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宛如是无声的“教材”,供孩子们在与之互动中获得成长。近日,蜀道园区开展室内环境和户外环境创设初赛,旨在提升环境创设质量,让环境更加基于儿童视角,承载更多学习机会,促进教师环境创设能力的提升。
室内环境
满足孩子们的多元游戏需要
每一个班级的环境都蕴含着老师们对儿童兴趣的尊重,对儿童发展需求的支持。无论是区角创设、还是墙面环境创设都充分融入儿童意识,体现课程的痕迹。建构区、娃娃家、表演区、美工区、益智区等区角满足幼儿操作、探究、创造、想象,舒展儿童的心灵。捕捉儿童兴趣而生的“石榴面点坊、理发店”等角色游戏区,为幼儿的扮演想象、自由交往提供了机会。
各班的植物角和动物养殖区,包菜、西兰花、花菜 、葱长势正好,孩子们在这里观察探索,萌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区角游戏墙上呈现着儿童游戏的痕迹、游戏中的玩法和想法,主题墙面上呈现着班级幼儿做桂花蜜、探秘恐龙等主题活动的过程,让孩子们随时随地可以找到学习和生活的痕迹,与自己过去的经验建立连接,感受到成长的力量。
户外环境
探究“玩”性十足的户外区域环境
为了给幼儿创设具有游戏性的户外区域环境,让户外区域能够真正让幼儿玩起来,蜀道园区开展户外区域环境创设评赛。前期,蜀道园区各户外游戏小组,分年龄、分层次投放户外游戏材料,预设户外游戏类型。评赛中,各班老师来到户外场地,听取游戏小组对各户外游戏区域的介绍。
游戏材料投放适宜吗?能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吗?老师们化身大孩子,来到野战游戏区、沙水游戏区、自主游戏区、表演区、交通游戏区体验孩子们的游戏,以亲身的体验来感知游戏的趣味性、材料投放的适宜性,感知游戏对儿童的发展价值。
本次评赛,大家在互动交流中进一步明晰了环境创设理念,交流环境创设经验。蜀道园区将继续研究以儿童为本的游戏环境,让环境承载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撰稿:魏宁、黄秀红
图片:郭惠敏
图文编辑:杨勤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生命绽放
的童年院子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