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藤慧研 //
春风丝丝划过脸庞
在这个春天带着温暖归来之际
我们能做的
是让自己成为一个
有准备、有智慧的老师
去守护这个世界未来的花朵
在黑暗持续蔓延的这些
我们想用心送你一份春天
期盼你能如花朵般盛放,芬芳四溢
那是甜蜜而平凡的春天
生活即教育
眼前的疫情就是最好的教材
“疫情过后,我们做什么,怎么做?”
网络主题审议研修成果新鲜出炉啦!
跟着小编一起走进我们的研修现场吧!
梁启超曾说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换句话说就是,要做一件事情,但却不清楚为什么这样做。做主题审议之前明晰是什么、为什么是主题审议成功开展的前提。
主题审议是针对幼儿园主题设计、实施及评价中出现的现象、问题进行观察、讨论、对话、协商,从而对主题相关的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策略及评价做出判断选择的过程。主题审议倡导教师深入研儿童、研目标、研内容,既是保障教师把握主题核心内涵,又是开展课程园本化实施的基础工作。
关键点1:
儿童经验识别
经验识别
了解儿童针对此次疫情的想法,并基于儿童视角,从“身心健康、社会情感、科学认知”三个方面,链接《指南》,回应儿童的真实体验和发展需要。
关键点2:
儿童发展可能与学习机会
发展可能与学习机会
围绕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大事件,对接下来引发的儿童学习和发展可能性作认真思考,以期更好地立足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创生,确保课程开展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点3:
融合“绿·藤”园本课程的实施
融合园本课程
针对儿童的前期经验,依托“绿·藤”园本课程中的 “幼儿欢乐定向”载体,形成初步的幼儿定向项目活动审议框架和研修指南,分别从项目缘起、项目目标、项目资源、项目游戏、项目脉络图编制等方面展开了交流。
一起来参加
我们的年级组【空中慧研】吧
研修
各园区教研组
基于班级审议层面进行年级组再次审议
目的是基于主题教材、基于园本课程特色
基于儿童需求
聚焦“儿童学习方式”
关注“发现与优化”
对审议主题进行“再思考”
通过对教材的删减、优化、重组等途径
以实现提升教师的主题审议意识及能力
从而逐渐理解如何从关注
“教师怎么教”转变成“儿童学什么、怎么学”
… …
主题前审议是主题审议的最重要的一环
需要把握主题的核心教育价值
明确主题的事宜活动目标
形成主题的行进实施脉络
研修经验梳理
儿童视角,低位思考
对于新冠状病毒疫情儿童有哪些问题、哪些困惑?他们关注什么?感兴趣的又是什么?儿童哪些零散的感性经验需要我们去引导和帮助梳理?对儿童的研究是敲定主题的关键,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主题审议的第一步。
老师们利用儿童前期表征、访谈、问卷等形式收集并分析了儿童的经验与需要。同时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及身边的资源,为主题开展做有力的支持。
*
01
儿童经验表征
孙晴天:“疫情期间,我们现在都需要戴口罩了”
虞樂:“我们只能呆在家里了,而且一定要多通风、戴口罩。”
薛希妍:“疫情期间,我们呆在家里一起看电视。”
邹芷欣:“得上这个病的人会咳嗽、会发烧没有力气。医生叔叔说要多吸收、出门戴口罩、还有通风,我都记在了心里,希望这个病毒可以快点不见了,因为我好想念老师和小伙伴们。”
朝一园区大班组《寻·定向之消失的动物——恐龙》
中北大班组《病毒星球》
向上滑动 发现精彩:)
*
02
儿童谈话讨论
细菌从哪里来
欣欣:“小手乱摸,脏脏的时候,细菌就会到我们的小手上来。”
艺艺:“妈妈告诉我,有蛀牙就是牙齿上有细菌。”
伟伟:“打喷嚏的时候,细菌会在空气中,要带口罩。”
细菌是怎样进入身体的
佳佳:“从鼻子里钻进去的。”
开心:“细菌从嘴巴里钻进去的。”
鱼儿:“细菌会钻到蛀牙里面。”
细菌来到我们身边怎么办?
我们要怎么做可以远离细菌?
如何消灭细菌?
