由,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陶陶说:“我喜欢水,刷石头就能玩水啦!”
小满说:“我觉得把石头刷干净,小鱼一定会很开心。”
暖暖说:“每一块石头都不一样,刷完一块石头我就认识了一块石头,把它们刷干净,我就更喜欢它们了。”
望仔说:“刷石头就像刷牙一样,刷干净就很舒服,也很有成就。”
满满说:“刷石头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创造一些东西。”
铛铛说:“我喜欢石头,刷石头能让我很开心,一点也不觉得累。”
诺诺说:“我觉得石头就像我的好朋友一样,我和它玩得很好。”
永吉说:“我喜欢把石头搬过来搬过去,感觉很好玩。”
……
各有各的理由,但喜欢的情感都是一样的浓厚!谁说石头没有大滑梯、树屋好玩呢?谁说石头不是他们最喜欢的“玩具”呢?谁又能真正体会刷石头的乐趣呢?
@园长妈妈也加入到了和孩子们一起刷石头的行列
思考与体会
在大部分人看来,请孩子们刷石头之前,我们需要先预设一个具体目标,比如锻炼孩子手部的抓握能力、认识石头的特性,甚至寻找更快刷干净一块石头的方法等等。但这样的目标真的合适吗?
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刷石头的热情,以及他们专注地刷着石头,就像在创造一个艺术作品时的神情,让我再次感叹孩子真的是“成人之师”。孩子们不会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去做这件事情,他们会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有趣的游戏来对待。所以,我们的教育是要追寻某个具体目标,还是应该追寻儿童呢?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能够给幼儿的成长提供什么?我想就是这样一种自然、松弛的环境与关系,让孩子有很多的选择和更多的可能性去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去创造。他们始终能够以一种积极、饱满的心态去做任何成人看起来无趣的事情。也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孩子们的那些成长目标都在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了。
记录者是谁?
我是李文老师,
今年是我在花草园工作的第14年。
我是个特别喜欢看书的人,
也很喜欢和孩子们聊天。
花草园的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
而我最擅长用文字记录孩子们成长的瞬间。
对我来说,
和孩子们在一起,“每天都不一样”……
想了解更多教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故事吗?
欢迎在书中寻找答案~
???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回归传统、自然与本真》
春季课程用书
/ 第二次印刷全新升级版春季课程用书/
正在热卖中……
点击“”,
跳转购买页面进行购买……
版权声明
本文系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原创作品,
版权归幼儿园所有,转载需授权。
反对抄袭,反对洗稿。
如有侵权,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讲述者丨李文老师
日期丨2021年4月7日
推荐阅读
教师手记|孩子们建造了一座“流动图书馆”
2021年3月31日
教师手记 | 一份“好好吃饭”记录表的变迁
2021年3月24日
教师手记|生娃一年后,重归花草园
2021年3月17日
成为我自己
我们在一起
按自己的节奏呼吸与思考
点
点击“”,购买花草园出品《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回归传统、自然与本真》课程用书……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