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曲曲的线
圈圈点点的圆
涂涂抹抹的一团团
你肯定没有看懂吧
其实,这是我的新发现
符号,花园里随处可见
符号与“播报”
花园里每天都会发生好多的大事,花幼娃游走于花园的每个角落,通过对身边人的询问和采访,了解生活事件的相关信息,将这些信息整理成简洁、明晰、自己理解的一串串符号,经过反复的解读、理解与优化,最终转化为花幼娃自己的语言。
收集信息 了解大事
一开始,我们的采访对象都是老师!但是,谁规定老师们认为的“大事”才是“大事儿”呢!小伙伴也知道很多有趣的事呢!询问、采访、调查……在收集大事件的过程中,我们独立自主地寻找收集对象,在沟通的过程中,文明浸润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信息整理 转化符号
这些符号什么意思?大家一起头脑风暴!通过整理信息,我们知道了好多好多的大事!例如:新冠红码乌龙事件;中二班孵小鸡活动;第6届柚子节;棒垒球比赛继续召开……这些大事都在符号里!
一起解读符号
解读符号 优化整理
收集的符号让我们眼花缭乱,看我们如何解读它们。在对符号反复的整理与再创中,我们用更加简洁、易懂的符号表征事件,并对常用符号做出约定。
符号播报 语言转化
最最期待的,就是把这些符号搬上大荧幕啦!将符号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把书面符号转化为声音信号,我们的播报成功啦!
播报精彩瞬间
老师有话说:
尊重幼儿的参与权,就是对幼儿成长最好的支持。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他们年龄尚小,认知水平有限,可他们依然对身边发生的事有着不同程度的解读与见解。在大事件播报的整个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绝对的参与权。从收集到整理,从解读到播报,他们运用图形、符号等形式传达信息、表达感受,最终将书面信息重新转化为语言信息,在游戏中逐步完善前书写经验的构建。
符号与“花幼报”
大事件的播报,让孩子们也关注到信息传递的持续性问题。怎样解决播报时长短,播报范围小的问题呢?孩子们在每周送出的报纸上获得了灵感,他们要办自己能够看懂的报纸——花幼报。
了解报纸 累积经验
S1:报纸上的字大小为什么不一样。
S2:报纸上的字有不同的颜色,这代表着什么呢?
S3:为什么报纸上的字都要在框框里。
S4:报纸上的图片是干什么的?
……
原来,报纸里的文字有“大小”与“粗细”之分,版块有“密与疏”的差别,格式有“居中”和“横竖”的奇妙分布……
报纸里有这么多的学问呢!用符号记录下来。
尝试绘制 实际操作
通过投票,“花朵+房子+报纸”就是我们的报纸LOGO啦!根据信息内容预设版块,让所有的信息都整整齐齐地“排好队”。从确定报名到筛选信息,从板块划分到内容填充,我们将经验转化为技能,花幼报就在我们的涂涂改改中诞生啦!
花幼报logo
读后调查 持续改进
大家会喜欢“花幼报”吗?当花幼报顺利的配送到各个班级后,我们满怀激动的向大家征询意见与建议。经调查,小伙伴们表示有三个板块的内容看不懂。
版本比较 总结经验
经过调整的花幼报,每一期都有着一点点的变化。符号绘制越来越清晰,版块分布越来越合理,文本格式越来越规范,获得了幼儿园小朋友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花幼报第一期
花幼报第二期
花幼报第三期
老师有话说:
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地提到:要保护幼儿的前书写兴趣;要做好必要的前书写准备。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幼儿的书写能力,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制作报纸的过程中,孩子们运用图示和符号进行信息的表征,也正契合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的:3—6岁儿童应当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的技能。
前书写该怎么准备
手部精细动作奠定前书写的基础
经验证,手部小肌肉越灵活,在书写的行为上更加的稳定与流畅。快来看看花幼娃的日常是怎样锻炼手部小肌肉群的吧!
小班幼儿开展涂色、撕纸、串大珠、手指游戏、捡豆豆等游戏,强化指尖的触感与灵敏。
中班幼儿开展剪纸、粘贴、刺绣、手腕游戏、绘画、拍球等游戏,加强手腕灵敏和力量的练习。
大班幼儿开展写信、绘画、符号大闯关等游戏,提升幼儿对符号的使用频率,储备书写的经验。
浓郁的书写氛围激发前书写的兴趣
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符号环境,能够给予幼儿书写的暗示,激发幼儿书写的兴趣,给予幼儿书写的模板,刺激幼儿书写的欲望。
良好的书写习惯助力前书写的进步
书写的坐姿、握笔姿势、正确用眼都直接反映幼儿书写的状态,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让幼儿在书写时更能得心应手。
花开有时,衔接有度,
让符号为前书写搭建阶梯
用符号替前书写减缓坡度
做好前书写的准备
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准小学生
撰稿/袁小雯
图片/袁小雯 吴玲
美编/袁小雯
审核/加冬梅
版权声明
本文系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原创稿件,如需转载、借鉴,请注明出处。
用心守护,用爱陪伴,
我们一直在你身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