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冬至之时
心亦向暖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立春岁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我们即将迎来冬至
这是一个表达爱的契机
也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最好时机
冬至时节,让我们和孩子
一起在幼儿园里快乐过冬至吧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冬至团。孩子们创造性地将泡沫粒、胶泥、绘画等技巧运用到手工的制作中,转眼间五颜六色的汤圆呈现眼前,让我
感受到节日氛围的同时,更惊讶于孩子们无限的创意与灵感。
我想吃橘子味的汤圆
我想吃彩虹汤圆
我喜欢吃芋泥汤圆
所谓南圆北饺,这不,在班级的欢声笑语中,孩子们正在动手制作美食,孩子纷纷观察和讨论。
饺子原名叫“娇耳”,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常为百姓除疾医病。后来他的家乡南阳瘟疫横行,之后他决定辞官回乡,那时正值冬天,他看到人们耳朵都冻伤了,就在外面垒砌锅台,用羊肉加上驱寒的药物,再用面皮包的像耳朵一样名为“娇耳”,煮熟分给百姓,百姓吃完浑身热腾腾的,耳朵不久也就好了,从冬至持续到大年三十。
那我们一起来包饺子过冬至吧!
哇,饺子皮好像胶泥呀软软的,闻起来也是香香的。
你看我包的馅儿好多呀
快看,我把饺子粘起来了。
咕噜噜、咕噜噜,饺子在水里游泳哦,香喷喷的饺子出锅啦。
饺子怎么散了呀?咦,煮的饺子怎么和厨房叔叔们做的不一样呢?
噢,原来是饺子皮没捏紧,而且还碰到了咕噜噜的开水,饺子就会散掉。
太美味啦,还想再来一杯!
本次冬至主题活动,孩子们在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的多重感知下,真切地感受到了冬至的热闹氛围和劳动的愉悦,同时还习得了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了交流合作能力,这样的活动也一定会在孩子们的童年记忆中涂上一抹亮丽的色彩!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本公众号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在转载时注明”本文来源《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撰稿 | 张雪纯 苏利君
编辑 | 徐意蒙
审稿 | 白 黎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