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是第35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烟草威胁环境”。吸烟与很多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我国每年100多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每年200万人,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吸烟问题不是小事,控烟问题不能马虎。
吸烟的危害有哪些?二手烟对人们身体康有何影响?如何做到科学戒烟?有请北京友谊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何馨讲解《世界无烟日|远离烟草 保护肺部康》。
吸烟的流行状况
自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生效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控烟,2007-2017年全球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19.2%。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2018年中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0.5%。我国每年100多万人因烟草失去生命,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每年200万人,到2050年增至每年300万人。
吸烟的危害
传统香烟在燃烧时,温度会达到700度以上,燃烧时的高温会引起大量的化学反应和裂解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焦油。烟气中含有70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超过250种有害物质,70种致癌物质。
尼古丁会使人上瘾或产生依赖性,重复使用尼古丁也增加心脏速度和升高血压并降低食欲。大剂量的尼古丁会引起呕吐以及恶心,严重时会引发人的死亡。即便尼古丁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少,它也会充当香烟中各种致癌物的帮凶,为癌症的发病打开“方便之门”。吸烟者对卷烟(28%)的依赖程度比饮酒者对酒精(5.2%)、吸毒者对大麻(8.2%)或可卡因(11.6%)的依赖程度更强。
烟焦油是指吸烟者使用的烟嘴内积存的一层棕色油腻物,俗称烟油。煤焦油中含有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焦油粘附在咽、喉、气管,支气管粘膜表面,积存过多、时间过久可诱发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癌症。
亚硝胺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吸入肺部的比率较高,经呼吸道吸入肺部,进入肺泡甚至血液,导致肺癌和心血管疾病。
重金属,香烟中的重金属种类较多,危害比较重的有镉(Cd)、铬(Cr)、砷(As)等。它们会刺激人的皮肤、粘膜、消化道,长时间的积累会引起人的慢性中毒,导致肾功能损伤以及破坏人的代谢系统等。
一氧化碳,吸烟后呼出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比如一氧化碳、丙烯醛、氢氰酸、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丙酮、硫化物、氨、酚、乙醛等。危害较大的一氧化碳,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巨毒气体,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可以麻痹中枢神经,使人因窒息而死。
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
青少年时期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功能尚不全,抵抗力弱,与成人相比吸烟的危害就更大。影响骨骼发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等。会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病和肿瘤的发病年龄提前。
二手烟的危害
二手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与致癌物,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同样会增加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有证据提示,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儿童哮喘、肺癌、冠心病等,二手烟暴露并没有所谓的“安全水平”,短时间暴露于二手烟之中也会对人体的康造成危害,排风扇、空调等通风装置存在也无法完全避免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室内完全禁止吸烟是避免二手烟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
吸烟与慢阻肺
当前慢阻肺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平均每年约有270 万人死于慢阻肺,是世界第三大致死病因。目前我国约有1亿人患有慢阻肺,是和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病,构成了重大疾病负担。充分证据表明,吸烟可直接导致慢阻肺;而戒烟可以有效减少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有学者在100万中国人中开展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因吸烟导致的死亡中,45%归因于慢阻肺。
至少一年不吸烟才算成功。但即使成功戒烟,亦需小心复发。再抽烟的话会唤醒沉睡的烟瘾,就需要再次戒烟。
“烟草威胁环境”
在第35个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
给戒烟多一个理由
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
-END-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新都区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