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蓉萍运河名师工作室活动
五月,阳光晴暖,满眸鲜绿。怀着遇见专业,遇见美好的心情,2022年5月24日下午,孔蓉萍名园长工作室成员一行来到北秀幼儿园,在原拱墅区教研员杨勤奋老师和运河名园长孔蓉萍老师的领衔下,开展了一场关于“有准备的环境——杭州市北秀幼儿园动态环境”主题活动的观摩与研讨。
活动开始,工作室成员新华实验幼托园副园长张琰老师先进行了关于《创设回归儿童立场的环境》专题讲座,以《一堆石头成了精》环创案例为切入口,非常细致地向老师们介绍了要美化幼儿园的环境需要注意的几个设计原则:重复、对比、对齐、亲密。在进行班级环境创设和公共区域环境创设时一定要区分“儿童视角”和“优师教研”这两个概念,从“优师教研”出发,让儿童在教师的支持下按自己的认知、自己的审美、自己的逻辑来创设幼儿园环境以儿童为本位。同时也分享了许多环境创设的技巧,让老师们明白了如何更好地以优师教研创设幼儿园。
“优师教研”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强调不论年龄大小,儿童有权利对自己生活、游戏、学习的空间提出自己的设想,进行自主设计、决策。让儿童能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头脑想,用自己的双手做。这意味着教师要积极邀请儿童参与环境的创设过程,减少单纯利用儿童的作品进行环境布置的做法。
带着这样的思考,孔蓉萍名园长工作室的成员走进北秀幼儿园的三个小班,进行动态区域环境观摩。用心观察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的情况、倾听孩子们的想法、了解真实的游戏状态。工作室成员们与班级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互长。
观摩结束后,工作室的成员们和北秀幼儿园的老师们欢聚在多功能厅,交流观摩的心得体会,相互探讨促进提高。
优师教研,即儿童在教师的支持下按自己的认知、自己的审美、自己的逻辑来创设幼儿园环境。要遵循幼儿的认知特点,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因此我们环境创设遵循了幼儿的认知特点。利用充满幼儿可理解的符号标记,有允许幼儿进行想象扮演的情境,有N面可以玩的墙等等。不同年龄的幼儿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需要不同的支持性环境。
活动的最后,原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教研员杨勤奋老师和导师朝晖幼儿园园长孔蓉萍老师进行了总结性的点评。
杨老师指出环境要基于儿童,深入探究孩子的兴趣,关注孩子的发展水平,老师要观察解读并支持孩子的行为与活动。要与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链接,给孩子们创设真实、自然、自主、宽松的区域环境。以儿童的需要为需要、以儿童的关切为关切、以儿童的兴致为兴致,充分陪伴儿童、支持儿童。
孔老师指出环境要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真实感、支撑感、联接感、价值感、意义感,老师们在做环境的过程中要多与孩子们聊天,倾听孩子们的想法,链接幼儿的已有经验,融入教师的精心思考,要由内而外地表现出对儿童的尊重、信任和接纳,创设孩子们喜欢的班级环境。
让我们携手基于优师教研,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打造一个有序、适宜的学习、游戏成长环境。
园际联动,专家引领,让我们一同走在创设美好教育,滋养运河边的幼儿有个幸福快乐童年的路上。在环境的创建和优化过程中,让教师和孩子成为互相陪伴的学习者、促进者和实践者,在亲身经历中进行自我发现、调整和提高,进一步激活幼儿园的教育活力。让环境即课程的理念深植每个人的心中,努力实现环境“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