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全面提升我市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整体水平,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9年绵阳市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暨语言领域教育教学成果展评活动、绵阳市幼教联盟第三届年会、四川省何云竹名园长工作室课程领导力学术研讨会在绵阳中学育才学校隆重开幕。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闵永祥向到场的老师表示了热烈欢迎,他说绵阳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辛勤奋斗。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教体局的关心指导下,应以合作育人、联合教研教改和资源信息整合共享为纽带,不断提高绵阳幼儿教育整体水平。
《真相只有一个》
执教老师:张小英
(绵阳市机关幼儿园)
“一只叫小毛绒的小鸡失踪了”,老师通过层层还原真相,在情境中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孩子们学习“先……然后……最后”“如果……就”等句式,进一步获得关于谈话的经验、叙事性讲述的经验。
《悄悄话》
执教老师:张红
(江油市东方红幼儿园)
一开始,孩子欣赏散文诗《悄悄话》,学习并了解散文诗的内容、体裁特点以及情感表达方式。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在原有散文诗的句式上对内容进行丰富、扩展或创编,并完整表述出来。
《密室闯关》
执教老师:林芳
(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
孩子们在“猜一猜——找一找——说一说”的闯关游戏中,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和胜利的喜悦。老师通过情景带入和角色分工,不断升级游戏难度,引导孩子们用完整、准确的语言描述事物的特征。
《像狼一样嚎叫》
执教老师:冯子芮
(三台县潼川第一幼儿园)
老师给孩子们讲了故事《像狼一样嚎叫》,让他们在欣赏绘本、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利用提问、回顾、游戏等方式,引导他们明白自由也是有限度的,而管束有时候也是一种爱的表现。
《鸭子!兔子》
执教老师:陈洋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幼儿园)
“一只动物的小脑袋,它到底像什么呢?”老师从一个问题出发,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初步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讨论及判断,激发幼儿的思辨能力,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趣配音》
执教老师:袁琳琳
(绵阳市教工幼儿园)
孩子们在变声游戏中,初步感知声音变化的妙趣,了解变声说话的小窍门。而后,通过观察狼和小羊的图片,引导幼儿猜测它们的对话,并模仿狼和小羊的声音和神态进行分组对话。最后,通过观看动画、视频,了解配音和配音的元素。
? 刘敏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刘敏老师首先谈到评价的两个重要功能。其一,诊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针对性和适宜性;其二,以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她对每位老师积极创设出让孩子想说、敢说、愿意说的环境,以及用尊重和平等的对话积极与儿童互动等方面表示肯定。而后,她针对6个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一一做出点评。
紧接着,她提到集体教学活动的概念,以及集体教学活动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集体教学的功能定位不准确、各领域的教育目标定位不清等等。因此,教师应恰当地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将集体教学置于幼儿园一日生活、游戏等共同组成的经验体系中,充分考虑与幼儿自发经验的关系和联系。
刘敏老师提出三点思考“这仅仅是语言领域的活动吗”“如何挖掘素材性资源的多元价值”“师幼如何有效互动”,并给出解答。希望老师们能从两方面思考设计集体教学活动,一看共同元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二看个性元素:领域特质。
最后,刘老师提到公开课作为交流课的一种形式,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开展。其中不能忽略“儿童本位”思想,每位老师都要明确看待公开课目的、消除教育歧视、呈现活动中的原生状态、规范公开课的评价标准。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而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相信老师们在观看了今日精彩的教学展示活动后,有新的思考与感悟,让我们携手,共同为幼教事业而奋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