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班的孩子们喜欢研究恐龙,和恐龙有关的一切都能抓住他们探究的目光……
恐龙喜欢的食物…
恐龙的身体结构…
当然,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和恐龙有关的游戏啦!
“我的翼龙住在高高的树上!”
“恐龙宝宝都和妈妈长得一样吗?”
“它们的妈妈会不会保护它们?”
一颗关于恐龙宝宝和恐龙妈妈的疑惑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悄悄生根,后来,一个故事的到来让它开始发芽……
初遇故事《小恐龙找妈妈》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恐龙蛋。小恐龙就要从恐龙蛋里出生了。“好黑啊,我的妈妈在哪里?”
小恐龙走到森林里,寻找妈妈去啦……
小恐龙发现自己有两只短短的前爪,两条结实有力的后腿,还有锋利的牙齿,它想:“妈妈应该长得和我一样吧。”可是它遇到的恐龙们都告诉它:“你不是我的宝宝。”它的妈妈到底是谁呢?
中三班的孩子们太喜欢这个故事了,经常凑在一起讨论。
“我一看就知道小恐龙是霸王龙,为什么那些恐龙妈妈不告诉它呢?”
“因为那些恐龙都是草食性恐龙,它们害怕吧!”
“如果小恐龙是草食性恐龙就好了。”
孩子们开始思考:如果小恐龙是其他的样子,故事会变成什么样呢?
创编故事,童心和恐龙的碰撞
孩子们认为,不一样的小恐龙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故事,可能它会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妈妈……
故事中,小恐龙反复地说:“我的前爪很短,用两只脚走路,还有锋利的牙齿。”孩子们认为小恐龙正是因为询问的恐龙都和自己长得不一样,才会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妈妈。
龙龙说:“双冠龙前爪也很短,也用两只脚走路,和小恐龙很像。如果小恐龙问双冠龙,双冠龙一定会说:我的头上有两个肉冠,你没有,你不是我的宝宝。”
晓鑫说:“鲨齿龙也和它很像,鲨齿龙会说:我的牙齿比你还锋利,我还有细细的眼睛,你没有,你不是我的宝宝。”
在设想小恐龙应该询问哪些不一样的大恐龙时,孩子们总是先想到一些特征明显的恐龙,也总是不由自主地用身体动作来表示这些恐龙的外形特征。
也许,这个故事不会只停留在纸上,也不会只停留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研讨故事,确定剧本与排练
“诶呀,恐龙不是你那个样子走路的!霸王龙应该这么走!”
“没有你说的那种恐龙!(小恐龙)不可能遇到那种恐龙!”
孩子们都想让自己喜欢的恐龙成为故事里的角色,为了解决分歧,部分“小编导”开始忍不住拿出纸笔商讨起来……
“腕龙和小恐龙长得太不一样了,不要腕龙!”
“棘龙要留下来,棘龙也是前爪很短、用两只脚走路的恐龙,但是它有背帆!”
“我的恐龙可以这样演。”
“我选的恐龙更厉害!”
在商量哪些恐龙应该“入选”时,孩子们也会一边扮演恐龙的样子一边“剑拔弩张”起来……
最后,各位“小编导”终于通过投票的形式确定了故事角色的“人选”。
在创造出这样一个全新角色、全新故事的中三班版《小恐龙找妈妈》后,孩子们非常兴奋,想要把它分享给更多的小朋友们听一听。看来,“编导”们编完了故事,还需要更多人来把这个故事搬上更大的舞台……
Happy Halloween
小编导们认为:“如果要表演故事里的恐龙,一定要记住恐龙说的话,还要会做动作!”
都想演小恐龙怎么办?依靠票数决出胜负吧!
我们可以向哥哥姐姐借服装……
家里的睡衣也能派上用场!
我们还能自己动手制作道具!
孩子们一边表演,一边互相提着建议:“我们是恐龙,一定要把爪子伸出来!”
“小恐龙终于找到了妈妈,他们一定会开心地抱一抱!”
故事排练好了!把我们的故事表演给同学们看一看吧!
听到大家的掌声,小演员们非常开心~
表演故事,小恐龙亮相主题晨会
“经过整整一周的练习,我们终于可以把这个故事表演给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看看啦!”
第一幕:小恐龙破壳,要去森林里找妈妈啦!
第二幕:小恐龙遇到了用两只脚走路的鹦鹉嘴龙
第三幕:小恐龙遇到了长得像小山坡的剑龙
第四幕:小恐龙遇到了一群前爪很短、用两只脚走路、还有尖尖牙齿的恐龙,但是它们都不是小恐龙的妈妈。
第五幕:小恐龙遇到了一群热心的恐龙,在它们的帮助下……
第六幕:小恐龙终于找到自己的妈妈啦!
小朋友们看得多认真啊,能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我们真是太开心啦!
一场童话带来的美梦,让孩子们搬出小脑袋里所有有关恐龙的经验,在故事里编入自己的点子,在表演中融入自己的色彩。
这场重返侏罗纪的美梦,正在孩子们不断的想象、创造和探究中变得越发鲜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角色分工和协作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而作为他们的陪伴者和支持者,我们所需要做的全部则是追随他们的兴趣、关注他们的好点子,并支持他们完成自己的计划。
孩子们还会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思考呢?我们愿意在这场冒险中,继续与他们同行!
一个故事可能会落幕,但儿童在兴趣中的探索和创造将一直持续下去……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