朝七一部中班组《小不点细菌历险记》儿童经验讨论
向上滑动 发现精彩:)
*
03
前期调查记录
朝七一部中班组《小不点细菌历险记》
中北大班组《病毒星球》
向上滑动 发现精彩:)
*
04
主题资源
中北大班组《病毒星球》主题资源审议表
*
05
儿童视频呈现
朝一中班组《抗病毒小勇士 环保定向行》
链接指南、融合园本
了解分析完儿童的需要之后,我们要考虑的是《指南》及幼儿园园本特色课程两大因素。主题前审议时需抓住“五个一”,一段主题源起、一组细化目标、一张思维导图、一条活动链表、一份重点学案,让主题审议“走在先”,“因人而宜”及“因地制宜”地考虑审议的主题,架构主题实施方案。
一段主题缘起
主题的来源?是否与园本课程的理念有链接?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可能成为教育的源泉。此次疫情作为一个影响全国的事件,被老师们及时把握,发掘教育资源,同时与园本定向课程相衔接,打造融合、全面的教育活动。
结合前期收集的幼儿对疫情的认识或问题,其中大家提起比较多的是“口罩”,小朋友喜欢戴口罩吗?为什么要戴口罩?口罩能打败细菌吗?疫情结束了,大家需要继续戴口罩吗?邀请医生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帮助幼儿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自己和同伴,以此来开展项目活动《口罩小英雄》。同时,以“口罩小英雄”的游戏身份开展定向活动,设计路线图,给需要的人送去口罩,丰富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卫生意识和任务意识等。
———中北园区小班组《口罩小英雄》
———朝一园区中班组《抗病毒小勇士 环保定向行》
一组细化目标
老师们会根据《指南》相关的目标,和主题的活动进行链接并具体化。并从学习品质和五大领域的经验入手选择目标关键词,并努力让这些关键词细化、形象化、可视化,易操作。
朝七二部小班《小动物,藏猫猫》
中北园区大班组《病毒星球》
这些目标基于儿童,链接指南,分析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可能性与潜在价值。比如,结合健康领域,关注幼儿的情绪状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等。结合科学领域,激发幼儿通过查阅资料、亲子互动、同伴团体讨论等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认识自然,体悟科学,进而珍爱生命,尊重和保护自然。结合社会领域,激发幼儿对国家和地方的认同感、对身边人默默付出的人的敬爱。
一张思维导图
结合儿童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主题目标、儿童学习必备经历、课程资源、环境列表等,老师们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出脉络清晰的主题网络。
朝一园区中班组
《抗病毒小勇士 环保定向行》
从抗击病毒怎么做的角度梳理主题脉络
朝一园区中班组
《寻找我身边的抗疫天使》
从前期经验分享、信息的收集感知
实践活动的推进等版块进行分析
朝一园区大班组
《寻·定向之消失的动物——恐龙》
从病毒源起、认识动物
消失的恐龙、走进自然博物馆
等角度展开主题活动
中北园区大班组
《病毒星球》师生绘制的思维导图
从认识病毒、接受病毒、打败病毒
三个方向开展主题脉络图
朝七一部中班组
《小不点细菌历险记》
结合儿童的手绘导图
梳理形成主题思维导图
清晰明了的解释了细菌历险记的主题网络
朝七一部大班组《“疫”情走 种树去》
简洁明了地从
“病毒,再见”、“定向(树朋友)”
两方面进行梳理
中北园区小班组《口罩小英雄》
从核心资源、必备经历、重要资源
三部分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与安排
朝七二部中班组《探寻家乡之美》
以家乡为中心分析了
核心经验、必备经历
环境列表、主题目标、课程资源
一条活动链表
儿童的经验、兴趣点可以触发哪些活动?蕴含的学习与发展的可能性是什么?我们根据主题发展线索罗列适宜的活动链,让主题不断的在活动中生根发芽,延伸出适合儿童的学习内容。
朝一园区中班组《寻找我身边的抗疫天使》
朝一园区中班组《抗病毒小勇士 环保定向行》
朝一园区大班组《寻·定向之消失的动物——恐龙》
中北园区小班组《口罩小英雄》
中北园区大班组《病毒星球》
朝七一部大班组《“疫”情走 种树去》
朝七一部中班组《小不点细菌历险记》
朝七二部中班组《探寻家乡之美》
朝七二部小班组《小动物,藏猫猫》
一份重点学案
即呈现从儿童学习方式角度思考的主题中对某一活动的设计。对“教案”与“学案”的差异思考,更多在于教师理念的更新。
通过对教案、学案的梳理,老师们拿出了一份份精心设计的学案。
主题审议的研修,是观点的碰撞,是智慧的分享,是将主题经验通过儿童喜欢的、适宜的方式转换成了儿童的经验,是一次审视过往、明确方向的有意义的研修之旅。我们很庆幸,我们又靠近了儿童一点点……
文字编辑:吴秋赟、许向凯
图文编辑:陈婷懿
责任编辑:吴秋赟
总 编:孔蓉萍
★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