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园 大收获
地处市中心的无锡市实验幼儿园有这么一片种植园地,它不是教师们的额外任务、不是孩子们的观赏园、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片天地,它是一块承载着多层次、多方面、多主体的收获园地,孩子们称它为“开心菜园”。从开垦到播种,从浇水施肥到耐心等待,在孩子们的关心与照料下,“开心菜园”收获了!
一块块棕色的泥土变成一片片绿色的海洋,一粒粒小小的种子成为一个个成熟的果实,水灵灵的生菜、绿油油的空心菜、沉甸甸的四季豆、脆生生的黄瓜……一份份开心的收获做成一盘盘可口的菜肴。硕果累累的收获让孩子们直接体验到了辛勤播种带来的喜悦。
※清甜爽脆的黄瓜洗洗就吃上啦
※汉堡里曾经难以下咽的生菜变成了如今的最爱
※一把把空心菜花束丽变身成色泽鲜嫩的蒜末空心菜
※长长的四季豆演变成一场家长的厨艺大比拼!
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幼儿与植物、泥土、水以及各类工具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幼儿加深对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以及植物与泥土、阳光、空气及水等要素相互关系的认识的过程。
种植是一种有温度和有情感的活动,孩子们在种植过程中收获的不只是果实、不只是能力和知识,还有情感和态度。因为孩子们对生命的成长过程充满好奇,他们会精心呵护、仔细观察,会关注生命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会对生命充满感情、倾注热情。
“我们今天什么时候去小菜园?”去小菜园已经成为孩子们每天必做的事情。他们对待那些种子就如他们孕育的宝宝般。
“老师,快看!我这颗豆子为什么有黄色的叶子?是不是没有营养了啊?”他们时刻关注着植物的生长,生怕有所怠慢。
“我这个肯定很好吃!”有孩子回家路上一路拿着自己收获的菜菜,不肯放下。
“为什么还要教孩子们种菜?”“种菜有什么好学的?”从小就在田地中长大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会不会有这样的质疑呢?在孩子们参与开心菜园的种植过程中,他们会不会也有所收获呢?
在选种和照料的过程中,有经验的爷爷奶奶纷纷来支招,有的给予好的建议,有的帮忙施肥,有的来搭架子……他们在孩子们热情的簇拥与感谢下感受到了学习的氛围,感受到了孩子们喜爱自然的天性。
“我家娃竟然会说出‘藤蔓植物’这么专业的词。”“最近她天天关注天气,就怕大风大雨,说小芽会受伤。”家长从种植活动中发现了学习深度与广度。
“我家以前最不爱吃生菜了,现在抢着吃哇!”原来,当孩子对这个事物有感情了,他就会喜欢上。
听着孩子经常聊起他种的植物,离园前会拉着爸爸妈妈去看看她的植物,带着孩子收获的果实做出一道独特的菜肴……这些质朴的行为让家长的育儿观念也在转变。
“快来看看我们的小苗又长高啦!”“我们班的豆子长得多好啊!”“我们已经收割第二次了!”从老师们一个个快快的分享中不难看出,他们与孩子们一样充满期许,收获满满。他们收获了对植物生长规律和种植知识的了解,收获了对种植活动指导与策略的提升,收获了对幼儿种植兴趣和能力的认识。
“我们班可以种什么?”“什么时候种比较好?”种植之初,没有种植经验的老师们除了向幼儿园种植专家罗师傅请教,还有的向书本、向网络、或向身边有种菜经验的人进行询问,寻找适合小班幼儿种植、观察的植物。
“怎样让每个孩子在每个过程中都参与进来?”为了避免种植园成为欣赏园,发挥每个孩子的小主人意识,老师们采用了分小组种植、为每个孩子的种子插上名字、轮流浇水制、一起采摘等策略,让所有孩子亲身体验、实践操作。
作为与幼儿共同生活的主体,教师和孩子一起在种植中学习,在经历中成长。
这片小小的开心菜园为幼儿园增添了新绿,是这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片小小的开心菜园为孩子们增添了新乐,是一本孩子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活教材;
这片小小的开心菜园为家长老师增添了新生,是一片回归质朴之心的自由天地。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无锡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