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我园举行国庆主题总结活动,全园坐班教师(新教师)参加。余琳园长参与指导,助推了新教师们新的成长。用余琳园长的话来说就是:园长有三大任务,即精神领袖、系统推进、实践点拨。她非常高兴自己能够参与新教师的教研活动。
首先,各位老师依次做总结交流。王春燕从“重活动过程,重家长参与,重幼儿参与”三个方面入手,总结了班级国庆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有效经验。
陈丽莎老师以《我印蓝红 魅力中国》为题,介绍了班级“中国红·中国蓝”主题活动的开展,从教师深入了解中国元素,到精心设计班级主题活动,莎莎老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善学善思的教师形象。
赵雪兰老师则针对“国庆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如何积极卷入家长”这一话题做分享。余雨菡、刘雯两位老师也分别做总结。
每位教师分享完,都伴有点评,王春燕老师的总结很好地展示了“如何基于儿童视角开展活动,如何基于家长视角卷入家长”的具体经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在此,新教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例如,在整个国庆主题活动过程中,各班都非常注重将中国元素化作幼儿可操作的游戏。但老师们也有疑惑:例如,为了让幼儿充分感知中国红·中国蓝,莎莎老师提供了红蓝两种颜色供孩子们玩耍,但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莎莎老师又很疑惑:只玩两种颜色会不会太限制幼儿游戏,多样的玩色似乎更适合孩子?
余园长认为:一定要厘清主题活动与区角游戏的区别。主题活动是以教师预设为主,目的是要实现有效教、快乐学,而区角游戏是以儿童生成为主,目的在于幼儿的快乐玩、开心学。国庆主题教育活动其实是爱国情感的教育,其基本途径是要以情激情,以情育情。
针对中国红中国蓝这个主题,首先是要把握住红、蓝两种颜色与中国人的关系,激发起幼儿对这两种中国元素的喜爱。例如,红色是中国人但凡隆重节日都会用到的颜色,过年贴的窗花、春联都少不了红色。教师可带领幼儿欣赏这些红色中国元素,充分调动起幼儿对中国红的喜爱之后,再设计可操作的游戏,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浸润中国元素,达到以情育情的目的。
因此,问题不在于玩红蓝两种颜色会不会局限孩子,而在于教师的目标在哪里,对儿童的发展期待在哪里。
此外,在赵老师分享“班级积极卷入家长参与主题活动”的有效经验之后,余琳园长也引导新教师们就“如何让家长逐步变成教育路上的同行者”进行了讨论。最终,大家梳理出了五条核心做法:
颇具启发性的总结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尾声。最后,余琳园长强调,教育是一个过程,教师有权利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也有责任保证幼儿享受高质量的一日生活。怀揣着新的教育梦想,老师们开启了新的教育旅程。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