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上这个长着长耳朵、大脚丫的兔子叫达利B,一看就知道他……..是一只兔子,可笑的是他自己竟然不知道!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应该吃什么,应该住在哪里,让他疑惑的是为什么自己长了一双大脚。在成人看来这是多么滑稽甚至弱智的一个绘本,可,它却倍受孩子们的追捧,从小班到大班的孩子无一不喜欢它,为什么它如此受欢迎?今天的自主播报时间里,全园教师就一起走进童心世界,探寻缘由。
绘本本身色彩鲜亮、语言风趣幽默,图文结合巧妙、人物形象夸张,能够吸引幼儿眼球,符合幼儿认知需求。
其次,它满足幼儿想长大、想变强的心理,幼儿处在身心弱势阶段,他们不能完全独立,是受保护、被“控制”的角色。达利B的疑问,孩子们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答案,它爬上蜘蛛网,睡在鸟巢等一系列行为宛如一个装傻的成人,让孩子们瞬间变成了“小大人”,整个局势是幼儿可以控制的,从故事中他们获得了作为“大人”的满足感和自信。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英雄情结,他们对英雄有着莫名的崇拜,当杰西要来吃达利B时,达利B大脚一踢,像闪电一样“咻”的跳开了,杰西扑了个空,“咚”地一声,掉到树下。此时,达利B跳出了“装傻”的角色,被赋予了能够去战胜邪恶的超能力,他变成了英雄!所有的兔子都崇拜它,为它欢呼!这恰好满足了孩子们希望有超能力的愿望,现实生活中他们希望自己变成奥特曼,能够去打怪兽,在书中,孩子们能够亲历达利B的超能力,变成英雄,获得愉快的体验。
达利B的大脚是来划水的吗?是来让老鼠坐的吗?一系列极具想象的问题,正满足了幼儿想象的需要,此外,绘本贴合幼儿将现实和想象想混淆的年龄特点,当杰西B被其他的兔子封为英雄后,他仍不觉得自己是一只兔子,仍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这宛如孩子,他们喜欢通过想象将生命中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表现想象世界的方式就是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越是到大班的孩子越喜欢角色游戏,因为在假象的角色游戏中,他们体验到了想象的乐趣,当一个和他们行为相仿的“同伴”出现时,无疑会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走进儿童心灵的绘本肯定是受到儿童的欢迎的,绘本如何走进幼儿的心灵,却需要教师走进童心的世界去剖析、去解读,本次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对绘本阅读中儿童心理的解读,更在于让教师拥有了一双发现儿童的眼睛。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