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成为更好的老师
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共读的是《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一书P12-P15页的内容:第二章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一),由赵三苏副园长领读,让我们一起聆听,一起成长!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共读精华
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解释,作为人类的功能,儿童之所以会有三种水平的游戏,是由于他们有着层次式的内在需求。
有时候,冒险是一件让人感到害怕的事情。所以,注重实效的幼儿教师会努力建立一种充满关怀的师幼关系并且营造班级集体感。这样,儿童就能自信地进行高水平的游戏,并在游戏中投入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
另一种用于解释儿童游戏的三种水平的理论是让·皮亚杰的同化和顺应理论。同化这一过程包含对新信息的吸收,而顺应这一过程则包含对自己思维的改造。但人类获得新经验和摄入新信息时,这两个过程同时发生。顺应为人类提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在混乱失控和简单重复的游戏中,儿童的同化模式超过了顺应模式。
要让儿童以有益的方式进行游戏,必须让他们经历更多的顺应过程,运用自己的游戏经验去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思维。例如,当儿童将教师给他们读过的图书中的故事线索整合到角色游戏情境中,并且演绎出来时,他们通常会在某种程度上改编故事情节以及将不同故事中的角色混合起来。这就是他们的顺应过程——将来源于故事的新信息整合进来,并且在表演时将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
感知教育,发现孩子!动动手指,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