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金牛教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I0NDA4Mg==&mid=2663202734&idx=1&sn=21625a66664c7d48cbb279119de3e4e8
幼儿科学教育的定义为:
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经历探索和发现
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
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
娃娃天生有学习和探索的本能
在学龄前
更是需要兴趣引导
在体验中学习
– 科普分割线 –
比如四幼和十六幼
在教会娃娃一件事之前
他们还做了这些事
听说四幼刚“升级”为
中班的娃娃
最近一到饭点
就有人欢喜有人愁
◎老师,我们没有筷子
◎餐具这么乱,怎么吃饭呀
原来是餐具的摆放问题
难倒了我们的小值日生
连续几天这样后
老师决定开会讨论
解决下娃娃们的“温饱问题”
不问不知道
没想到娃娃们的主意还多勒
“我想请老师帮助我们”
“我可以请爸爸妈妈教我!”
“我姐姐是大三班的
她是很能干的值日生
我可以请她帮我”
好好好知道了
你们人小
但办事还有点门道
1.家长小课堂
学摆放餐具
粑粑麻麻得先教娃娃
重新认识一下筷子:
这边是圆头
那边是方头
然后才是学着摆放
为娃娃们
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点赞
2.哥哥姐姐传授秘诀
已经“历过劫”的哥哥姐姐
传授的经验的和爸妈教的
有什么不一样呢
看哥哥姐姐这小老师
当得像模像样的
不得不承认“过来人”果然更专业
3.抱老师“大腿”
老师的讲解
就更直接啦
一看娃娃脸上的表情就知道
懂了~
结合了家常版和专业版
娃娃们的“取经”可以说很有成效了
把帕子放在桌子中间
把盘子放在帕子上面
把筷子的圆头放在盘子上
把方头对着小椅子
你学会了吗
反正小编看完已经学会了
但要说这次学习最开心的
还是家长们
餐具摆好
就只等添饭了
可是饭又是哪儿来的呢
此刻十六幼的娃娃会心一笑
前两天正值
十六幼的水稻成熟了
本应该很简单的收割
被老师们拿来做了次“大文章”
◎ 平时观察水稻的好奇宝宝们
这些水稻一直种在园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
娃娃们自然而然地
观察了水稻的生长
◎ 左非渔爸爸为娃娃们讲解了米饭的来历
在这周的升旗仪式上
中一班的家长团
对水稻生长过程进行了
“专业”讲解
◎ 娃娃们饶有兴致地倾听左爸爸的分享
左爸爸讲解了春播种插秧
夏浇水施肥、秋收割晾晒
可能因为娃娃们见证过
水稻从春天长到秋天的样子
他们听得格外认真
◎ 邓乐阳妈妈和大家探讨水稻收割大法
水稻熟了
可是要怎么收割呢
一些跃跃欲试的小朋友
忍不住了
用手扯
用剪刀剪
还有这种操作?
◎由高登岳爸爸、杨滨瑜爸爸、赵昱佑奶奶、邹语陶妈妈组成的收割队
还是看看由家长组成的
“专业收割队”
为大家示范
传统收割稻谷的方法
嗯
我确定这才是水稻收割的
正确打开方式
◎ 娃娃们给收割队加油打气
水稻收割团?
不
他们应该是萌娃收割机
◎ 中一班小朋友献上诗歌《悯农》
收获多多的娃娃们还赋诗一首
相信在此情此景中
娃娃们对这首诗又有了新的感悟
也许是一份对农民伯伯的敬畏
也许是一份珍惜粮食的意识
◎ 传说中的“晒谷子”
升旗仪式结束后
老师们把收获的稻子发到各班
请各班的小盆友把稻谷剥出来
娃娃们剥壳的精彩表现
我不得不做个合集
方便大家观赏
![]()
剥完了娃娃们还把自己的
剥米妙招和新发现画了下来
超可爱
幼儿园把大家剥好的米熬成了粥
为了喝上这口粥
娃娃们要等小半年的时间呢
时间是把美工刀
也是一瓶粘合剂
将一百多个日子里的教育
无声粘合在一起
从插秧到抽穗到收割到烹饪
孩子们始终保持热情
探索一粒米的来历
享受亲近自然的快乐
萌生珍惜粮食的意识
不知道在这样的花样探索中
娃娃们是不是又在
发展自己的思考力和探索力呢
这些小知识
其实几句话就讲得清
可老师们没有选择“灌输式”教育
而是让娃娃在延展过程中得到了
自我学习、自我探索
自我发现、自我完善
不是专业人士的小编觉得
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你觉得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