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结束了,
但成长,我们一直在路上。
富有挑战且刺激的游戏往往是大班孩子的最爱。大一班王萌老师执教体育游戏《123456》,通过赋予数字1到6不同的动作,引导孩子们根据数字做出“跳到椅子的右边,绕椅子转一圈”等相应的动作,数字组合的变化,考验着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和灵敏性。
紧随其后的“搭桥过河”游戏,孩子们站在椅子上,想办法利用多出来的一把椅子去到河对岸。王老师通过提问,引发幼儿主动思考问题。孩子们想出来椅子传送带的办法,他们“瞻前顾后”慢慢向前挪动,小步靠近河岸,享受着同伴协作的快乐。
大三班陈丽莎老师执教《翻滚的轮子》。陈老师教态亲切、环节过度自然。首先,孩子们变身小轮子,充分探索让“轮子”滚动起来的方法,掌握直体侧滚技能。接着在“司机和轮子”的双人游戏、多人车轮滚的游戏中,孩子们提升了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锻炼了腰腹力量及身体控制力。
平衡还可以这样玩?中三班马琳老师执教《快乐摇摆桥》。她依托趣味过河情景,巧妙运用轮胎和长木板的不同摆放方式,设置出对幼儿平衡能力挑战不断升级的桥,让孩子们在游戏情景中,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实现平衡能力、身体协调性的锻炼。
大二班唐小梅老师执教《小小邮递员》、大四班邓韵老师执教《一颗跳跳糖》。不同的运动情景,蕴含着同样的教育思考,那就是通过层级递进的活动,发展幼儿双腿夹物跳、障碍夹物跳的能力。
中一班魏宁老师执教《玩转轮胎》、中二班范玉老师执教《运苹果》,两位老师充分挖掘器械价值,让器械玩法的多样实现幼儿锻炼的多样化。
小二班唐艺老师执教的《小花猫捉老鼠》,小一班蒋子丹老师执教《小蚂蚁爬爬爬》,结合小班幼儿喜爱扮演的特点,两位老师的活动设计充分注重了游戏性与情境性,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在快乐中成长。
课程展示之后,必然伴随着研讨活动。赛课让我们经由自身经验去思考活动,而研讨让我们能够在不同智慧的交融中反思自身,获得新的提升和成长。每一个课程活动之后,我们都在研究儿童、研材料、研教法的过程中更加理解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我们聚焦目标,看目标是否发展适宜,是否涵盖体育精神的浸润;我们研究活动设计,看活动设计是否有层次、有趣味、有挑战、有儿童自主的空间;我们研究执教过程,研究如何更好地实现环节过度,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的师幼互动,如何在活动中关注到每一个幼儿。
体育赛课虽已结束,但我们对教育的激情从未退步。赛课让我们贡献力量,也吸纳新知。学习没有止境,我们依然行走在研究儿童的路上,只为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童年院子里成为更好的自己。未来可期,让我们见证彼此的成长。
撰稿:王春燕、张凤、张霖嘉
图文编辑:杨勤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原创稿件,版权归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否则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生命绽放
的童年院子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