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人文幼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MxNDkzMA==&mid=2247486547&idx=1&sn=ad6e29689f7f5acb16e783928324f4de
已是7月,毕业的脚步声清晰可闻,已在眼前。
一场大雨引发的谈话
原来孩子们心中有这样的愿望
几个孩子兴奋极了,当天晚上回去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爸爸妈妈。
趁“照相”之机
第一次向园长妈妈提出口头申请
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后,老师跟这10位孩子再次强调:
1.是否已经做好在幼儿园玩很晚的准备?
2.是否能克服内心可能出现的恐惧?
3.是否有信心说服、请求、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
▲孩子们第一次向园长妈妈提出口头申请
怎么写申请书?
一起来商量、讨论、制作
▲孩子们分组讨论制作申请书
▲孩子们的申请书 、 计划书
愿望终于实现啦!
是最美好、最特别的一个晚上
▲孩子们正式向园长妈妈提出书面申请
▲孩子们玩猫捉老鼠游戏
▲孩子们躺在地上说悄悄话
▲家长们的反馈
这是几个孩子的小小心愿,被老师们大大的支持着。
去十六幼大三班了解详细情况时,参加了这次活动的浩浩小朋友,也加入了我们的谈话,并且大方、自信、快乐、清晰地回忆了发生在那一晚的事,他说:“还想再来一次。”
游戏主题从何而来?有的老师苦思冥想,查找无数资料,辛辛苦苦设计各种成人认为有趣的主题,但有可能孩子们的兴趣并不在此。一场意外的大雨,一次随机的谈话,几个孩子的小小心思。老师听到耳里,记在心里,并及时将其转化为一次有趣的游戏活动,因为这正是来源于儿童的兴趣、儿童的生活。因为老师心中时时刻刻装着儿童,因此才看得见儿童。
虽然孩子们的这个愿望看似不好实现,但有什么关系呢?孩子们既然有这个想法,试一试又何妨?但实现愿望一定不是成人帮忙,而是在恰当的时机抛出问题,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就像园长妈妈朋友圈里写的那样:“希望他们能记住的不只是愿望得到满足,而是为实现愿望必须要不断努力,也要适当妥协、挑战。”
从愿望到计划、申请,再到最后的实施,这其间有无数的学习在其中。怎么写申请书?如何安排在幼儿园的那几个小时?怎么和爸爸妈妈讲这件事并取得他们的同意?孩子们的自主、自信、热情、投入,也让家长深受感染,发自内心感谢老师们的有爱与付出。
毕业了,孩子们离开幼儿园,踏上新的征程。愿这段美好的经历给予他们面对未来的勇气与能力,因为从小就被看见被支持的孩子,一定有办法面对人生中的其他困难与挑战。
编辑/鲁阳阳
设计/朱远海
主编/李晗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