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面
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在今天的畅游日里,孩子们尝试用米和面制作美味的食物,现在就请大家和我们一起走进舌尖上的中班之“米面变变变”。
美食之
“面”篇
一说到面,孩子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面条。那除了面条之外,面还可以做哪些美食呢?今天我们请到了孙依莲妈妈和孙熙悦妈妈一起用面来制作美食。
面美食一:康蔬菜面
美食家:孙依莲妈妈
康蔬菜面
关于蔬菜面你知道什么?
吴洛嫣
用蔬菜煮的面就是蔬菜面。
孙依莲
我妈妈会做,蔬菜面是把蔬菜榨成汁,然后用蔬菜汁和面,做出来的面才是蔬菜面。
链接
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由于古代中国食品卫生条件较差,相对于其他食品而言,经过煮沸的面条最为洁净,可以极大地减少肠胃疾病的发生,因此面条成为中国最常见的食品之一。
原来面还有这么多的知识,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孙依莲妈妈一起来学习用面制作美食吧!
材料:菠菜、胡萝卜、紫甘蓝、面粉
制作方法
1、摘菜、洗菜
吴洛嫣:菠菜很好摘,只要把菠菜摘成一根一根的就可以了。
刘瀚泽:我觉得紫甘蓝很不好弄,因为紫甘蓝太硬了,摘的我的手有点疼,但是我还是坚持摘完。
孙依莲:萝卜有点不好洗,因为我妈妈把萝卜切的太小了,我都拿不住。
2、榨汁、和面
陈海睿:榨汁机好神奇,开关一打开蔬菜就变成汁了,不知道能不能喝?
李沐航:用这些蔬菜汁和出来的面颜色好漂亮。
3、擀面、切面
高不寒: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擀面杖,终于派上用场了。
马令仪:我第一次擀面,等过年的时候,我就能帮妈妈捏饺子啦!
美食制作完毕,品尝时间到了。
孙依莲妈妈:最后再拌上好吃的麻酱,口感就会更美味。
面美食二:麻食
美食家:孙熙悦妈妈
麻食
链接
麻食,也叫作“麻什”、“麻食子”或者“麻什子”,是西北地区(尤其在陕西)的一道回族传统小吃。麻食是元代色目人穆斯林创制出来的。
材料:面粉、鸡蛋、西红柿、青椒、胡萝卜
1、和面、切菜
赵若清:好多面啊,孙熙悦妈妈能和动吗?
刘沐云:我最喜欢吃西红柿了,好想现在就吃一个。
2、擀面、切丁
杨昊霖:擀面有点费劲,现在我好累啊。
赵君怡:咱们两个一起搓,要不然最后都吃不上。
韩子游:在做寿司的这个板子上搓真是太简单了!
3、煮面、炒菜
1 2
3
1.将面在锅里先煮熟。
2.然后开始炒菜。
3.将煮好的面放入菜中一起炒。
廉宠理:我闻到味道了,好香,好想吃~
杨泊安:孙熙悦妈妈炒的好漂亮,五颜六色的。
关景融:我一会儿要吃一大碗!
美食制作完毕,品尝时间到了。
沈辰宇:孙熙悦妈妈做的麻食看起来好好吃啊!
廉宠理:我要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分享。
原来面可以做出这么美味的食物,那么你们知道米可以做出哪些美食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米的美食吧!
美食之
“米”篇
一说到米,孩子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米饭,米还可以做成哪些美食呢?看看贾依晨姥姥、王淏晨姥姥和张夷陵妈妈做出哪些拿手美食来。
米美食一:桂花糯米藕
美食家:贾依晨姥姥、王淏晨姥姥
桂花糯米藕
关于糯米藕你知道什么?
伭子涵
我没吃过那个,不知道好不好吃?
张北歆
我猜是糯米和藕一起做的,但是具体怎么做的不知道。
周睿康
糯米藕是我妈妈最爱吃的,妈妈小的时候经常吃,我还没有吃过呢!
链接
糯米是中国南方制作粘性小吃的主要原料,而西湖的莲藕是藕中的极品,人们想这两样东西可不可以做出好吃的食物来,所以制作出了“糯米藕”。
原来大家都不了解糯米藕,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姥姥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制作这道美食吧!
