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
“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年根儿里大家聊得最多的就是过年,提到年,最喜庆的就是家家户户门口挂的灯笼,其中最神奇的就是会动的走马灯。新年欢庆周里,小朋友对灯笼产生了兴趣,正巧班里有一位手工达人——郭浩文爸爸,于是我们邀请他与孩子们一同揭秘走马灯。
达人介绍
大家好,我是中二班郭浩文的爸爸郭志宏。
恰巧和老师一起讨论新年庙会的筹备,说到了走马灯,我就想到了自己儿时的那份好奇,想着是不是可以和孩子们讲一下关于灯笼的历史和走马灯的制作方法。应承之后,心里有点忐忑,不知道自己能否把走马灯所涉及的空气动力学和涡轮力学原理给五岁左右的小朋友讲清楚。
理想与现实的小差距
准备
反复实验
按照自己的想法,买了些材料,做了一个灯笼骨架并安装了一个简易涡轮,外面用红布做罩把奇丑无比的骨架罩了起来。接下来几次的试验让我有点崩溃,蜡烛加热后的空气根本无法推动涡轮转动,只好用吹风机提供动力。但我想,没有蜡烛,很难让孩子们感知到热空气推动涡轮转动的现象。
我正苦思无果时,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个简易的走马灯制作方法,试验之下居然成功了,点燃蜡烛后灯罩转动了起来。
在我的整个制作过程中,儿子除了偶尔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外,很少参与我的制作过程。大概钳子、铁丝之类的东西,目前还不是他的兴趣所在。
但是,我做好演示PPT并且告诉儿子有一部分是需要他给小朋友讲解后,儿子立即来了兴趣,很积极地配合我进行练习,一点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
小编:爸爸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收集着关于孩子各种的信息,有观察就会有发现噢。
在儿子的鼓励下,我带着三个灯笼走进了中二班。
充满期待
第一次给小朋友上课有点小忐忑
课程实施
儿子来开场
郭浩文在给大家讲解灯笼的由来
我做儿子的助手帮忙播放PPT
课堂上,由儿子讲解灯笼的由来作为开场。当我叫他到前面给同学们讲解时,儿子一脸兴奋,蹦蹦跳跳来到显示器前,并且在我的引导下,大声地给他的小伙伴们讲解,完全没有平时在公开场合的羞怯。
讲完之后,小脸红红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的一本正经,与他平日在课堂上如猴子般的模样判若两人。
小编:孩子总是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一下子长大的。你最近发现了孩子的哪些变化呢,欢迎和我们在评论里互动噢。
与孩子的对话
张夷陵:新年欢庆周的时候,我做了好多灯笼,我还会教大家一起做。
王逸帆:我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方形的灯笼,可以装饰教室。
郭浩文:奶奶家过年的时候门上就挂大灯笼。
师晨皓:灯笼很漂亮,过节的时候人们就会挂灯笼。
季子禾:我有一个灯笼,过年晚上出去玩的时候带着,可以吓跑年兽。
赵思淼:我知道灯笼有很多种,有用电的、有的用蜡烛。
现场来揭秘
小朋友知道的真不少啊!但大家见过会动的灯笼吗?
让我们回到现场,一起看看走马灯的秘密吧!
走马灯
(中国传统玩具)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汉族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百度百科
自由探索时间
It’s Happy TIME
孩子们的感受
陈乐仪:我想到了热气球,它们好像都是靠热气动的。
赵思淼:我想知道如果走马灯没有里面的东西(涡轮)它还会转吗?
张李昀:古代的发明很有趣,我感到很神奇。
张夷陵:会做这个的人好棒,郭浩文爸爸好棒。
问题
孩子们自由探索后,他们的问题也扑面而来:
谢雨默:为什么风从旁边吹比从下往上吹时,涡轮转的速度慢呢?
赵思淼:如果走马灯里没有风车(涡轮)它还会转吗?
李佳蔓:涡轮上的小片片必须都一样吗?它们的方向不一样会怎样呢?
小编:由于时间关系,郭浩文爸爸在课上不能一一解答大家的问题,但是小编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带着问题,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寻找答案的。他们自己找到的答案一定是最让他们满意的。
意识是改变的开始
一次进班带来的些许思考
反思
发现不一样的“他”
儿子的表现让我若有所悟:原来在同龄人面前,儿子也是如此的神采飞扬,有一个与在家中截然不同的自己。看来我对儿子的了解还不够啊。
那些惊讶与赞许
听了孩子们和老师的对话,最让我震惊的是当老师问“为什么走马灯会转动?”的问题时,有一个声音道:“因为上升的热空气推动了涡轮旋转。”在我看来,这是对我上面实验的一个完美总结,我知道从此不能再以自己的成长经验来衡量现在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了!
整个活动中,看着孩子们好奇的神情、对美好事物发自内心的喜欢、以及欢悦心情的自然流露,心中的柔软被不断的触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需要并且值得我们用心呵护和精心引导。
小编:新奇的走马灯让孩子对传统工艺中充满了探究欲,也对给他们带来这个活动的“爸爸”充满了敬意。
@ 爸爸
——郭浩文
水瓶座男生
平时爸爸不来幼儿园,因为要给小朋友讲课,他来了,我很高兴。后来,小朋友们抢着和爸爸拍照,我知道大家都喜欢他。我希望爸爸能多来幼儿园。
郭浩文
(月底我就5岁了)
崇拜指数:★★★☆
在历史学家的考证中,证明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便携照明工具。
灯笼还有很多秘密,期待你在假期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一看、找一找。
今日看点
灯笼是每个中国人心里关于团圆、和睦的一个符号与情结。制作灯笼这一传统的民间工艺,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
新年给孩子们带了新的学习契机,借助家长身上自带的文化密码,有幸运将灯笼引入孩子们的课程中,希望借着这个机会,激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感。
文字:郭志宏(中二班郭浩文爸爸)
视频制作:李美杰老师
文字编辑:田巍老师 2017年1月6日
成为我自己
我们在一起
按自己的节奏呼吸与思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