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阶段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康的心理不仅能够促进身体的康成长,还有助于孩子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个性品质。维护和促进幼儿康是第一位的,也是最为重要的。近日,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在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中,增加了“促进心理康”的要求,扩展了以往狭义的康概念,强调了幼儿的身心康。丰台一幼在保育和教育中一直关注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需求,从饮食、运动、课程、环境等多方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康全面发展。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快乐康心理呢?在幼儿园各个环节活动中,老师们为幼儿创设宽松和关爱的氛围,在良好的同伴师生关系中感受到尊重和接纳,从而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
建立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康教育能够取得成效的必要前提。为幼儿提供、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使幼儿感受到尊重、理解、关爱和接纳,使幼儿愉快的生活和活动,形成安全感和对成人的依赖,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谈,牵着手教育,使孩子们在师爱的摇篮中,在发自内心的赞赏中获得满足,获得自信,从而使其心理康发展。同时在教师一言一行所流露的关爱中,培养幼儿关心集体、关心父母、关心同伴的积极情感。
在游戏中促进幼儿心理康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切教育都在游戏中进行,心理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发挥增效作用。陈鹤琴说:“从心理方面说,小孩子是好动的,好模仿的,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常识、思想和康。”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游戏和活动是幼儿学习交往技能的最好机会,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在游戏中,我们会鼓励和支持幼儿根据自身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和伙伴,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孩子们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之中,与周围人交往,在儿童世界中学会处理和解决一些问题,克服胆怯、害羞的心理,学会自主、谦让和协作, 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日生活中,我们细心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情绪、行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位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幼儿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幼儿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扰,努力使每一名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促进幼儿康活泼地发展。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