材料:藕、糯米、糖桂花、牙签
制作方法
1、洗干净,去皮
薛暖:我闻不到藕是什么味道,你来帮我闻一闻。
郭沛元:我觉得藕挺好洗的,表面挺光滑的,洗的时候用手一搓就干净了。
贾依宸:削皮太危险了,让我姥姥自己动手吧。
2、切开口,灌米
牛亦菲:我发现这个藕有8个洞洞,那个藕有10个洞洞,每个藕的洞洞数都不一样。
王旭峰:藕的洞太小了,糯米不好往洞里装,总是掉在外面。
郭沛元:我们两个人合作装糯米,一个人扶着,另一个人装米。
3、封口,入锅煮
灌好米的藕用牙签固定好,放入锅中煮。接下来,我们就耐心等待吧!
美食制作完毕,品尝时间到了。
煮好后,一定要抹上糖桂花才更加美味哦。
刘子立:好香啊!贾依晨姥姥,是不是切好之后就可以吃了?
吴雨珊:我吃的时候觉得有点甜。
张北歆:和蒸红薯的味道好像,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米美食二:年糕
美食家:张夷陵妈妈
年糕
关于年糕你知道什么?
谢雨默
年糕是用麦子和米做的。
张夷陵
我知道一个故事:从前人们种稻谷吃不完,为了防止米坏掉,有个聪明人提议将米埋到地下,这样等其他国家侵略的时候士兵就有吃的了 。结果真的有其他国家打过来,士兵们把埋在地下像“城砖”的粮食挖出来充饥,并打赢了胜仗。渐渐地这个聪明人老了去世了,人们每年都会做“年糕”来纪念他。
赵思淼
我最喜欢吃年糕了,但是我很久没吃过了,我想吃一次。
链接
年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在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吃年糕,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了解了这么多,到底年糕是怎么做的呢?张夷陵妈妈带来了自己的手艺!
材料:黄米、糯米、各种干果
制作方法
1、准备材料
谢雨默:枣会在我们的肚子里转化成葡萄糖,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
张夷陵:去核弄的我的手很疼,但我还是忍住了。
2、看妈妈做
张夷陵妈妈:在做之前,一定要先把黄米揉好,黄米和小米差不多,但是黄米更有粘性,揉一揉之后可以增强口感。
袁天饴:黄米的味道好好闻,我想吃!
刘咨孜:我想吃葡萄干,芃芃妈妈,你能不能多放点?
3、尝试,入锅蒸
王逸帆:糯米和黄米都很黏,我的两只手像被吸尘器吸住了一样。
马佳宜:开始做的时候黄米粘了我一手,但是戴上手套之后就没事了。
陈乐仪:好漂亮啊,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我都等不及了!
美食制作完毕,品尝时间到了。
张夷陵:和妈妈一起切,分享给其他班的小朋友。
赵思淼:我制作了两个年糕,晚上放学我想都带回去,让我妈妈也尝一尝。
一天的活动已经结束了,品尝了妈妈们和姥姥们给我们制作的美食,孩子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张夷陵:妈妈来幼儿园给大家做年糕,我为妈妈感到骄傲。
孙依莲:我喜欢妈妈做的蔬菜面,妈妈我爱你~
王淏晨:我感觉很幸福,因为姥姥当老师教大家做桂花糯米藕,真是太好吃了。
特别感谢贾依晨姥姥、王淏晨姥姥、张夷陵妈妈、孙依莲妈妈、孙熙悦妈妈带我们体验米和面的美食之旅!
米面之旅结束,新的问题在我们心中出现。为什么每一顿饭都要吃主食?为什么蔬菜和肉都吃,身体才会康?汉堡包也是主食,我可以天天吃它吗?…孩子们,别着急,下周《食物金字塔》,我们一起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今日看点(来自家长)
张夷陵妈妈:特别荣幸参加本周的畅游活动。年糕是我老家东北过年时的重要食物。每到过年,家人一起泡米蒸饭压料已经成为了一个有仪式感的事情,吃到年糕就吃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得到进班和孩子们一同制作食物的机会后很忐忑,周末和晚上试做了好几锅,女儿一直在跟我一起琢磨适合小朋友的口味和制作方法。
这次的用料,除了小朋友们熟悉的糯米,还用到了黄米。黄米为五谷之一,历史上是黄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大自然对先民的馈赠,如今主要作为粗粮食用,也是东北过年的食物,所以想借这个机会介绍给小朋友们。
畅游日里,小朋友们看着满桌的食材热情澎湃,自制环节更是兴趣高涨。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借助制作食物的方式,感受周围世界的宁静;在行动中体验自己和世界、他人的关系;不知不觉中发展着内在的生命力量。
材料提供:中班组教师
编辑:李美杰老师 2016年12月17日
成为我自己
我们在一起
按自己的节奏呼吸与思考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