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小班的石榴老师们
干了一件与成长息息相关的大事,
那就是入户家访。
她们用脚步丈量了从园到家的距离,
拉近了家园的距离,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
孩子们的人生第一次,值得我们奔赴
家访是了解幼儿、增进家园沟通的重要方式。
为了让家访更有温度,促进家园携手共育。
各园区开展了家访培训,
就家访内容、家访流程、家访注意事项、
疫情防控要求进行了细致讲解。
同时,各园区还制定了家访调查表,
就幼儿的饮食习惯、
起居状况、自理能力、
情绪与交往、兴趣爱好,
家长的希望和期待进行了解。
家园沟通的大门,值得我们倾心
我们带着真诚走进家庭。
一扇门的打开
就是一次家园沟通的起点。
因为孩子,因为教育,
老师和家长第一次坐在一起,
了解幼儿的情况,沟通教育困惑。
共建家园信任,搭建家园沟通的桥梁。
与童心交汇的时刻,值得我们欢喜
家访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让孩子们熟悉老师,
产生对上幼儿园的期待。
为了这第一次的见面,
老师们带着一个小礼物,
一张小卡片等
拉近彼此的距离。
蹲下来是
石榴老师和孩子在一起的姿态,
她们用温柔的眼神,
亲切的话语与孩子们互动。
他们张开手臂,
带着热情和爱拥抱孩子。
她们侧身倾听,
和孩子聊一场不用“面对面”的天。
她们蹲下来和孩子们玩游戏,
在游戏中自然熟络起来。
孩子们的一个笑脸,
一句主动的回应,
一次大方的本领展示
都让老师们欣喜不已。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
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
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温度和温情的家访活动,
是家园双向奔赴的美好开篇。
素材提供:本部、金桥园区、蜀道园区、文道园区
图文编辑:杨勤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生命绽放
的童年院子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