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相信大家对《我妈妈》这个绘本都不陌生,11月17日,我园第四次早阅教研活动拉开帷幕!负责执教的教师是赵雪兰、刘雯,两位教师所选用的绘本均为《我妈妈》。 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品读了绘本《我妈妈》,并通过核心提问,搭建句式支架等方式让幼儿感知绘本、乐意用绘本中的语言,讲述自己妈妈的本领,表达对妈妈的爱。 观 摩集教后,老师们来到会议室进行研讨,结合幼儿活动情况与活动环节组织给两位老师提出了建议,其中“妈妈是孩子们最亲的人,为什么活动中幼儿并没有丰富、优美地表达出对妈妈的爱呢?”这一疑惑成为主要研讨问题,老师们认为,这一方面和幼儿本身的词汇量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教师是否引导幼儿充分感知绘本有关,充分感知是幼儿充分表达的基础。 本次研讨也让我们在探讨中明晰了绘本教学的价值,《指南》语言领域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绘本教学自然承担着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重任,但这绝不是绘本教学的终极目的。 从绘本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绘本就如同张雪门先生所称的,是处于成人和幼儿之间的材料,借以达成成人与儿童的交流。绘本教学就是教师在充分理解绘本的基础上,通过与儿童对话将幼儿的已有经验借由绘本“萌生出来、激发起来,表达出来,再内化进去”,教学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获得是语言发展,更是形成了对绘本的个性化理解。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集体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它势必是基于儿童而设计的,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问题!本次研讨活动,我们深刻反思:教育是为了说教而教吗?通过对《我妈妈》这一绘本的深刻剖析,我们认识到绘本当中所要传递对妈妈爱的情感才是关键!执教过程过于偏重幼儿的表达并不能点燃幼儿情感的导火线的。因为语言虽是表达思维、情感的工具,但思维、情感的产生离不开幼儿对事物的充分感知!这就涉及到“怎么教”的问题,正如余园长所强调的那样:活动设计当中一定要有两条脉络,显性的脉络是表达,隐形的脉络是情感。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