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玫君教授
中国 台湾 台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戏剧创作与应用学系专任教授。长期致力于幼儿园戏剧课程与评量的研究,自2014年开始主导中国台湾幼儿园美感领域新课纲的发展,且为“中国台湾 幼儿园美感及艺术教育向下扎根”五年计划主持人。其著作《创作性儿童戏剧入门》以及《创作性戏剧理论与实务》等,是儿童戏剧教育的先锋代表作。
RKEC的课程指导专家林玫君教授,与老师们如约而至相聚在英皇的白色城堡中,开始了戏剧教学活动课程研讨。林教授从幼儿游戏与学习的角度,对老师们的戏剧教学活动的整体化,进行了助力课程发展的教学研究。
课程预设计划的思考 需要在纵向思维中体现连续性发展
课程预设计划是教师根据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特点,纵观整个课程,而制定的连续发展的计划。课程思路预设计划过程,使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更全面和长远。课程思路经过纵向思考和计划,则更加清晰和完整,达到以课程的连续性发展承载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实现了课程的整体性发展。在戏剧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已有经验,有层次、连续地开展活动。有情节的发展,提高活动的连贯性。
落实预设计划的同时 注重每一个戏剧主题活动实施的层次性和连贯性
教学研究聚焦在故事圈、口述哑剧、走走停停等手法的适宜运用,以及教师在活动中对空间的管理,教师的提问技巧等方面。戏剧活动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落实预设计划的过程,因为,预设计划无法预料到课程实施中会出现的所有情形,意料之外的惊喜或者突发状况时有发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某个点引发儿童产生了与主题内容不一样的思考,而这些新奇的想法是值得深入探究和学习的方面,那么教师可以抓住教育契机,调整课程思路预设计划,更适合儿童的发展。当然有时候,儿童创造性的想法也会影响课程思路发生质的变化。
教学观摩 Tips
K1级音乐游戏活动
《追兵来了》
K2级故事创编活动《维尼怎么样了》
K3级建构活动
《威尼斯水城》《残垣断壁的长城》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MEIYI英皇国际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