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儿童规则意识萌发和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梁老师认为,规则意识于幼儿,就如同树根于树干一般,根不稳,树的成长也不会健硕。他从为什么要重视幼儿规则意识教育、幼儿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当前规则意识教育的误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方法四个方面做了详细阐释。
梁老师的演讲风格幽默风趣,成功吸引了一大波“粉丝”,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下老师的讲义。梁老师强调,父母是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必须不断学习,才能够摸索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下面小编将此次讲座的精华整理如下,为了做更称职的父母,我们一起学起来吧!
以下的家庭规则教育误区,你中招了吗?
一天,小虎的妈妈带小虎过人行道时,恰好遇到了红灯。见两边没有车,妈妈便一把拉住小虎的手直往前冲。小虎不解地问: “妈妈,你不是告诉我不能闯红灯的吗?”妈妈却不耐烦地说:“一会儿妈妈还有事,要赶时间,哪有时间浪费在这里。”
明明的妈妈在为4岁的明明设立规则时,经常变换方法。有时候喊明明吃饭,明明不听,妈妈便用物质诱导:“乖宝宝,快来吃饭,吃饱了妈妈给你买变形金刚。”这下,明明高高兴兴地去吃饭了。可事后明明妈妈总以“叫你吃饭是为了你好”为由,经常不兑现诺言。有时,晚上到了睡觉时间,明明不愿关掉精彩的动画片,妈妈便以暴力相逼。
小凯所住的小区,邻居家的小朋友都可以晚饭后出来玩,可是小凯妈妈却给小凯立下了严格的规定:饭必须吃两碗、不能和对面房的波波一起玩、只能玩15分钟……总之,小凯大部分的时间都被爸爸妈妈给安排好了,最后导致小凯没有一个朋友,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首先要向爸爸妈妈汇报。
西西的妈妈很早就告诉西西,犯了错误要自己学会承担责任。有一次,西西在小区的花园里玩球,玩得正高兴时,球正好将一楼阳台上的花盆打碎了。西西正不知该怎么办时,奶奶过来了说:“乖孩子,这事就交给奶奶了。奶奶去买个新花盆赔给别人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以上误区,你中了几个呢?别担心,规则教育小妙招学起来!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幼儿规则意识萌发的沃土,和谐的夫妻关系是幼儿规则意识的营养液。
作为家长一定要明晰应该给幼儿建立哪些规则,并且要坚持,切忌“朝令夕改”。以下规则可供参考:
三条家庭规则:
保护好自己、不伤害他人、不破坏环境。
八条集体规则:
7、做错事情要道歉,也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8、勇敢地说“不”。
可利用儿歌、韵律、故事等幼儿喜欢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并遵守规则。
父母需事先商定好规则教育的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再执行。
幼儿好模仿,父母要充分做好榜样作用,加强自身的言行控制能力,自己制定的规则,自身也必须严格遵守。
父母不能完全“一言堂”,还是要在了解孩子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共同商定。在执行中孩子不能遵守,可以让他自己去体会与承担这个结果,父母不要“心疼”。
家长应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积极配合教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干预。
最后,借用梁老师的话收尾: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对孩子充满信心!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智慧的父母!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