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游戏の教研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冬季的第一场雪
不及一场高质量教研学习
为了儿童的高质量游戏
以真实活动为媒介
以实际问题为导向
由专家答疑解惑
有专业高度、有思想深度
有知识广度、有人文温度
一期一会,倍加珍惜
2020年11月25日,我园特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郑福明副教授就“促进儿童高质量游戏发展”开展了教研活动。为使教研活动更直观、更生动、更有效,我们组织了“游戏现场观摩”的教研培训。
专家风采
01
活动观摩
上午九点钟,老师们准时到达教研现场,观摩大三班的“鹤湖新居”主题建构活动。活动中,幼儿与幼儿对话、幼儿与老师对话、老师与老师对话,现场尽是思维碰撞的火花!
精彩瞬间
认真工作的孩子们!
滑动查看更多
小小搬运工们!
投入的老师们!
俯瞰图
大门
服饰馆与学堂
接待处
围墙
孩子们的精彩活动仍在继续……
02
分享交流
观摩活动结束后,大三班李丽芳老师介绍“鹤湖新居”项目活动的背景及活动的发展历程。随后,老师们根据自己对观摩活动的观察与思考,结合自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的问题及疑惑,相互交流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介绍活动
交流讨论
03
专业答疑
说明
为什么要组织这样高水平、专业的教研活动呢?
针对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张素梅园长作了如下说明:
第一,为了幼儿发展。以教研活动为手段,希望老师能有所收获,并能真正将所学、所感、所得运用到幼儿教育当中,能够引导、支持幼儿解决问题,促进幼儿深度思考,进行高质量游戏;
第二,为了教师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高质量游戏。希望老师们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如何适宜地介入幼儿的活动,从而真正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第三,为了提升教研质量。借由此次活动,希望我们的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学习郑老师的“剥笋式”的教研方法和策略,从而推动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质量向更高水平发展。
求问
&
解惑
Answers
正如戈尔丁说过的,“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对于老师们的问题,郑福明教授层层剖析、化繁为简、由浅入深地进行了一番全面深刻、“接地气”的答疑。
教研现场气氛轻松融洽,老师们时而“刨根问底”,时而“奋笔疾书”,活动过后,相信我们的老师都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何谓“高质量游戏”?
现今,我们强调游戏,强调儿童活动,这是以经验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撑的,即幼儿通过与环境、与材料、与同伴及老师的互动形成经验,经过不断重复与练习,最终内化成自己的认知体系,进而为他们之后的认知发展提供基础。
基于上述游戏活动理论,所谓高质量游戏,也就是深度学习,其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关系”。全美幼教协会提出幼儿园教育的十大标准,第一项就是关系。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发现,刚才的搭建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关系,比如环境与材料的关系、材料特性与功能的关系、材料的转换关系、工具特征与问题解决的关系、幼儿与幼儿的关系等等。
深度学习就是对关系的发现、对问题的解决和经验迁移。经验迁移,是幼儿能把在这个游戏获得的经验和方法转移、运用到其他游戏活动中,经验就成了一种“活经验”,这其中要内化形成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最具有迁移性的。所以,深度游戏要关注这个游戏和另个游戏间的关系,关注这其中水平的递进和经验的迁移。
我们还可以思考幼儿经验和活动设计的关系。经验是设计的基础,设计使游戏有了目的、有了规则、有了合作,实施就是表达设计和内在想法的过程。教师多次组织幼儿实地参观,这就使得幼儿设计的内容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精确、越来越丰富。在实施过程中,幼儿每一次尝试,实际上都有在更进一步,越来越深入。由此看来,深度游戏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渐递进式地深入,老师们不要片面追求深度学习的成效。
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如何正确定位“教师参与”?
首先,要明确一点,无论我们怎样强调幼儿自主活动,都不等于不要教师参与。相反,在活动中,需要有教师与幼儿的“对话”,这涉及一种关系,就是师幼关系,即提高游戏质量,教师如何介入至关重要。
我们要清楚,除了自主游戏,还有一种是共同游戏。也就是,教师作为“大孩子”参与活动当中,与幼儿“对话”,这种共同游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是,教师如何“聪明地”和孩子互动?以教师提问为例,提问是教师与幼儿“对话”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师提出的问题若能引发幼儿思考,也可以构成幼儿学习。我们主张教师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提问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幼儿想不通、说不出的时候,老师“添一把火”,点亮他、启发他,这就是画龙点睛;提问时要“顺水推舟”,教师的提问要和幼儿当前活动有关联关系,要能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
其次,教师介入时可考虑任务内容和性质。在活动中,有一些活动不是幼儿能完成的,但又是营造活动整体氛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刚才的活动中,要给围屋大门安装屋檐,大门很高、屋檐很重,凭孩子不可能搬上去,而且这项任务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时,老师的介入和帮助是很及时且有必要的。
再次,我认为,无论多么强调生成课程,这其中都离不开“预设”。具体来说,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心目中始终要有目标导向、任务导向和质量导向。作为教师,组织高质量游戏,首先要具备一种能力,要能判断幼儿当前需要什么、其游戏活动正在往哪个方向发展,这是与幼儿互动很关键的一点。比如幼儿游戏时缺少材料,老师若启发幼儿找其他替代材料或制作工具,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引发幼儿向其他活动继续延伸,这就实现了游戏和游戏之间的关联。
最后,我认为,教师要加强对回顾环节的组织和延伸。经验有动作水平和语言水平两个层次,语言水平的是更深层的经验,一旦幼儿能用言语把自己的活动表达出来,说明他们已经对活动有了较深层的思考,也实现了从无意义经验到有意义经验的转变。活动中存在一些幼儿无意识的经验和问题,教师可以在回顾环节引导幼儿进行提炼和总结,这是在幼儿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过后,借用语言帮助幼儿实现经验的沉淀,这一过程就实现了从无意识经验到有意识经验、从学生主体到教师引导的关联关系的转变。除此之外,我们还应为幼儿提供更充足的同伴交流的机会,同伴间足够的交流也是在引发幼儿由内而外地表达经验。
幼儿的兴趣点和活动易变化,当他们偏离自己的计划时,教师如何引导?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要考虑游戏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游戏的价值在于幼儿的思考,幼儿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前提是幼儿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不必过度纠结幼儿计划与实施的差异,重要的是要追随儿童想法。
游戏本身是带有想象情节的,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思维和逻辑看待幼儿游戏,有时,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却没有表达出来,教师首先要注意观察幼儿活动,及时、适时与幼儿对话,了解他们的想法,认真思考和探究幼儿的想法和行为背后的原因,不置对错,尊重幼儿自己的预设和生成。其次,(活动)变化可能是潜在的教育契机,老师倾听幼儿,从幼儿的角度思考、理解幼儿对活动的想法,找到活动间的关联关系,可以以活动引发幼儿,使幼儿游戏逐渐精确。
我认为,幼儿教育与其说是科学,倒不如说是艺术。艺术是随景而变的,在于“度”的把握,就好比光线变换下,色彩也是千差万别,同理,有艺术的教育要懂得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04
课程指导
下午,郑老师和课题组成员围绕课程与高质量游戏的关系以及幼儿园课程建设这两方面核心内容进行了激烈的头脑风暴和深入的探讨。郑老师站在专业角度和理论高度上,指出了高质量游戏是有效课程的灵魂,并详细地阐述了园本课程构建的思路,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这次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中,
有感受、有交流、有思考,
我们收获了!
我们在推进高质量游戏的道路上,
坚定前行!
文/编:杜亚君
摄影:江淑兴、宇萱
审核:胡俊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深圳市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