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源中寻找价值,在反思中实现成长
——园内资源在春游微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
和风送暖,绿意探春,湾湾春游已结束。为了更好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5月10日中午,苏州湾园区开展了“园内资源在春游微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专题教研活动,活动由园区保教副主任钟凯燕老师主持,全体教师参加。
问题引领,明晰价值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先生
钟老师作为春游活动的亲历者和组织者,通过问题引发老师和孩子对如何利用园内资源开发春游微课程进行研讨。从“园内游游什么,园内游游哪里,园内游怎么游”三个角度,让老师、孩子明确活动的方向。
教师参与,体现共同建构
年级组为单位规划场地资源、梳理材料资源
幼儿参与,体现活动主体
问题的提出,敦促着教师把权利真正还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思考想要的春游活动,充分落实“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理念。
调查分析,引发反思
钟老师指出资源在教师和孩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其价值,教师需要主动的创造和挖掘一切可用资源为孩子服务。孩子可以在教师构建的基础上,选择感兴趣的资源,深入了解、寻求更大的发展。
在“团讨”中提升教师资源开发能力
经过梳理,当幼儿发现问题时,教师通过多维的方式支持幼儿,增强了教师自身的素养,又提高了教师的应变能力。
在“共筹”中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参与
幼儿以实地勘察、谈话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参与活动。
小班:以场地资源为重点进行讨论,挖掘在哪里开展活动。
中班: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将植物这一资源做为切入点展开。
大班:幼儿分小组讨论,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
分享交流,再构经验
小班:亲近大自然,实现“全收获”
戴依婷老师以时间为轴,将春游划分为“游前准备”“游中探秘”“游后拓展”三大阶段,将春游活动描绘得趣味横生。同时依托“全收获”理念,指出教师应重视幼儿在活动中多层次、多方位、多主体的经验获得及能力增长。
中班:追随幼儿兴趣,开发重点资源
张曦老师围绕“如何在春游活动中深入开发和利用幼儿园中的植物资源”这一话题,对春游微课程进行了简练而又精辟的梳理与总结,指出项目活动的开展应追随兴趣,将活动内容游戏化、生活化;追随幼儿,制定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活动;打造环境,营造凸显湾湾春日特点的班内、班外氛围。
大班:三位一体,助力幼儿主动参与
蒋慕尧老师从人力资源的挖掘出发,从“游前攻略”“游中探秘”“游后拓展”对春游微课程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同时坚持三位一体的原则与策略,强调幼儿、教师与家长在活动中共同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总结提升,指引前行
陈才妹副园长表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多维度、多途径的,可以将资源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也可以将资源生成微课程。我们通过回顾的形式,让幼儿和教师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唯有让资源转化为幼儿的实践活动和生活经验,资源才能充分展现其鲜活的生命力,发挥其核心价值。
春天的诗很美,
春天的梦很甜,
春天的脚步更快,
带上爱与希望,
我们在苏州湾追寻春的足迹,
共话资源,
不断前行。
图片 | 徐美新
文字 | 陈秀慧
编辑 | 吴雨卿
审核 | 苏州湾园区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吴江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